博罗11宗重大项目密集落户开工,总投资234亿 大项目撑起产业新格局
博罗县举办2020年重点项目动工仪式。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摄
5月28日上午,博罗县在台铃电动车项目工地上举办了县重点产业项目动工仪式。随着县委书记陈国煌,县委副书记、县长谢远区等共同推动“启动轴”,数台挖掘机旋即开始作业,宣告着台铃电动车产业等4宗重点项目正式动工。
当天,还有博罗县高盛·湾洲智谷等7宗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加上4宗动工项目,总投资金额达234亿元。这些项目的密集落户和动工,将为博罗建设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注入新的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叶石界
9宗项目进驻
“一带一圈”产业结构加速成型
在重点项目动工仪式当天,台铃电动车产业等4宗重点产业项目动工与博罗县高盛·湾洲智谷项目等7宗重点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金额达234亿元。
日前召开的中共博罗县委第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博罗县沿东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发展规划(2020—2030年)》。这两份文件,奠定了未来博罗的产业格局。
记者了解到,这11宗落户或动工的重点项目中,其中分布在“一带一圈”范围的项目有9宗,主要涉及智能制造业、现代医药制造业等领域,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94亿元,年纳税预计达13.75亿元。
当天动工的,有台铃电动车、广东小刀产业、新星轻合金材料项目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博罗龙华校区共4宗项目。
“今天动工的四个项目,既是我县产业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一带一圈"建设的重点工程,对博罗的发展非常重要。”谢远区表示,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和龙华镇要以更加开放创新的措施、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各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也希望项目的投资者、建设者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确保工程按计划如期完工达效。
罗浮山国药中医药产业项目落户中韩产业园(博罗片区),这个总投资18亿元的医药制造项目,准备建设配方颗粒智能化生产线、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线、保健食品厂、艾制品厂等六大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30亿元,税收约1.2亿元。
作为惠州“2+1”现代产业体系中生命健康产业的主战场,博罗有着深厚的中医人文底蕴和资源,但缺少相关的大项目支撑。
当前,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的规划已经出炉。在这个规划的基础上,博罗将生命、生态、生活产业作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抓手,产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力量更加集中。
实际上,除了罗浮山国药项目,博罗也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同建设岭南药用植物园项目,争取与日本津村制药的合作有实质性突破。通过培育引导本地药企做强做大、引进国内外一流资源,以深度开放促进跨越发展。
今年是实施“一带一圈”规划的开始之年。这一产业框架,将推动罗阳、龙溪、园洲、石湾等博西片重点镇街以新型工业化城市组团的方式融合发展,也让环罗浮山地区“三生”融合发展成为新增长极。而项目的密集落户动工,将加速实现“一带一圈”新产业结构的成型。
同类项目集聚
打造电动车产业集群
台铃电动车和广东小刀产业这两个同类项目同时动工,是当天活动的一个亮点。
台铃电动车产业项目位于龙华镇,总投资18亿元,项目主要生产经营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体育器材及其零部件的制造、研发、加工、组装、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项目全部建成并达产后,年产值约40亿元,税收约1.45亿元。
“博罗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当地政府对企业的发展也非常支持,服务到位。在这里落户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台铃集团总裁姚立告诉记者,落户博罗以后,将逐渐完善整个产品的供应链体系,把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检测机构、供应厂商引到博罗来,把博罗打造成一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另一个电动车项目——广东小刀产业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主要生产经营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到技术进出口贸易。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量达150万辆,年产值约22亿元,税收约6000万元。
两大电动车项目的动工,立起了当地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轮廓。
“同类型产业项目集聚在这里,带动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配套,可以实现双赢。”陈国煌表示,两大电动车产业项目构成了高起点的产业基础。
陈国煌表示,博罗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尽快完善配套,坚定走品牌路径,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电动车产业。同时,要突破当地土地资源的限制,把配套产业链条引导到龙华镇周边的龙溪街道等镇街,借助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做大电动车产业。
加速产业升级
智能装备项目密集落户
智能装备产业,是今年博罗引进培育的一个重头戏。实际上,当天落户的项目中,就包括了高盛·湾洲智谷,铭利达现代装备制造总部和精密模具研发生产、正和东泰惠州智能制造产业、中安智能制造工业供应链服务等4个项目。
智能装备项目密集落户背后,是博罗发力新主导产业加快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的雄心。在沿东江经济带的规划中,就明确提出重点围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装备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
大手笔规划,落脚点将在于园区。实际上,园区化集聚发展,是当前培育壮大产业的方向。特别是针对当前博罗这一区域多而散的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升级改造成现代产业集聚区。
谢远区告诉记者,在统筹全县优质资源一体化打造沿东江经济带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这个横跨石湾、园洲两镇的园区,将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精密部件、智慧物流等产业,目标是打造成为产值超千亿的国家级园区,以带动全县的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园区规划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打造产值超千亿的国家级园区的背后,关键在于项目的引进。
实际上,博罗县高盛·湾洲智谷项目就位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中。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主要开发建设科技产业大厦、高端工业厂房及其相应的生活和商务服务配套设施,招商产业以高端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数控机械加工设备、工厂自动化生产设备等产业为主。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45亿元,税收约3亿元。
