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陈江织密疫情防控网

惠州日报 2020-04-01 17:05

陈江街道抗疫一线·爱心捐赠芳名录(不完全统计)

位于陈江街道的企业已顺利复工复产,产业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陈江街道志愿者为居家隔离人员做好服务。

阳春三月的陈江街道,桃李芬芳,春花吐蕊。工厂里,田野间,勤劳的人们各自忙碌着,新的希望在这里萌芽。井然有序中,生机与活力在陈江处处萌动,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样子。

时针拨回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地处深莞惠重要交界处的陈江,是仲恺高新区的核心地带和惠州的工业重镇,守好仲恺疫情防控的“核心”,“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陈江责无旁贷,不容有失。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关键在末梢,成败看基层。

疫情发生后,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通过强化和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抓牢防控“五要点”,织密疫情“防控网”,极大地动员和激发了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为陈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顺利推进复工复产做好科学周密的保障。

高度重视

全盘科学谋划抗疫情

陈江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严格按照各级政府统一部署,迅速周密有序行动,突出党建引领,广泛动员群众,科学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织密筑牢网格化防控工作体系,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切实做到了“内防扩散”,全力阻断疫情输入;组织医护人员和物资驰援湖北和其他地区,为惠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陈江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早在1月30日,陈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戴伟焕就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科学研究部署推动陈江街道疫情防控重点工作。陈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邓东升等班子成员及党政办负责人悉数参加会议。

会上传达学习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时间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区委有关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听取了各专班组、各村(社区)工作进展、存在问题、措施办法等情况汇报。会议强调,各责任部门要抓好督促落实,各企业要学习、落实好《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时间的通知》文件精神,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9日24时,春节期间未停工连续生产的或在文件印发前已经复工的企业,务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旦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形将立即责令停产并追究企业相关责任。

戴伟焕在会上表示,疫情防控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要推动联防联控措施在各村(社区)、各行业全面落细、落实、落到位,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会议要求,陈江街道上下一心,严格贯彻落实复工指引,压实防控工作责任,丰富防控宣传渠道,持续落实排查跟进,全面强化信息报送。通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统筹谋划,陈江街道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被充分动员起来,组织各村居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陈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全面铺开。

组织保障

防控一线党旗飘

“我是党员,我必须站在一线!”这是陈江街道多个社区党支部全体党员面对疫情时最响亮的回答。“作为一名党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不出一份力我们过意不去。”陈江街道幸福村老党员黄胜祥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时说:“当兵时不怕打仗,现在面对疫情我也不畏惧。”黄胜祥说,他要一直坚守岗位,直到疫情结束。

陈江街道幸福村驻点负责人陈海湖表示:“老同志、老党员的加入,不但充实了基层抗疫的力量。他们有威望、有经验、有办法,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据悉,幸福村有12名老党员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平均年龄66岁。综合考虑工作强度和老党员们的年龄、身体等情况后,老党员们被安排参与疫情卡点的值守工作。

为坚决落实疫情防控的部署安排,陈江街道抓牢疫情防控“党建引领”发力点,集结各方力量到一线;找准“网格管理”切入点,织密“防护网络”布好局;抓住“头雁效应”关键点,激发“群雁活力”鼓士气;寻求“灵活战术”突破点,做到“见招拆招”化难题;突出“全时督导”着力点,强化防控质效再提升”等五方面的“要点”,推动把牢卡口、触角延伸、重心下沉,形成“党建联盟指挥、支部牵头、干部全域”迅速高效地编织起疫情防控网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悉,曙光社区将党建作为推动疫情防控、凝聚各方力量的核心引力,组织全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我是党员,我必须站在一线”疫情防控措施,同时,把发展党员工作与这场特殊“战疫”结合起来,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考验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动员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参与宣传、排查、巡逻、执勤等任务,为全镇防控工作提振精神、凝聚合力。

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了防控协调、指导、排查、服务无盲区,做到关键环节有组织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让党旗始终飘扬在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和动力支持。

仅仅是陈江街道曙光社区,通过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就发动了超过3500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摸排工作;社区各网格片区共累计检查过往车辆5600台次,行人超过1万余人次,为辖区重点隔离对象提供服务累计200余次,服务满意率100%。

值得注意的是,陈江街道曙光社区还创新“主题党日”形式,依托支部微信群积极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并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组织动员党员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曙光社区党建联盟积极响应防疫号召,迅速成立由40名党员、志愿者组建成以“社区党建联盟——驻点团队、突击队、先锋队党员——群众”三级模式疫情防控摸排小组,日夜坚守在一线进行重点把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社会宣传覆盖面达到95%。

基层一线全动员

社会各界齐参与

2月6日凌晨2时,刘淑婷像往常一样在岗位上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时,突然晕厥过去。根据医生诊断,自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四)以来,每天负责辖区2000多条动态数据汇总分析的高强度工作和高度责任心,使她疲劳过度,身体虚脱。医生建议刘淑婷回家中休养。但身体康复后,她又马上投入工作。

“越是困难越向前”是陈江街道每个干部职工和基层一线人员的真实写照,也是陈江街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

疫情发生后,陈江派出所驻村民警欧阳迪和所里的民警协警全力投身防疫一线,主动联合东升、青春村委干部挨家挨户进行防疫防控政策知识宣传,并对返乡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在出入村路口设立便民服务点,全天24小时逢车必检,逢人必查。

“消杀人员每次背着20多公斤的喷雾器、消毒剂、配药桶等消杀器械,经常持续长时间开展消杀工作。每次大范围消杀后,消杀人员肩部都会被勒出红血印,脚底也磨出了血泡。加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汗水混着泪水湿透了衣背。”据陈江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陈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人员全员在岗,全天候24小时待命。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检测各类人员4000多人,出色完成联合检疫工作。

