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惠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68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南方日报 2020-04-10 10:04

在胜宏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着废水处理各个环节的状态。“经过处理后,废水不仅实现了达标排放,每年还有六成左右的水源实现回收利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范定坤介绍。

这是惠州企业清洁生产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惠州以清洁生产为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全市有68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2012年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第四轮的清洁生产。这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提升了竞争实力。”胜宏科技CEO赵启祥表示。

在胜宏科技的冰水机房,六台巨大的设备正在运作。这是胜宏科技为降低用电损耗投入使用的磁悬浮无油离心冰水机。“后期维护更便利,节能效果更突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范定坤告诉记者,对比原来的螺杆式冰水机节电40%,我们每年能节电2000多万度。

投入资金150万元引进油墨渣减重设备、投入资金300万元加装铜回收机、投资8000万元对废水处理站进行提标升级改造……在“十三五”期间,该公司累计投入1.688亿元进行清洁生产改造。“清洁生产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事儿是值得做的。”赵启祥表示,公司将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随着绿色清洁生产工作的逐步推进,惠州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转型升级。

去年,全市22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十三五”以来有686家企业通过审核验收,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任务(600家)。据不完全统计,686家企业节能超过20万吨标准煤,减少废水及废液排放约590.6万吨、氨氮52.4吨、粉尘309.7吨、固废470.9吨。

2015年底,惠州市清洁生产协会成立。依托该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工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培训会,定期开展企业对技术服务单位满意度调查,引导技术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目前,该协会建立了有近100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的清洁生产专家库,涵盖了化工、电子、能源、建材、纺织、电镀等行业领域,并对专家库实施动态更新。

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行动

一家企业要实践绿色发展,就意味着增加投入,短期内却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立足长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惠州必须提高绿色发展水平。看似矛盾的现状,实则为政府加强引导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惠州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等企业实施绿色清洁生产行动,引导企业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十三五”期间,惠州市有19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获评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2019年,惠州市向省推荐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4个,并有6家企业新获评为省级清洁生产企业。

针对在惠州的港资企业,市工信局联合香港环境保护署、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推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实施。2019年,有31家企业被认定为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企业,占全省总数的16.7%。

“十三五”以来,累计有94家企业获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企业。近5年来,在惠州的港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地评估项目143个、示范项目39个,项目数量均居珠三角地区第2位,仅次于深圳。

近日,惠州市工信局与惠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2020年度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157家企业入列。惠州市将启动新一轮清洁生产工作,180家企业列入拟开展新一轮清洁生产企业名单。

南方日报记者马发洲

通讯员李萼朱靖雯

新闻推荐

惠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优质高效开展政务公开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惠州日报讯昨日,市长刘吉主持召开十二届11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2019年惠州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