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大提速 城市发展迎春风惠州主动探索“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发展新模式

惠州日报 2020-04-30 08:31

惠州市构筑外联内畅大交通网络格局,力争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间1小时快速通达。图为惠大高速大亚湾互通。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2020年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夯基立柱的重要一年,也是惠州交通路网全面提速建设、与湾区城市实现互融互通的关键一年。只见素有“岭东雄郡”“粤东门户”之称的惠州交通建设主战场上,到处是一幕幕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金龙大道博罗段一段段破损路面上,大型凿岩机正“哒哒”作响。金龙大道单幅路面破除施工完成后,基层碾压混凝土施工将全面铺开,接着是老路面微裂化施工,计划今年10月底前完成,全线计划2021年3月完工。

惠清高速惠州段枫树坳、大坪和乌树头隧道全部顺利完成交工验收;路基、桥梁、隧道等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基层铺设完成100%,面层铺设完成50%以上,绿化工程完成95%以上,机电已经开始进行管线铺设和隧道临电、风机安装工作。

赣深高铁7标潼湖特大桥57-64号墩连续梁左幅D节段完成浇筑,标志着赣深高铁7标打通深圳方向架梁通道,开启双向架梁。今年2月以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赣深铁路7标加快推进复工复产,35天内完成43孔道岔连续梁施工,浇筑混凝土20000余立米方。

面向未来,惠州市正大力构建开放新格局,主动探索“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发展新模式,推动形成融入大湾区现代化交通网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据了解,在市区“两环八射”快速进出城体系基础上,惠州市正大手笔打造“丰”字交通主框架和“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构筑外联内畅的大交通网络格局,力争实现惠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间1小时快速通达。

其中,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南北轴线)建设动员会,于去年12月28日在赣深高铁惠州北站连接线先行动工点举行,标志着惠州正式拉开“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序幕,项目将紧密与广州、深圳、东莞联接,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辐射粤东北及深汕合作区。再加上建设中的赣深高铁、广汕高铁以及惠州千万级新干线机场,惠州正不断完善陆海空大交通网络,正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以及闽赣地区的枢纽门户,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和创新布局,抬升惠州在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重要性。

构建“两环八射”快速进出城体系

据了解,惠城区建成面积已达300平方公里,但是还没有一条城市快速路环绕贯穿市中心区,中心区现状快速路网建设相对滞后,进出城快速通道缺失,无法快速实现内联外通。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城市外延拓展,既有对外通道交叉路口数量增多,节点拥堵延误加剧,对外通道愈发“难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惠州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必须构建融入大湾区的大交通体系,在加快打造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畅通对外联系通道的同时,不断提升内部连通水平,推进中心城区交通大循环建设。

目前,惠城中心区已基本具备对外通道提速扩容的条件。以外围交通来说,中心区外围高速公路条件较好,待河惠莞高速2020年建成通车后,将与惠大高速、广惠高速、长深高速(惠河、惠盐高速)一起围绕中心区形成环状高速,外部通道四通八达,不仅方便市内城市组团的联系,前往广州、深圳、东莞周边也将更加便利。

根据规划,惠城中心区周边将新增广惠高速汤泉互通,惠河高速白石、围顶互通,河惠莞高速惠西、四环南路、惠南互通,机场高速马安南互通,惠大高速龙湖、四环东互通,届时惠城中心区周边高速出入口将加密到18个。

高速出入口加密了,如何快速实现中心区与高速出入口联通?结合惠城中心区现状交通需求、道路条件及未来发展,惠州市计划分批推进一批道路(或节点)安全提升和改造,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惠州市计划建成小金河大道等5条市政路,推进金龙大道等快速化改造和安全提升,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市区形成“两环八射”快速进出城体系,实现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速,并按近期/中期/远期推进实施。

这里的“两环”是指三环线和四环线,“八射”分别为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龙大道、惠泽大道、惠澳大道、演达大道、鹅岭南路(+仲恺大道)、金恺大道、永联路。其中,鹅岭南路(+仲恺大道)、金恺大道、永联路已完工通车,金龙大道、小金河大道是通过新建高架桥、下沉通道、人行天桥等方式实施快速化改造。

据了解,金龙大道将按照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每小时60~80公里、双向10车道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规划将广惠高速小金口出口迁移到小金口长坑,直接连通金龙大道。这意味着,从隆生大桥北桥头的云山往广惠高速将实现一路无灯控快速畅行,这段路全程约8.7公里,如果按照80公里的时速计算,可实现10分钟内上高速。

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分期建设

惠州位于珠三角东部,是连接珠三角和粤东北的枢纽,同时还拥有广阔的土地、漫长的海岸线和扎实的工业基础。但长期以来,惠州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缺少广深佛莞那样的发展气势。

