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建设发展主攻方向 冲破思想藩篱 发展“大山经济”
西林河环抱的龙门县城。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龙门利用生态优势发展“大山经济”。图为游客在南昆山漂流。
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发展"大山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龙门建设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开创龙门工作新局面的"纲"。”在5月13日召开的龙门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代表县委常委会作报告时表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一年,龙门绘就了工作思路——以发展“大山经济”为统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念好“山”字经,做活“特”文章,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奋力开创“大山经济”发展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叶石界
破除三个“论”
以“大山经济”开创新未来
全力推动美丽经济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2019年,龙门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过去一年,龙门县税收收入23.1亿元,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1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6亿元,增长21.7%。全县工业投资增长70.2%。全年接待游客14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9亿元,分别增长16.8%和2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万元,增长11.7%。此外,龙门获评“2019中国最美县域”称号,入围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昆山中坪尾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在惠州市委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龙门进一步提出发展“大山经济”的思路——依托自然禀赋,发挥生态优势,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式的经济,扛起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生态担当。
“今天的龙门积累了蓄势待发的后劲力量,越来越展现出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陈伟良说。
不过,龙门的短板也不容忽视。比如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挥不充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未完全激活,产业链条相对脆弱,新兴产业支撑不足,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应急能力储备需进一步提高等。特别是进入2020年后,因为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更是持续加大。
“只有全县上下在思想认识上和行动落实上达到高度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陈伟良表示,面对发展“大山经济”新命题,面对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新要求,尤其要坚决冲破思想藩篱、消除认识误区,在思想和行动上凝聚共识、增进自觉,才能在推动“大山经济”发展上行稳致远。
在此次全会上,陈伟良提出要破除三个“论”——破除根深蒂固的“落后宿命论”、因循守旧的“工业决胜论”和盲目乐观的“发展速胜论”。
破除这三个“论”,就是要从“自我探索、自我满足”向“打开山门、对标一流”转变;从粗放式开发的“靠山吃山”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山厚山富山”转变;从急躁冒进“一口吃成胖子”向勇毅笃行“跳起来摘果子”转变。这为全县上下扫除了思想上的障碍。
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龙门县委提出“1+491”工作体系。“1”就是一条主线,即发展“大山经济”;“491”是今年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搭建四大发展平台、做好九项重点工作,以及强化党建引领这一保障。
这一工作框架,将奋力开创“大山经济”发展新局面,更坚定了全县发展的信心决心。只要做好“山水”文章,龙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搭建四个平台
构建现代生态特色产业体系
本次全会对龙门2020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也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发展“大山经济”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龙门建设发展的主攻方向。
陈伟良表示,龙门提出要发展“大山经济”,必须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扬生态之长,补发展之短,聚焦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把龙门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中药箱、茶叶罐、游乐谷、养生池”。
要实现上述目标,龙门计划搭建康养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生态工业四个发展平台,全面构建现代生态特色产业体系。
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龙门提出要高水平推进环南昆山森林温泉旅游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中医养生新业态,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打造一批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批中医疗养基地,培育一批高端特色民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康养旅居高地。同时,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优化旅游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四大旅游品牌影响力,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业态,以市场导向引领乡村旅游主体向品牌化发展。
现代农业是龙门传统优势产业,以丝苗米和胡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该县计划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同时,加快实施“二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兰花产业园、茶叶产业园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在深化产业兴村强镇进程中,用好每年2000万元县财政资金扶持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强化城乡产销对接,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对接“双区”大市场,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结合中农批商贸城项目建设,龙门将加快建设集交易服务、信息收集与发布、物流配送、商贸服务、电子商务、质量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市场,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品牌展示窗口、产品集散中心和批发中心。以建设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当地还将优化提升农村电商平台,培育龙头骨干物流企业,加快完善县、镇、村三级城乡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流通渠道,推动农产品实现高附加值、高效率流通。
保护生态是龙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的红线。
