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抢抓“双区”机遇 发展“大山经济” 今年将对接“丰”字交通提升县域内涵,加快推进19宗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发展“大山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龙门建设发展的主攻方向。图为南昆山十字水景区。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龙门县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初夏时节,龙门处处涌现活力。南昆山上,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斑驳树影中呈现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机;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一批新项目落户动工,工人挥汗如雨为龙门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区“添砖加瓦”。
这就是现在的龙门。一边是用心保护的优质大山资源,一边是正在绘就的千亿级园区宏伟蓝图。没有了工业考核的后顾之忧,面临融入“双区”发挥生态优势的重大机遇,龙门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
5月19日,龙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龙门县委副书记、县长段致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龙门在2019年取得不俗成绩的基础上,决定2020年继续发力,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做好山水文章,发展“大山经济”,加快推动龙门走在全省山区县域发展前列,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乌天宇
1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全市第一
过去一年来,龙门主动抢抓机遇,着力应对风险挑战,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增长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693元,增长2.8%。
在今年龙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个全市增幅第一的数据引人注目。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16.3%。增幅全市第一;全县税收收入23.1亿元,增长3.8%,增幅全市第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万元,增长11.7%,增幅全市第一;全县工业投资增长70.2%,增幅全市第一。
这组数据当中,不仅有涉及县域发展的“硬”指标,也有民生息息相关的“软”指数。龙门发展能量从何而来?
2019年3月,龙门县2019年重点项目集中动工现场会举行,总投资72.4亿元的11宗项目集中动工,龙门农特产品电商物流商贸城正式动工建设。当年5月,又成功引进信隆高新技术园、华工城·大湾区产业转移(龙门)科技园项目。通过回顾龙门过去一年大事,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秀项目向其投来青睐的目光,并选择在当地落户,为龙门发展注入加速度。
数据显示,2019年,龙门101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乌东德输电工程顺利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3%。通过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鹿鹰园生态旅游度假区等43宗项目,协议投资额193.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1%。
与此同时,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龙门承接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扩容增效,园区发展也呈现不断向好趋势。
2019年,园区新签约项目24宗,总投资逾26亿元;新动工项目15宗,总投资50.1亿元;新投产项目23宗,总投资14.9亿元;税收增长近65%。累计落户企业101家,总用地4053亩,总投资275亿元。同时,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还获评“广东省五星级服务园区”,通过了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验收。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是龙门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势产业。2019年,龙门在全域旅游创建方面也是亮点纷呈,先后荣获“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中国最美县域”称号,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再次位居全省十强。全县接待游客14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9亿元,分别增长16.8%和21%。期间,成立龙门县旅游协会温泉与康养分会,逐步形成“温泉十三汤”整体营销格局;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广东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南昆山国际汽车嘉年华等23场文旅活动,文化、体育、旅游实现融合发展。
此外,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完成川龙瀑布等景点升级改造,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坪尾居民小组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蓝田瑶族乡成为首批省旅游风情小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永汉镇低冚村获评省文化旅游特色村。
2将形成外联内畅大交通体系
此前,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始终是龙门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坎。经过多年的交通“大会战”,龙门连通内外的路网逐渐完善。然而,要实现“鱼跃龙门”融入“双区”,交通基础建设仍是龙门今后需要力推的重点工作。