而正和东泰项目则落户罗阳街道鸿达工业园,总投资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从事新型涡旋空压机、全制程金属、塑料结构件、模具、工业夹治具、3D打印技术的研发,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10亿元,税收约4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博罗接下来将全力开展精准择商、精准选资。
县政府提出,一方面,将紧盯大湾区核心城市,特别是深圳、东莞、广州这三座城市抓择商选资,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三大城市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另一方面,将紧盯优质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行业龙头企业项目等“高精尖”项目抓择商选资,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开展“一对一”服务
引进一批关键环节领军企业
当天动工的四个项目都位于龙华镇。对于这个位于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的镇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龙华镇委书记刘才庆表示,接下来将服务好企业,让企业早日投产见效。
除了28日落户动工的11个项目之外,接下来博罗还将有一大批项目在路上。今年的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推动70宗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达468亿元。这将成为保障博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紧紧盯住项目不动摇,争分夺秒赶进度,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做到快人一步、先人一步。”陈国煌表示,接下来,博罗将以培育产业的视野、做大规模的目标、提升质量的标准来抓项目。
为加快项目建设,博罗将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拿地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开展投资项目“一对一”专项服务,提高2014年以来已工地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博罗县委全会提出,既要抓好在谈项目加快落地、在建项目加快投产、现有项目能级提升,稳住发展基本盘;也要抓住受疫情影响各地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去抢项目。
博罗县科工信局局长杨东生表示,接下来将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军企业开展招商选资工作,力争引进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同时,实施扶持企业冲百亿行动,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企业,改变实体经济“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
一方面,加快现存项目的进展;另一方面主动出击挖掘引进更多项目。“守住自己碗里的同时也要盯着别人锅里的”,推动现有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插柳成荫——博罗的思路很明确。
项目的密集落地,让博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块投资热土。
为优化园区环境、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博罗不久前专门成立了平台公司,以实现实体化运作。谢远区表示,接下来,博罗将发挥好平台公司的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而对企业来说,也期望相关配套服务能够继续完善。“当地政府能主动上门解决企业的需求。希望接下来工业园的建设、未来的配套服务、员工在当地的生活等等,不断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环境。”姚立说。
■相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进驻
为博罗产业发展
提供人才支撑
在众多项目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博罗龙华校区是唯一不属于产业类的项目。
该项目落户龙华镇,总投资约20亿元,属于省、市重点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预计总在校生规模达13000人,教师队伍1000人。力争在2021年9月正式招生入驻7000名学生。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工程项目部搭建、施工现场围蔽、施工临时用电搭设、部分开工桩基础工程等工作,正在进行土方和场地平整工作。
当前,博罗正全力推进“一带一圈”的建设。而产业升级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们希望更多职业院校能结合企业需求开设多门相关专业,为当地产业发展培育输送大批技能型人才。”博罗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党委书记黄圣诚看来,博罗区位优势明显,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很好,结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把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博罗的区位优势精准地对接起来,实现双赢。
“我们将围绕博罗的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为博罗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黄圣诚告诉记者,该校正在当地企业进行前期调研,根据当地产业特征和企业需求,计划设置智能制造、高端服务业等专业,培养直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专业人才。
记者观察
扫除落户障碍才能吸引项目落地
今年前几个月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博罗这11宗重点项目的落户动工,既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也坚定了全县上下的发展信心。
当前,博罗剑指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以“一带一圈”建设为引领,奋力开创具有博罗特色的发展新格局。
冲锋号角已经吹响。锚定目标,奋力前行。
笔者了解到,接下来博罗还有一大批项目将动工落户。以大平台吸引大项目,通过狠抓择商选资,以主导产业为靶向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承接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优质产业和项目转移,将显著增强博罗的投资后劲和发展后劲。
不过,引进来只是第一步。要让项目尽快产生效益,也要扫除项目从动工到投产的障碍。
笔者在走访中,一些企业相关负责人直言,相对于珠三角发达地区,博罗在政府办事效率、公共服务配套还存在着差距,比如到一些部门办事还存在多头跑、重复跑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效率就是生命。只有通过不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地处珠三角、地域宽阔的博罗,却存在着缺乏土地规模和指标这一大短板。
笔者了解到,一些落户项目没有动工的原因,也恰恰是因为缺乏用地指标。对此,博罗今年的一个重点工作,便是以更大的力度抓好供地工作。
“全年新增用地指标60%以上用于工业。”博罗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把全县低效闲置土地的规模指标调整出来,统筹集中到“一带一圈”高效利用,更好地保障园区建设用地需求,确保项目既进得来、又落得了地。
实际上,不管是政府办事、公共服务,还是用地等问题,归根结底都可以综合为营商环境问题。只有从多个方面为项目的落户发展扫除障碍,项目才能开花结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廖志良近日,江东新区有关领导率检查组到赣深高铁中铁四局、十六局和中铁二十二局项目现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