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亟需新“内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把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疫情对群众健康生活习惯产生的影响,将持续刺激卫生健康领域的消费。从另一个侧面,这为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完善的健康产业链条,可以提升一座城市抵御公共卫生风险的能力,这是疫情为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带来的另一个启示。在此次疫情发生的初期,惠州医疗器械行业的短板暴露无遗——在全国各地“一罩难求”的背景下,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惠州竟无一家生产医用口罩的企业。随后,惠州各级政府部门上下联动,特事特办,迅速新建了医用口罩生产线,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
口罩紧缺问题是一个缩影,隐含其后的故事背景是生命健康产业虽有一定基础,却缺乏总体规划,产业链有待完善,产品差异化的良性市场竞争局面尚未形成。
在此次疫情中,以线上发热门诊为代表的智慧医疗得到初步应用,凭借不受时空限制、无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线上诊疗成为人们就医的新选择。据统计,惠州互联网医院累计浏览量超过24万人次,解答问题近2万人次,缓解了就诊压力,也减少了交叉感染。
智慧医疗作为生命健康产业的核心板块,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立足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优势,惠州可培育发展智能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医疗信息化软件等新型智慧医疗产业。惠州在推进世界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的进程中,应同时谋划医疗器械发展的平台载体,借助新材料产业搭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根基,引进高精尖医疗器械企业。
源远流长的中医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共同造就了惠州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基础性优势。然而,中医药产业仅仅是生命健康产业体系中的基础环节,要使生命健康产业真正成为惠州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亟需更多科技、人才等高端产业要素的配合。在“健康湾区”建设的风口中,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亟需从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中汲取“内力”,支撑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在新兴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反哺”两大先进制造业,进而建立“2+1”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廖钰娴
新闻推荐
4月9日下午,客户方先生神色慌张地来到建行惠州进港路支行,向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其刚刚在自助柜员机取款时发现账户资金少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