过去一年里,龙门投资16.16亿元实施交通项目23宗,交通建设成效明显。其中,汕湛高速、翁新高速龙门段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98%、54%,龙门人民期盼已久的惠龙高速龙门段也开始动工建设。省道S355线改建工程与左潭大桥、县道X219线沙迳墟段改造完工通车。省道S353线龙门至水贝段与县道X261线凤岗至南滩段、X222线马岭至上雪花段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平陵街道兴业路、龙江镇良丰路动工建设。
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交通完善带来的便利,龙门还完成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126.6公里、通20户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化16.5公里,修复“畅返不畅”农村公路21.4公里,改造危桥52座。龙门县新汽车客运总站也已投入运营。
2020年,以内涵提升为重点,龙门筹划拉开交通框架推动精细化建设,让城镇更有魅力,更有活力。
龙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构建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并已定下明确目标。一方面,力保汕湛高速龙门段建成通车,促进翁新高速龙门段、惠龙高速龙门段建设。抓住全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机遇,推进龙恺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完成省道S244线县城至平陵段改建工程、S353线龙门至水贝段改建主体工程、S119线永汉麻榨路口至增城交界段路面改造工程、S259线平陵至学堂岭段改建工程与县道X222线马岭至上雪花段路面改造工程。
同时,启动国道G355线油田至永汉段改建工程、县道X261线凤岗至南滩段改建工程、龙门大桥建设。建成县城青溪人行天桥与平陵街道兴业路、龙江镇良丰路、永汉镇永城公路改造二期工程,启动龙华镇富民大道建设。完成一批“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村道95.4公里、危桥9座,争创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为助力城市持续更新,龙门还将投资6.76亿元建成32宗城建项目,包括完善县城东区路网,建成塔新北路延长线、白沙河堤东路延伸段、城东大道、腾飞大道等道路。在不久的将来,龙门将形成外联内畅的大交通体系。
可以预见,随着“丰”字交通主框架的搭建,惠州会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大交通体系,身处其中的龙门也将成为促进大湾区核心城市与粤东粤北地区互联互通、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枢纽。
3生态为本唱响“大山经济”
身处北回归线,九连、罗浮两大山脉环抱,西林河穿城而过,位于惠州北部的龙门可以称为“群山之地”。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给予了龙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绝佳的生态环境。
多年来,龙门一直在探索以绿色为核心的可持续性、科学化的发展道路,生态是龙门最大优势,蕴含着无限潜力,生态也是龙门再次出发的原动力。
2019年5月30日,龙门举办了“兰得一见·魅力兰香”现代农业暨脱贫攻坚产业帮扶推进会,并以此为契机繁荣兰花市场,促进兰花经济,推动兰花产业的发展。一年来,龙门依托自身优势,建设县级兰花产业园,全县兰花年产值2.65亿元,龙门兰花也首次批量出口,飘香国外。
这是龙门加速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缩影。如今,龙门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受到了各界关注,成为发展“大山经济”的有效抓手。
今年,龙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丝苗米和三黄胡须鸡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打造种养、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条,建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推进县级兰花产业园建设,打造3个花卉专业村。一系列的举措,旨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尽管特色农业开始发力,但要实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生态特色产业体系,龙门还需有重点项目支撑。为此,龙门也在谋划如何将“大山”、生态与大项目搭配起来,并寻找当中的平衡点。
聚焦千亿级重点工业园区发展目标,龙门开始着力大健康产业园产业布局和推动全域旅游质量提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龙门要强化招商选资,着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根植性和竞争力的康养企业集群,加快推进万城集团大健康文旅综合体等19宗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同时,落实《关于支持南昆山旅游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逐步全面提升南昆山软硬件基础设施。整合县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万洞古村、上东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间,还将举办农业、林业、文化、体育+旅游活动,促进农林文体旅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对话
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
以“大山经济”
支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叠加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龙门坐享珠三角核心区和生态发展区的双重红利。龙门发展"大山经济"可谓面临难得机遇。”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紧扣省委赋予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新定位和市委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生态担当新目标,龙门正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以“大山经济”为支点“撬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争当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南方日报:面临“双区”机遇,龙门要坚定以“大山经济”支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需要着力冲破哪些思想藩篱?
