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拾趣惠州地名对联中的水与桥

羊城地方 2020-03-20 09:46

特约撰稿/黎沅德(惠州市文化研究会理事)

惠州历来文风鼎盛,文人墨客闲暇之余多喜欢会聚一堂,对酒当歌,吟诗赋对,佳作迭出,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瑰宝,其中以惠州地名撰写的对联,成为惠州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的奇葩。在此,几经搜罗,在历史的尘埃中,发现珍宝,特誊抄出几首郡人先贤遗作与大家共赏析。

秀水淘沙淘得白珩售都市

银岗打铁打出金带挂横廊

该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惠州老城湖、山、街、巷作句、读来铿锵有声、令人随想万千。

上联“秀水淘沙淘得白珩售都市”,以一湖三巷入联,秀水指秀水湖(今桥西区第一市场),淘沙指淘沙巷,白珩指白珩巷,都市指都市巷。上联意指用好水淘沙淘得白珩(指好玉)拿到都市出售,读来顺理成章,令人击案。

下联“银岗打铁打出金带挂横廊”,以一山三街入联。银岗指银岗岭,打铁指打铁街(今金带街东街口至步行街口一段),金带指金带街,横廊指横廊街(今步行街东边都市巷口一段)。下联指在银岗打铁打出了金带放在人多显眼的横廊街展览。

该联湖山相映,街巷对称,首尾衔接得当,环环相扣,工整对称,不失为地名对联中之佳作。从该联的地名和位置推测,此联产生时间应为明洪武年后,因明洪武三年至二十二年(1389年)惠州知府万迪及陈继等历时十九年大规模扩建府城才形成了金带街。该联有金带街入联,以此肯定是扩建后才产生此联的。抑或为清代及民国作品也未定,因年代久远,已无从考究。

另,笔者有幸在不久前得到惠州著名画家李长天的手稿。手稿中有几首与惠州地名有关联的对联,现抄出与大家共赏。

第一联:

元妙观边通下廓

公卿桥畔过横廊

上联指惠州府城以前四面环水,但北门有一条陆路通元妙观及下廓。下联公卿桥所在原国庆路有一条河涌,名上鹅湖,到横廊(即今都市巷口)一段需通过公卿桥。

第二联:

草把沽清出城直过河南岸

薯藤卖尽过艇还归水北乡

上联指河南岸当时地势较低,西枝江堤坝未完善,经常水浸,故河南岸人多数以种草和养鹅、鸭为生,同时惠州城南门有一条陆路直通河南岸。下联指惠州城东江以北的地势较高,可种粮食和其它农作物,但到惠州城销售粮食必须通过渡船往来(惠州城以前四面环水,只有南门和北门两条陆路通过城门可以出入,其它城门只能通过渡船和桥梁出入)。该联不仅清晰显示了惠州城湖的地理环境,同时把惠州城郊外的物产和居民生活都记录了下来,具有一定的历史地理研究价值。

第三联:

桥对路里对坊麦地对马庄鹅湖对象岭公廨对府堂

府背巷仓前塘短街游金带高岭上银岗万寿通南山

该联用写实手法把惠州城和郊外的部分桥梁、村庄、湖山、街巷等串连起来,巧妙地纳入联中,不失为以惠州城湖地名为对联的上乘佳作。

上联桥对路、里对坊通俗易懂;麦地对马庄,麦地指现天悦大酒店附近,往南即是现马庄管理区;鹅湖对象岭,鹅湖指现在国庆路步行街(以前是一条河涌名“鹅湖”,湖中之水可以直通西枝江),旁边是象岭巷(以前巷内有一座山头形似一头象而得名);公廨指现东公界,府堂指现中山公园东边,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就在此地设循州府治,从此确立了惠州在东江流域的中心地位。

下联,府背巷指府堂背面的巷子,现中山公园北面;仓前塘指工人文化宫(现即金帝会所);短街游金带,指现金带街;高岭上银岗,指现银岗岭;万寿通南山,指现万寿宫街(因城市发展需要2013年已拆毁),南山在万寿宫街东面的高山,现为面粉厂及自来水厂宿舍。

以上四副对联以惠州城湖、地名、街名、山名等为内容,对仗整齐,轻快流畅。如用惠州方言诵读起来,则更加音韵铿锵,朗朗上口,倍觉亲切有趣,也会勾起许多老惠州人对往事的记忆,颇能彰显惠州文化的厚重度,实不失为惠州本地文化优秀作品。

插图/杜卉

新闻推荐

大亚湾海事处对辖区水域开展全方位巡航检查 督促做好防疫措施 助力船舶复工复产

惠州日报讯(记者欧阳德辉通讯员梁维杨)为全方位推进辖区企业、船舶复工复产,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