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艾草长成“金枝玉叶”博罗罗浮山酥醪村走出艾草产业发展新路

惠州日报 2020-05-06 08:53

素有南药宝库美誉的罗浮山,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博罗罗浮山山坳中的酥醪村,当地村民广泛种植艾草。

早在千年前,葛洪、鲍姑夫妇就将艾草作医药之用,鲍姑运用红脚艾制作成艾条医治百姓。而如今,酥醪村村民在博罗传统特色美食与中医药文化的创新融合中,找到了发展的新路子,村民种艾草、做艾粄,传扬“艾文化”,艾草也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枝玉叶”。

山沟沟艾草做成美食“飞”出大山

艾粄是客家地区传统的特色小吃,是一种接地气、知名度高的美食,深受大众喜爱。在酥醪村,随时能够吃到新鲜美味的艾粄。

“最旺的时候,我这边一天可以卖出2万个艾粄。”酥醪村干部高校亮说。这段时间,高校亮每天都要从村民手里收购100多斤艾草,这些在山沟沟里种出来的艾草,经过清洗、打绒、煮面团、包馅等20道传统工序,被巧手制成了色鲜味美的艾粄,不仅在本地热销,更借由高校亮搭起的销售平台,插上了网络销售的翅膀,“飞”出大山,“飞”向了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

“要让村民有收入、增收入,生活过得好。”这是高校亮打造艾产业最简单也最诚恳的初心。高校亮原本从事快递行业,经常会给朋友邮寄当地美食——艾粄。2018年,他辞去原来的工作,返乡创业,与“艾”结缘。

“在新农村建设中,酥醪村合心村民小组清理了几个猪栏,为了解决以往村民养猪、生活艰难的困境,思来想去,不如尝试做艾粄,发展艾产业吧。”高校亮说。于是,在罗浮山管委会的扶持下,一个可以让村民改善生活和环境的新产业萌芽。

希望出台地方标准,带动更多村民奔小康

为了做艾粄,高校亮每周都要进村三四次,向农户收购艾叶。据介绍,艾草一年四季都有产出,每年的3月至5月是艾草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今年58岁的杨汉湄是种植艾草的农户代表。她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她将家里所有的闲散土地都种上了艾草。“艾草种植周期短,雨水充足的情况下,每隔十天至半个月便可收割一茬。”杨汉湄告诉记者,自从种植艾草后,家中经济收入增加不少。按照目前市场需求量和价格来计算,一年算下来,一亩地收入超过2万元。

如今,在酥醪村,像杨汉湄一样,种植艾草的村民越来越多,曾经常见的“野草”也“摇身一变”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草”,越来越多的酥醪村村民在艾草产业中找到了致富门路,发“艾”财奔小康。

据了解,酥醪村常住人口有1000人左右,在高校亮的带动下,如今,有两成村民种植艾草,从事艾产业的村民就有超过3成。

引导村民广泛地参与到艾草种植中;打造“酥醪山人”艾粄品牌,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在罗浮山管委会支持下,建立景区公益助农推广点……一路过来,作为酥醪村村干部,高校亮欣喜地看到,自己带领村民向前的每一个设想和目标都得以实现。在高校亮心里,“艾无止境”。如今,高校亮正在筹建艾粄协会,还为罗浮山酥醪艾粄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把艾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高校亮说,如今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政府能够引导出台一个地方标准,更好地指导村民生产,保证艾产品的安全卫生及质量,让艾粄这种传统美食传承下去,走得更长、更远,逐步打造出一个完整、成熟、具有地方特色的“艾文化”产业链,最终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骆国红

新闻推荐

大铜锣优质农产品促销

大铜锣产品初生蛋。大铜锣商城二维码每年春节期间,都是禽类销售的旺期,受疫情影响,早前不少本地农场的土鸡都出现滞销情况,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