如何打通发展的瓶颈?在市区“两环八射”快速进出城体系基础上,惠州市正在构建“五横五纵”全市域网格型骨干快速路支撑体系,与“丰”字交通主框架交通轴线形成合力,构筑外联内畅的大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发展区各组团内部15分钟内上高速,各组团之间30分钟互通,形成1小时内通达广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其中“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总里程约747公里,“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建设总里程约485公里。

“丰”字既是具体道路走向形象概括,也有“丰满”“丰收”等美好寓意。按照规划,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由“三横一竖”4条轴线组成,第一“横”为广州通过惠州往东辐射粤东北地区的协同发展轴和国道324线北上;第二“横”为南沙、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通过惠州中部往东辐射河源、汕尾的协调发展轴;第三“横”为香港、深圳通过惠州往东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协同发展轴;一“竖”是为陆海呼应、江海联动协同发展轴(惠州1号公路),该轴线既是沿海地区经惠州向北辐射粤北地区通道,也是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据了解,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及“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将分期建设,轴线将依次实施南北、东西和中部、沿江轴线。骨干快速路网将尽快打通市区“两环八射”快速进出城通道,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尽快实现市区与各县区以及各县区间快速互联互通,满足各片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实现交通串组团、交通拓空间、交通带产业、交通建新城的目标。

作为“丰”字交通主框架中的南北轴线,惠州1号公路率先启动建设。2019年1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在赣深高铁惠州北站连接线先行动工点举行“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南北轴线)建设动员会。同日,在国道228线石化区连接线先行动工点施工现场,惠东县举行了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南北轴线)建设动员会分会场活动。

惠州市这条主线双向12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的交通“大动脉”,北起广惠高速规划的汤泉互通,途径博罗县、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大亚湾区5个县区,近期终于大亚湾石化大道,建设里程约64.5公里。远期则拟延伸至惠东稔平半岛。这一出海廊道,将推动惠州由临湖、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回顾去年,“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已推出,南北轴线也已动工。在此基础上,惠州今年还要做哪些事?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惠州市将重点推进南北轴线建设,各县区也要选择成熟路段加快实施推进。其中“丰”字交通主框架南北轴线两个先行段,正在推进征拆和路基施工等工作,其他各重点项目也进入加速建设阶段。

借此,惠州将加快建设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与周边城市快联速通,促进大湾区核心城市与粤东北地区之间要素资源便捷高效流动。随着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未来惠州不仅市内交通四通八达,去广深莞港等大湾区城市也将更快捷,将为惠州带来大开放格局、大发展机遇。

打造市域“九横八纵两加密”高速公路网

为形成协同发展的优势,惠州将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具体而言,就是要大力推动高铁、城轨、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打造若干个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枢纽。加快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段建设,抓好赣深高铁惠州北站、仲恺站及配套建设,启动广汕高铁惠城南站、莞惠城际北延线建设。

目前,惠州市已通车高速公路15条,总里程达到755.188公里,“七横五纵一联”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形成。惠州市正计划升级和加密高速公路网,省里正在开展高速公路网修编,惠州市也在同步进行高速公路网修编工作,计划打造惠州市域“九横八纵两加密”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规划到2035年,惠州市高速公路网系统总长达1500公里左右。

2020年,高速公路建设将密集推进。按照计划,今年将建成河惠莞高速惠州段、汕湛高速惠清段、惠河高速白石互通,加快建设韶惠高速惠龙段、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广惠高速长坑互通,启动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建设。

近日,在仲恺高新区潼湖镇三和村,记者看到河惠莞高速银湖坑大桥施工点正在进行路面施工。工人驾驶摊铺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倾倒到路基,压路机来回驶过压实路面。在惠盐高速跨线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切割钢筋,用于桥体钢构施工。惠盐高速跨线桥墩身高约40米,离地高度达52米,主桥采用连续钢构加现浇挂篮进行施工。

河惠莞高速惠州段起于惠阳区平潭镇粟岗,途经惠城区水口、马安、三栋、河南岸、龙丰和仲恺高新区惠环、陈江、潼湖,终于潼湖长潭附近,接莞番高速公路桥头至沙田段。河惠莞高速建成后,将连成惠州市区高速环线,对完善惠州市区路网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同时,也将加强惠州与河源、东莞之间的联系,市民可驾车经河惠莞高速直达东莞,也可从市区上高速直达河源紫金,用时约1小时。

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惠州市正重点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铁路两条高铁大干线建设。除了建成和即将通车的高铁,规划中的高铁动向也备受关注。深圳至汕尾铁路、广州至河源铁路此前被列入2019年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如果这两条铁路建成通车,加上厦深高铁、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未来将拥有5条高铁线,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大市”。