疫情面前,陈江没有旁观者。一边是抗疫一线的警察,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另一边是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为支援陈江街道抗击疫情,陈江商会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到价值13万元的防护口罩45000个和消毒用品一批,分批次捐赠给仲恺区陈江街道办事处和仲恺公安、交警等部分一线防疫工作人员以及全体会员企业。

陈江商会会长温奕波表示,商会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主动承担抗击疫情的社会责任。

此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陈江街道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居民志愿者,开展“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防疫一线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打扫卫生、杀菌消毒、宣讲防疫知识、检查体温……志愿者们用热情的笑容和真诚的行动,美化辖区内的生活环境,助力一线抗疫。

为加强疫情的防控,陈江牢牢抓住宣传工作不放松,通过全方位无死角的宣传,持续提升了当地群众的防疫抗疫意识,为凝心聚力抗击疫情持续加码给力。截至3月27日,67个LED屏宣传阵地,日均滚动播放防疫宣传13400屏次,各类防控疫情公益宣传画张贴35778张,悬挂防控疫情横幅13891条,累计派发防控疫情宣传单张188507张,派出7辆流动广播车、7部无人机、356个小广播循环播放防控疫情广播音频1783440次,每天设置479个点位播出防控疫情广播(含应急广播、高音喇叭、流动广播等),进农村(社区)等基层宣传宣讲90649人次。累计转发官方疫情报道471篇,每天实时更新疫情最新动态13篇,同时,录制真人版小视频、动漫版宣传制,陈江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专题片多个。

抗疫故事

有一种力量,叫“我是共产党员”

在陈江街道防控疫情最前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尽管已白发苍苍,但依然干劲十足,冲锋在前,以初心践行使命,在疫情面前彰显共产党员的担当。

“出门要戴口罩,人多的地方别去凑热闹,外出回家一定要先洗手……”在陈江街道东升村,一位戴着口罩、穿着红色马甲的老人,正在给来往村民发放“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宣传资料,同时叮嘱:口罩必须戴好,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家人。

与年轻的村干部站在一起,老人花白的头发尤其引人注目。老人叫黄建新,今年65岁,是陈江街道东升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名退休的老兵,多日来,他每天早上7点半便到达值守岗位,耐心劝导出行人员,向其宣讲政策,坚守岗位直至晚上。为了避免人员密集产生疫情传播风险,他带着村上的青年党员和志愿者一户户上门宣传居家隔离,大家都说,黄主任给年轻干部们做了好榜样。

东江村老党员何建新是一名拥有47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得知村里布防疫情防控值守点,需要大量人员轮班值守时,67岁的他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战,主动要求值守夜班。看到村里的同志们缺少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他主动向村委捐赠防护服。夜间值班辛苦,气温又低,他经常从家里带来热茶、点心,为值守的同志送去温暖爱心。

在青春村罗庚盘防疫检查站,黄桂明、黄立强两位老党员主动请缨自愿在设卡点值守夜班,黄桂明说:“以前为保卫祖国站岗,如今为家乡站岗。”老人用朴实的行动和无华的言语诠释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奉献一生的誓言。

70多岁的冯年兴是青春村梧村小组一名老村长、老党员。年龄虽大,但身体依然硬朗,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村长,我能为父老乡亲们多做点事,值得。”

有一种习惯,是对值勤岗位的敬畏

今年2月3日,叶锦坤接到单位通知,要在陈江街道万麓湖社区江安小区金湖路卡口值班,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接到命令后,他二话不说来到卡口参与夜间值守。“我是党培养的战士、永远跟党走。疫情就是集结号,这个时候组织需要我去哪里,就去哪里。”叶锦坤坚定地说。

军人出身的叶锦坤主动申请值夜班,值班的时间是深夜11点到次日早上7点钟。2月中下旬,一股冷空气伴随着大暴雨在南粤大地上降临。在雨夜里连续站岗值班了几个通宵后,原本身体素质过硬的叶锦坤,也间隔性咳嗽起来。

叶锦坤有些心惊,获知叶锦坤的情况后,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当即建议他暂时离开岗位,先去做核酸试纸测试,然后休息几天。

核酸检测是阴性。原来,连续几天在雨夜里值夜班着凉了。叶锦坤松了一口气。“小感冒不算什么病,我还是继续值夜班。”叶锦坤说,总不能遇到点困难就撂挑子。

“在部队时,我去过汶川救援,现在国家有困难,疫情还没结束,我想站到最后一班岗。”叶锦坤坚定地说。

“滴滴”两声,正在值班的叶锦坤低头看了一下手机,妻子给他发来了一张照片——才一岁多的小儿子,左眼皮处划伤,流了不少血。心急如焚的叶锦坤连忙打电话回去了解情况。叶锦坤不吭声地坚持到下班时间。值班领导获悉后,要求叶锦坤赶紧回家协助处理。处理完毕,他马上又赶回来继续按时值班。

3月6日,叶锦坤接到命令要返回执法队接受新的工作安排。临行前,他表示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最后一班岗的晚上,叶锦坤怀着不舍的心情以军人的仪式向江安小区卡口深情告别,向党旗飘扬的值勤卡口敬了一个标准军礼。“这只是一种习惯,也是我对值勤岗位的敬畏。”叶锦坤很平淡地说。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杨敬贺 林丽娟 魏怡兰 通讯员陈江宣

新闻推荐

关于“华瀛金融”项目 虚假宣传的澄清声明

针对近日网络流传有关“华瀛金融”的系列投资项目内容,本单位特制作澄清声明如下:一、我单位从未在互联网上发布及开展网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