依托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一载体,龙门将加快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谋划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引进及支持生命健康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千亿级园区”。推动龙潭、麻榨竹木加工业向高端化、规模化转型,谋划打造竹木加工产业区、科技园、物流园,推动光大、塔牌、华润三大水泥厂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建设自动化、科技型绿色矿山,加快构建“1238N”生态工业体系,打造生态工业集聚区。
对接“丰”字交通
全面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设施的完善。当前,惠州以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为目标,按照“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的空间布局,高标准谋划“丰”字交通主框架,奠定惠州百年城市发展主框架。
通过“丰”字交通主框架,惠州将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大交通体系,并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发展的枢纽门户作用,促进大湾区核心城市与粤东粤北地区互联互通、均衡协调发展。
陈伟良表示,过去的一年里,龙门始终扭住交通建设“牛鼻子”,积极对接“丰”字交通轴线,以大交通拓空间、强支撑。
在完善高速路网方面,汕湛高速、翁新高速龙门段建设加快推进,惠龙高速动工建设。为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省道355线龙门段(南油公路)全线通车,省道244线迎宾大道段、县道219线沙迳墟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永汉入城大道、县城白沙桥、左潭大桥建成使用,新汽车客运站启动运营。
2020年,交通仍然是龙门重点工作的一个关键词。坚持交通先行,围绕加快融入大湾区,当前龙门正谋划对内对外的交通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外联内畅的大交通体系。
为加快“外联通”,龙门聚焦全面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以高速公路、省道建设为重点,着力在互联互通上补短板、强弱项。
一方面,抢抓“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机遇,对接市“4+1”交通轴线及“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继续协调推进翁新高速、惠龙高速龙门段建设,力争汕湛高速龙门段年内建成通车,加快形成“两横两纵三支”高速路网。另一方面,优化提升“五横六纵一环”干线公路网,规划建设“两横两纵一联络一环”快速骨干网络,扎实推进国道355线油田至永汉段、省道244线县城至平陵段、省道353线县城至水贝段和龙恺快速公路改造建设,加快融入全市及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布局。
为畅通“内循环”,龙门计划推进县道261线凤岗至南滩段改建工程建设,推动县道222线马岭至上雪花段路面改造工程年内通车,完成园区大道建设,启动龙门大桥和东环路规划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构建环网衔接、循环顺畅的城市道路交通格局。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候车亭建设,优化农村客运公交线路,抓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力争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新突破,争创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全会金句
我们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目标定得高一些,增强干大事的气魄、创大业的胆识、谋求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对照争当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引领者的要求,把“吃透想透做透”精神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
我们必须摒弃自我设限的狭隘思维,打开山门、敞开心门,立足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发展“大山经济”,闯出山区高质量发展新路。
要破除根深蒂固的“落后宿命论”,从“自我探索、自我满足”向“打开山门、对标一流”转变。
要破除因循守旧的“工业决胜论”,从粗放式开发的“靠山吃山”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山厚山富山”转变。
要破除盲目乐观的“发展速胜论”,从急躁冒进“一口吃成胖子”向勇毅笃行“跳起来摘果子”转变。
当前,龙门发展“大山经济”面临难得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叠加;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龙门坐享珠三角核心区和生态发展区的双重红利;特别是市委对各县区实施差异化考核新政,极大释放龙门发展“大山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
我们不怕牺牲一时的GDP增长速度,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龙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用足“两源”优势——珠三角稀有生态资源和大湾区城市群高端客源,发力“三生”事业——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生态优美、珍惜生命健康、追求生活幸福”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为发展养元气、固根基,实现“鱼跃龙门”“由鲲化鹏”的质变式飞跃。
观察眼
“鱼跃龙门”
需坚定发展的信心
今年,龙门县委全会可谓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万四千字的报告中干货满满,打造四大平台,构建现代生态特色产业体系、做好九项重点工作等内容涵盖县域发展方方面面。同时,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直言不讳,一针见血。
多年来,龙门作为山区县,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在兄弟县区借助海洋经济、高新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东风迸发后劲的时候,龙门仍在苦苦找寻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长期以来,一种“差生”意识、“落后宿命论”也在一些干部群众中蔓延开来。好不容易有了成绩,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思想又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观因素。谈到发展,龙门终究缺少一点气魄。
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落后,不思进取。诚如本次全会所提,2020年疫情防控大战大考,让全县上下清醒地看到,只要在思想认识上和行动落实上达到高度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就能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龙门正是要延续在疫情防控中增进的共识,坚定发展“大山经济”的信心决心。
当前,龙门发展“大山经济”面临难得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叠加;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龙门坐享珠三角核心区和生态发展区的双重红利。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前进的号角也已经吹响。此次县委全会过后,如果龙门的干部能彻底摒弃落后的惯性思维,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目标定得高一些,增强干大事的气魄、创大业的胆识、谋求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观大势抓主线谋全局,龙门“大山经济”发展将开创新局面。
多年积累只为一朝“鱼跃龙门”,我们也期待着在龙门干群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当地实现“由鲲化鹏”的质变式飞跃。
新闻推荐
“我们早已把你们当成水坑人了”龙门县龙华镇社工服务站热心服务群众深受村民欢迎
龙华镇社工服务站社工在辅导留守儿童做功课。“若不是你们如此热心帮助他们,他们的功课一定会落下。”小荣和小颖的伯父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