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寻访惠州以名人命名的道路

羊城地方 2020-03-27 10:42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历史沉浮中被遗忘,又有多少人名垂青史,以各种形式流传后世。以名字命名街道,就是其中一种方式。现在惠州七个县区中,就有不少以到过惠州或在此出生的名人而命名的道路。

东坡路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南下,踏足惠州。在惠州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力主修路建桥,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东坡路的前身为东湖四路和一条泥泞的村道,而村道前身更是一个位于桥东街道大路口村里的鱼塘。现在的东坡路从滨江东路起到东湖路止,为连接贯通东江到西枝江的道路之一,沿路穿过东平主要商区,是当地居民出行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道路。

中山路

惠州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两次派员到惠州组织发动了三洲田起义和七女湖起义。为肃清东江军阀反动势力,1923年7月23日,孙中山亲自督师赴石龙指挥攻打困守惠州城的杨坤如叛军。是年7月至9月,孙中山曾先后4次赴惠州梅湖、飞鹅岭诸阵地视察,部署攻击守城敌军。

1925年,孙中山不幸辞世。为了缅怀中山先生为惠州市革命作出的贡献,1928年惠州市在西湖平湖东面的梌山建立了中山公园,同时建成了中山纪念堂等多个革命遗址。

中山路分为东南西北路,并不围绕中山公园,仅中山北路直通中山公园。中山路往东延伸到东新桥,称为中山东路,是前往桥东的主要道路。中山西路就是如今的商业步行街的一部分,成为惠州市的对外的文化窗口,而中山南路则连接中山北路和环城东路。

演达大道

邓演达(1895年-1931年),字择生,生于惠阳永湖乡(今惠城区三栋镇)。1920年邓演达参加粤军,成为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1926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邓演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中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革命政治家、军事家。

演达大道位于惠州市中心繁华地段,连接下埔麦地商圈和金山湖片区,贯穿中心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演达大道成为市中心交通主要脉络,横跨三环路。为缓解路口交通,演达大道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开通了演达大道三环路立交桥的建设,打通了市中心区到惠州南部新城的脉络。

仲恺大道

廖仲恺,我国近代著名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仲恺大道前身为惠樟公路,仲恺高新区成立后改为仲恺大道。仲恺高新区因位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廖仲恺的故乡而得名,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刚成立时,基础设施薄弱是当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交通非常不便,贯穿高新区的只有一条9米宽的惠樟公路(仲恺大道前身)。1994年,惠樟公路进行第一次改造,路面由原来的9米拓宽到60米,此后的20多年里,惠樟公路又经历了数次扩建和改造,形成了今天的仲恺大道。

叶挺路

叶挺,原名叶为询,广东惠州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戎马一生,被毛泽东称为“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叶挺路原名南四路,长1.75公里,宽35米,位于淡水城区中心,西起万顺一路,东止于大埔村,原叶挺故居位于该路边。1993年,惠阳政府将其改名为叶挺路,以叶挺将军的名字命名。

新闻推荐

爸妈学6招 宝宝睡得香

2020年3月21日是第二十个“世界睡眠日”,设立“世界睡眠日”目的在于提醒公众关注睡眠健康,拥有健康的睡眠才能拥有身心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