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 该安个什么样的家?

惠州日报 2020-03-20 08:59

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更为购房者看重。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梗:“如果给你一间房,有WIFI电脑和手机、有亲人、有被窝、有吃还有喝,但不能出门,你能坚持待多久?”从前听来,只觉得好笑,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这样的梗会变为现实。

一场疫情,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也让我们第一次知道古代“禁足”的痛苦与无奈。当日常起居、休闲健身、办公娱乐都集中于一个小空间内完成时,人们开始深刻认识到健康、安全、舒适居家的重要性,居住观念也随之转变。

■心声 “房子得要赶紧买!”

听闻很多楼盘复工复产,在东平租房子住的陈亮马上联系了记者,咨询买房事宜。

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原打算回河南老家过年,却不料一场疫情打乱了计划。一家老小6口人挤在不足8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

“父母带大宝睡一间,我们夫妻带小宝睡一间,勉强睡得下。”陈亮说,夫妻俩开了一个小店,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在家,两个孩子上学也不在家,“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可能不会那么迫切地想买房。”

“一家老小全部都在家,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早上孩子们一吵闹,想睡个懒觉都不行。”陈亮说,租住的地方是个老旧小区,疫情期间,物管人员基本不作为,外来人员进入他们都不管不问,每天都住的提心吊胆,“我想赶紧买一套大一点的、有物管服务的小区。”

家住江北百合家园的姚先生则表达了想要再买一套房的意愿。“现在的房子在市中心,交通便利、上班方便,周边配套也齐全,住着挺舒服的。”姚先生称,正因为这个原因,自己此前从未想过再买房子。

经历了这场疫情,姚先生萌生了买房的念头。“以前的想法是即便要买,也要卖掉现在的住房,换一套中心区域的大房。但现在的想法则是这套房子先不卖,再买一套稍微偏远一点,但景观好、环境好的房子,有教育配套更好。”姚先生说,一套房子用于平时居住,上班方便,另一套用来周末或节假日度假,“在家关了一个月,我发现有个大社区、大园林的房子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此前记者采访时,还有住在河南岸某单体楼上的叶女士也表示,想疫情后马上换房。她告诉记者,由于房子没有社区,疫情隔离期间,孩子们只能闷在家里,天天吵闹不已,“天天被孩子们吵的头痛,好羡慕那些住在大社区的朋友,至少偶尔可以下去转转。”

■需求

“我想要这样的房”

在与多位购房者对话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他们对买哪里的房子、哪个区域没有清晰的目标,但按照各自的需求,却妥妥地有自己的一套选房标准。

如购房者梁女士就表示,以前买房侧重地段、价格和配套,现在更看重物业服务质量和小区的智能化水平;购房者曾先生倾向于高绿化率、低密度的社区;购房者赵女士想要功能性更强,最好能拥有更多独立空间的房子;而购房者刘小姐则有个最质朴的要求,“希望有个大露台,可以种花养菜,可以晒晒太阳吹吹风。”

虽然每个购房者都有自己的需求,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真正落实到购房过程中,究竟该怎么选呢?

中原地产惠州公司战略研究中心总监叶晓燕就“疫情后,你应该买什么样的房子”为话题,分享观点称,疫情后,购房者买房应该重点关注通风采光、社区密度、物业服务等;其次是更完善的教育配套,排在第三的是医疗配套,最后是低密度社区,“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到独立玄关、套卧、独立书房、阳台的重要性。”

结合购房者需求和专家人士的建议,记者发现市面上能满足疫情后人们居住需求的产品不在少数。如景富双湖湾,旁边就是金山湖公园,采用香港流行的海景景观房设计,每一户都是海景房,楼栋与楼栋之间采用“错开式”排布,加上两梯两户及两梯三户的板式大平层设计,部分楼王户型还有电梯入户设计,被业界誉为“抗疫产品”。再比如中海阅江府采用纯板式的方式建造,南北通透,采光和空气对流效果都更好。小区楼栋采取围合式布局,最大楼间距超100米,阳光充沛,更好地减少病菌的传播等,都成为疫情之后的产品卖点。

■观点

“开发商得好好考虑

要建什么样的房”

疫情是房企的试金石。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基于疫情期间发生的居住需求的新变化,未来住宅市场将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全面升级。

业内人士练先生认为,未来智能化的产品会更广泛地运用到住宅产品的设计之中,如无感电梯,可通过语音设备到达指定楼层;小区和楼栋大门增加人脸识别和对讲系统等。

惠州天策行总经理李建锋亦认为,未来有足够家庭社交场景的房子,非接触式归家社区都更受购房者青睐。此外,业主会更关注垃圾处理系统和排污系统,抑菌抗毒材料、技术和设计或将成为产品研发的重要方向。

在日前景富集团携手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疫情过后是晴天”的座谈会上,多位专家也对疫情后的居住需求变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医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许岸高,在分析“怎样的居住环境更能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这一话题时表示,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还应该做好排污管道,避免病毒通过下水管道进行传播。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郦伟则结合疫情隔离期间的亲身体会表示,疫情之后,很多人对厨房空间、阳台、健身区域、独立玄关都有了更高要求,“楼间距宽阔、绿化率高,以及"双钥匙户型"会更受到欢迎。”

“但无论是做好排污系统,还是做到"消杀空间""双钥匙户型",抑或是实现低密度、高绿化,一系列的优化和增配,一定会增加房企的研发和建设成本。”郦伟称,“开发商得好好考虑未来要建什么样的房。”

据悉,疫情期间,中海地产面向全体业主发出一份“疫情过后的人居需求”调研,了解业主对居住空间的新要求,被视为惠州市场最先知先觉的房企之一。随后,金裕地产也表示,全新升级的智能化别墅样板房将于4月份亮相。

惠州日报记者卢振侠

新闻推荐

多地出台救市政策 助地产行业渡难关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蔓延全国。它打乱了国人的生活节奏,进而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餐饮、零售、影视、旅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