陈伟良:自古以来,地处群山之中的龙门人斗天辟地、昌明文化,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与此同时,山区僵化、守旧的思想也禁锢着龙门发展。全县上下必须冲破思想藩篱、消除认识误区,推动发展“大山经济”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落实达到高度统一。
龙门要破除根深蒂固的“落后宿命论”,从“自我探索、自我满足”向“打开山门、对标一流”转变。坚持跳出自我设限、自我封闭的狭隘思维和狭促格局,打开山门、敞开心门,把自身资源禀赋和“双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瞄准“双区”庞大高端的消费市场,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旅游产品、农特产品和乡土文化产品,在融入“双区”发展中实现生态价值。
要破除因循守旧的“工业决胜论”,从粗放式开发的“靠山吃山”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山厚山富山”转变。坚持在发展方式和路径上革故鼎新,把绿色、生态作为龙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实现“鱼跃龙门”。
要破除盲目乐观的“发展速胜论”,从急躁冒进“一口吃成胖子”向勇毅笃行“跳起来摘果子”转变。坚持打基础、谋长远,把眼光放远,把目标定高,增强干大事的气魄、创大业的胆识、谋求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摒弃一蹴而就的思维和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积小胜为大胜。
南方日报:当前,龙门提出要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接下来将如何搭建以“大山经济”支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陈伟良:龙门紧紧抓住绿色生态这个最大优势、最亮底色、最大品牌,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加快构建现代生态特色产业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中药箱、茶叶罐、游乐谷、养生池”。
一方面,要做好“两头加”文章,推动康养旅游做强做大做优。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实现各行业各领域与旅游互融互促,让全域旅游遍地开花。高水平推进环南昆山森林温泉旅游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中医养生新业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打造一批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批中医疗养基地,培育一批高端特色民宿。推出百里步道、百里碧道、百里赛道“三个百里”新品牌,依托南昆山建设世界第三条著名山地赛道,打造大湾区高端康养旅居高地。
同时,促进三产融合,推动现代农业做精做优做特。按照“精、优、特”方针、“品质高、价格优、销售快”原则和“抓拳头、上规模、创品牌、建渠道”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深入推进“二十百千万”工程,打造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十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一百个产业兴旺示范村、一千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南药、茶叶、兰花、杨桃、蔬菜五个万亩特色种植基地。狠抓富民兴村产业发展,每年安排2000万元县财政资金扶持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
龙门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商贸流通业做活做深做旺。以建设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优化提升农村电商平台,加快完善县、镇、村三级城乡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流通渠道,推动农产品实现高附加值、高效率流通。依托中农批项目落户的优势,扎实推进大型农特产品物流中心和城乡商贸中心建设,培育新型专业市场和新街区,改造升级旧市场和老街区,提升消费环境和城市品位,最大限度地使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是龙门发展的重要载体,龙门将科学规划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千亿级园区”,落实符合产业规划、符合环保准入“两个前置条件”和真投资、有实力、前景好“三个基本条件”,大力发展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现有的生态旅游、康养等大健康产业形成联动发展,谋划打造生物医药科技园。强化用地集约、布局集中、企业集聚,加快构建“1238N”生态工业体系(即一个产业园、两个竹木加工专业镇、三大水泥厂、八个绿色矿山、N个工业企业),打造生态工业集聚区。
南方日报:以“大山经济”支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需要良好的“软硬”环境,龙门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强化要素保障?
陈伟良:发展“大山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强化基础、政策、法治、组织等要素保障,优化加快发展的软硬环境,确保以“大山经济”支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首先,坚持规划先行,认真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抓住惠州实施“丰”字交通主框架机遇,加快形成“两横两纵三支”高速路网,规划建设“两横两纵一联络一环”快速骨干网络,升级改造县与镇、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微循环”,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融入全市发展架构。
其次,强化政策保障,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持续开展企业“直通车”等活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抓好省、市“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和“龙八条”等政策措施落地,用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再者,强化法治保障,优化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巩固群众安全感全市“七连冠”成果,不断提升平安龙门、法治龙门建设水平。深化完善“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强化组织保障方面,要优化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实施好乡镇差异化考核体系,让“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深入推进人才新政,持续在人才“引育留”上下功夫,为龙门发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规定,我局现将龙门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龙门县工业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