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全部复工,斥巨资布局“新基建”、石化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危中寻机 惠州再蓄重大项目新动能
制图:钟仁敏
在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河桥片区,作为“国之重器”的两大科学装置项目配套工程总部区已经复工一个多月,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项目建设火力全开。数十公里之外的惠东县黄埠镇,两大科学装置项目装置区配套工程建设也已复工,正加快推进建设……
疫情影响之下,“危”与“机”并存,如何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惠州正斥巨资布局“新基建”、石化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试图从重大项目建设中求解发展新动能。4月2日,记者从惠州市发改局了解到,目前惠州68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为100%。今年,惠州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52宗,年度投资计划879.8亿元,再创新高。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复工者联盟”
163个在建市重点项目复工154个
在仲恺高新区,重点项目TCL华星光电的工厂里,工人和机器都忙碌了起来。百里之外的大亚湾石化区,项目建设场面也更加火热。
惠州寻求向上突围的背后,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眼下,疫情正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与危机。惠州这座以开放型经济和国际化大项目而著称的制造业大市,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
近日,惠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惠州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或下滑。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8.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7%,工业用电量下降17.4%。
在空前严峻的形势下,惠州以“复工者联盟”打响“突围之战”。
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正是惠州的“利器”。
惠州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惠州68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为100%,工人到岗率为82.3%;32个新开工类省重点项目已开工11宗。截至3月27日,惠州163个在建市重点项目,已复工154个,复工率94.4%,工人到岗率为79.3%。
一边是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一边是企业生产开足马力。
数据显示,目前惠州“2+1”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
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欣此前介绍,惠州成立了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联动的工作组下沉到企业,细化网格、驻点服务,向企业派驻指导员、服务员。“我们通过为企业保订单、保交付、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解决企业各种问题和困难,来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虽然产业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但也迎来了机遇。”吴欣透露,惠州原来生产医疗器械方面的企业相对较少,但疫情发生以来,不少电子信息企业纷纷转产、扩产,生产红外测温仪等医疗器械。据统计,惠州涉及测温仪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已经达到100家。
一些向好的因素也正在显现。1-2月,惠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7.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0.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2.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4.8%,产业高端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新基建”开路
今年重点项目拟投资879.8亿元创新高
在大亚湾,斥资近20亿元的重点项目——光弘科技(惠州)三期智能生产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复工。这家顶着5G概念股、华为概念股等光环的A股上市公司,依托与华为、OPPO、小米等厂商的合作,全面布局5G手机、5G基站配件等领域。“我们已开始生产5G产品,出货比重将逐步增加。”光弘科技董事长唐建兴介绍,该公司三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下半年将陆续投产。
疫情影响之下,“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成为各地抢占的发展风口。作为“新基建”的排头兵,5G被业内视为下一波财富浪潮的引领者。欲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惠州,也正紧锣密鼓抢滩布局5G领域。
近日,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主持召开了5G产业和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华为、TCL等机构的行业专家,为惠州建设5G产业和数据中心出谋划策。
这是惠州大手笔布局“新基建”的一环。
前不久,惠州市发改局披露了近万亿元的项目投资计划——今年惠州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52项,总投资4828亿元,并安排重点前期预备项目150项,估算总投资4593亿元。其中,今年重点项目计划投资879.8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惠州这一大布局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新能源、城际轨道交通等“新基建”相关项目尤为吸睛。
惠州市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一期)总投资20亿元,将搭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芯片技术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惠阳科信技术5G智能产业项目估算总投资20亿元,计划今年完成土地挂牌;博罗南方电网大数据中心及配套电源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24亿元,拟新建南方电网大数据中心……
发力科技端的,除了“新基建”项目,更有大科学装置。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惠州在建的两大科学装置总投资超过60亿元,配套工程分为装置区、总部区两大部分。其中,装置区已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总部区于2019年12月底动工建设,计划2021年中建成,目前正稳步推进。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省实验室。作为第三批3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惠州总部)去年已进入建设阶段,前三年建设期总投资1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将进行总部区场地建设和科研办公过渡场地实验平台建设。
该实验室将对标国家实验室,主要依托两大科学装置,着力突破先进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卡脖子”技术。
加上广东太平岭核电、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惠州港口海上风电、惠州LNG接收站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惠州未来将集聚一批国际一流人才及研发团队,剑指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延伸
惠州“暖企十条”政策陆续落地
国有经营用房预计减租近6000万元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企业发展造成很大冲击。不过,惠州市政府出台的“暖企十条”陆续落地,从开展帮企暖企行动、减轻社会保险负担、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减轻租金负担等10个方面给予帮扶,一定程度上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轻装上阵。
4月2日,记者从惠州市国资委了解到,截至3月底,惠州市直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2月份已减免租金共959.79万元,全市(含县区)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2月份已减免租金及管理费用共2627.8万元。
根据惠州市政府今年2月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在减轻企业租金负担方面,对承租市、县两级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民营承租企业,在疫情期间免收两个月租金,减半收取第三、四、五个月租金。
如今,不少惠州企业已经享受到了减免租金的“大红包”。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东平的广东康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月份9200元的租金已经全额免收了,3月份的减免申报也正在进行中。”广东康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辉告诉记者,该公司所租办公场地业主方是惠州市市政动迁建设有限公司,属于市级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符合相关条件,可享受减租政策。
郭辉介绍,初步算下来,该公司预计总共能够减免几万元。“虽然数字看上去不大,但在这个特殊时期,这样的暖企举措,让我们感到暖心。”
郭辉介绍,疫情导致复工延迟,给很多企业造成压力,但政府“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为公司减轻了负担。
像康源环保这样可以享受减租“红包”的企业还有不少。来自惠州市国资委的数据显示,经前期比照相关政策全部匡算下来,惠州市直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预计将可减免租金接近4000万元,全市(含县区)预计将可减免租金接近6000万元。
“现在公司已经全面复工,正加快生产发展。在利好政策扶持之下,我们更有信心早日恢复正常经营,继续做大做强。”郭辉说,希望惠州政府能够精准出台更多优惠措施,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近日,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会同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推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新增30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引“金融活水”滴灌中小微企业。
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欣此前表示,将持续加力加码,给予企业更加精准有力的服务,落实好各级各项惠企政策,把政府帮扶红利及早兑现给企业,让企业能够降成本、减负担,轻装上阵,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扩大订单。
新闻推荐
惠州市印刷行业协会会员企业达600多家 全市印刷企业复工复产率超九成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惠州市印刷行业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