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采样队队员坚守战疫第一道防线 “疫”不容辞 冲锋在前

惠州日报 2020-03-17 07:23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大亚湾区一共派出了3支采样队伍,共计约17人。在众多一线工作者中,他们有的已经组建家庭为人父母,有的还是20岁出头的青年。但是,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他们披上白色的盔甲,用满腔的热血汇聚在战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上。

业务熟资历老,疫情当前冲在前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有一位年纪不大的“老大哥”——区疾控中心公卫科科长李子欢。自大排查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必须前往一线——“采样现场”,对采样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发放物资、接触待排查人员。

“上有老下有小。”提及抗疫以来的生活状态,他心里涌现一丝愧疚。妻子黄素琼是澳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护人员,是疫情防控排查应急小分队成员,由于前线吃紧,无暇分身回家。而他参加过2003年非典疫情抗击战,业务熟、资历老、经验丰富,疫情来临,他必须冲在前面。自从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和疾控中心所有工作人员一样,休息时间少之又少。

“老人身体不是很好,但这段时间孩子只能辛苦老人家了。”李子欢说,由于两夫妇都在一线,还不到两岁的孩子只能交给年迈的父亲。李子欢认为,作为一名防疫工作者,大“疫”当前,“疫”不容辞!

主动请缨加入更危险的采样工作

2月4日,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化验室负责人魏思宰加入到采样队伍的防疫工作中,负责给西区街道新冠肺炎留观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咽喉采样工作。

“我的两个小孩都还在调皮捣蛋的阶段。”提及自己的孩子,魏思宰脸上总是挂着甜蜜的笑容。孩子分别3岁与8岁,现在由妻子在家照顾。魏思宰的妻子从事幼师行业,由于疫情原因尚未开始工作,一定程度上为魏思宰在前线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

魏思宰主动请缨,选择从高速路口防疫服务点转移到更为危险的采样工作。在酒店集中采样之前,他曾经在龙光城、德惠社区进行过采样工作。那时正值冷空气来临,降雨量较多,给他们的采样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采样组同事李家婷说:“魏组长是一位对家人、同事都十分负责任的医生,他不仅教导我们专业知识,更在工作之余替我们分担压力。”

“年轻人愿意加入到这个危险的工作中是好事,这群年轻人是医务行业未来的希望。”魏思宰说,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很辛苦,在大灾大难面前更是如此。他认为尽自己所能去指引、照顾新生的医务力量,是他的本分。

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感到骄傲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那一年,10岁的小女孩李家婷在电视机前,看着跋山涉水的医务人员与死神争分夺秒,抢救着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自那以后,白衣天使的形象在我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我暗暗立下目标,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医务人员。”李家婷说。李家婷出生于1998年,2016年毕业后进入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从事疫苗接种工作。1月26日,她加入到高速公路防疫服务点的工作中。2月4日,她主动请缨,由高速路口防疫服务点转战采样组。

“领导提出采样工作需要人,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抱着有需要我就上的心态参加了。”李家婷说,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虽不能说可以百分之百不被感染,但还是让她安心许多,“能参与到采样组的工作,为祖国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是我的骄傲。”

第一次披上白大衣,李家婷才切切实实感受到,她成为童年时想要成为的自己。她说,初出茅庐,几次工作上的委屈让她眼眸湿润,不过大多数患者对待医务人员都是尊敬的,“我不后悔进入这个行业,更不后悔加入到一线采样工作中。”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黄旭新 通讯员龚玉新 向模早

新闻推荐

“文化惠民”公益活动 开始向社会征集项目入选可获专项补贴,申报时间截至4月30日

惠州日报讯(记者龚妍谭琳通讯员程远桦)昨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为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振岭东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