在赣深高铁剑潭东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只见两座高高的桥墩竖立在东江两岸,大型塔吊正将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源源不断运到桥墩上,工人们在桥墩上开展焊接等工作。同时,惠州北站也正在开挖地铁通道。作为京九高铁的南段,赣深高铁是粤港澳大湾区内联外通的“大动脉”,在广东境内经过深圳、东莞、惠州、河源,计划2021年6月项目全线建成通车。其中赣深高铁惠州段长约85公里,设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新区站3个车站。

与南北走向的赣深高铁形成交叉的,是东西走向的广汕高铁。它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从广州新塘引出,途经惠州,终点在汕尾,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预计2023年通车。广汕高铁全线设有7个车站,包括位于惠州境内的罗浮山、博罗、惠城南、惠东南站。通车之后,从惠州到广州或汕尾,时间约半个小时。广汕铁路建成后将和厦深铁路形成良好互补,有力促进多地之间的人员和经贸交流。

同时,积极协调莞惠城际加密车次,加快城市轨道规划,同时积极促成深惠城际落地。3月20日,深圳市地铁集团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工可研合同签约仪式。项目中有深汕高铁、深惠城际、深大城际3条铁路直接连接或经过惠州,包含已通车运营的厦深铁路,以及在建赣深高铁,惠州与深圳之间未来将有3条高铁、2条城际共5条轨道交通相连,深惠之间通勤出行将更便捷,这两座大湾区东部城市也有望加速同城化进程。

继续加快千万级干线机场规划建设

在“两港”方面,作为深圳机场的重要补充,惠州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12月22日,惠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万人次大关,圆满完成全年旅客吞吐目标。作为广东省民航机场的“后起之秀”,自2015年成功复航以来,惠州机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旅客吞吐量连年飞速增长。这次突破250万人次大关,距离2018年7月突破100万人次吞吐量,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增速在全国支线机场中名列前茅。

随着航线陆续增加以及客流量迅猛增长,惠州机场现有航站楼及配套设施越来越难以满足机场发展需求。2019年8月28日,惠州机场扩容扩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完工,T2航站楼正式投产启用。该项目建成投产后,进一步提升了惠州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连同原有的T1航站楼,惠州机场可以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需求、货邮吞吐量2.06万吨、飞机起降19875架次。

据了解,在《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惠州机场被定位为干线机场,主要服务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东部、东莞东部地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引人关注的是,惠州正分步骤加快推进千万级新干线机场建设,为深圳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腾出空间。2019年10月,省政府成立了全省10个重大项目专项指挥部,惠州干线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便是其一,推动惠州机场加快建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今年,惠州继续将加快千万级干线机场规划建设,惠州机场飞行区改造工程列入新开工项目清单,将改造2个联络道,新建1条长2400米的民航专用滑行道,同时扩建8~9个停机位,争取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未来,惠州机场将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作为海港的惠州港也有重大发展。2019年,惠州辖区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1.087亿吨,同比增长12.25%,2019年10月,惠州港与深圳盐田港正式形成组合港,从惠州出口的集装箱只需在惠州办理通关手续,进入惠州港区即等同于货到盐田港区。同样,经盐田港区的惠州进口货物,也可在货到惠州港区后再办理进口通关手续。今后,惠州将进一步加强惠州港与深圳港联动发展。2020年,惠州市将加强惠州港口资源统筹,继续完善“惠盐组合港”机制,强化深惠港口企业合作,提升港口建设运营水平。为今后惠州海空运输“比翼齐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来,惠州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辐射带动粤东北发展的枢纽门户作用,通过“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将轨道、高速公路、两港、骨干快速路网等各类交通支撑要素串联起来,建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内畅外连的惠州综合交通体系。同时,将全方位与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对接,构建大湾区东岸的大交通体系,并建成半小时通达广深港等城市的快速通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惠州的贡献和担当。

相关链接

去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

去年以来,惠州市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远不只是广汕铁路、赣深高铁和惠清高速。据统计,去年,惠州推进了6个227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项目、12个172公里普通国省道新(改)建和路面改造项目。2019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2.3%,同比增长11.4%。

期间,惠龙高速、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动工建设,惠清高速、河惠莞高速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惠州还启动了“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1号公路(南北轴线)“两段四点”先行动工。建成了从莞高速,惠州机场T2航站楼建成使用。华瀛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及30万吨级配套码头工程建成试运行。

此外,“两港”的吞吐量再创新高。惠州机场去年通航31个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达255.4万人次,同比增长36%。货物吞吐量8941吨,同比增长63%。惠州的港口货物吞吐量8975万吨,同比增长2.3%。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新闻推荐

惠州发布“五一”疫情防控通告 游客应尽量 避开热门景点

■相关南方日报讯(记者/廖钰娴)日前,惠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