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购房有哪些新需求?

东江时报 2020-03-12 09:34

疫情后,低密度社区更受市民欢迎。

“希望客厅更大”“希望社区园林更好”“希望物业服务更周到”……一场疫情,隔离月余,增加了市民们与家人朝夕相处的机会,也让每一位市民重新审视自己的居住空间,对居住标准有了新的思考。

在这种思考下,动静分离、通风采光好的户型,低密度、智能化的社区,成熟、完善的社区配套,贴心、优质的物管服务成为新的择房标准。

对话 不经历疫情不知房子问题这么多

湖南人郑先生这个春节没有回老家。因为疫情,一家四口人生生被隔离在家32天。

“原以为90平方米的三居室足够用了,以往早出晚归也没感觉哪不好。现在在家待了那么久,真是哪哪都感觉不舒服。”郑先生忍不住吐槽,房子的人隔音不好,孩子在客厅一吵闹,房间就无法休息;房子功能区不够,孩子没有玩耍的地方;与隔壁楼栋距离太近,采光受到影响。

“我得努力挣钱,赶紧换套房子。”随便一说就列举了房子的好几条“痛点”之后,郑先生说。

经历了这场疫情,住在麦地的姚先生对自己的社区也多有不满。“物业服务实在是太差了,门口保安形同虚设,疫情开始的时候,竟然任由外人自由出入,搞得我们业主每天都心慌慌。”姚先生说,业主们向物业反映多次后,加上各方面管控越来越严格,物业才开始重视起来,安排人值岗检查。

而住在河南岸某单体楼上的叶女士态度则更为坚决:疫情后,马上换房。她告诉记者,由于房子没有社区,疫情隔离期间,孩子们只能闷在家里,天天吵闹不已,“天天被孩子们吵得头痛,好羡慕那些住在大社区的朋友,至少偶尔可以下去转转。”

房子动静不分离,空气不流通;物业管理缺乏或太差,没有安全感;缺乏园林配套,居住不舒适;社区设备陈旧,公共卫生安全有隐患……谈及疫情期间的居住状况,记者对话的近20位惠州市民,大都表达出了对现有居住空间的不满。

“不经历这场疫情,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房子问题这么多。”江北市民余女士称,如果再换房,不会再只考虑价格、地段和配套,“能否保证健康、安全,以及居住的舒适性,会放在第一位。”

新需求 低密度、大社区、好物管、智能化

正如市民余女士所说,很多市民由于在疫情期间发现了诸多居住“痛点”,衍生出了全新的居住需求,进而颠覆了从前的购房标准。

“以前买房最先考虑的就是地理位置,交通配套和房屋价格,根本没在意物业服务质量、小区的智能化水平。现在才知道这些要素真的很重要。”余女士表示,好的物业公司不仅保值还真的能保命。另外智能化的小区,可以减少直接接触电梯、扶手、门禁的次数,更加安全放心,“如果房子自带新风系统的话就更好了。”

疫情期间,武汉、广州等地高密度社区出现了“聚集性感染”的情况。受此影响,很多市民在谈及购房新标准时表示,更加倾向于南北朝向通风俱佳的低密度板楼住宅,同时对社区的绿化率也有更多的要求。

据悉,板式结构,多为一梯两户或两梯三户设计,业主能够享有的资源更多,不用人挤人,舒适度更高。疫情发生时,这样低密的居所也会避免人群聚集,减少楼栋交叉感染,居住更安全。

“有高绿化率、低密度的社区,除了保证有充裕的活动空间,空气也更好,能有效阻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确保舒适性和安全性。”市民孙先生表示。

年后踩盘,记者在五矿·哈施塔特见到前来看房的严小姐。她告诉记者以前比较注重房子的功能性,现在会多考虑一些舒适性,要有书房、有大阳台,“这样不仅能够动静分离,还能保证视野开阔。”

对于市民居住需求的改变,新力城销售顾问张金凤也证实,春节前刚需客户基本是有多少钱就买多大的房。疫情发生后,多位客户表示哪怕借钱,也想买大一点的房,“疫情后,空气净化成为新的卖点。容积率低、园林景观优越、户型南北通透的房子,以及物业服务比较好、医疗配套齐全的社区,都更加受到市场欢迎。”

新变化 居住新需求倒逼产品全面升级

疫情期间,中海地产面向全体业主发出一份“疫情过后的人居需求”调研,了解业主对居住空间的新要求,被视为惠州市场最先知先觉的房企之一。随后,金裕地产也表示,全新升级的智能化别墅样板房将于4月份亮相。

对此,有业界人士表示,疫情是房企的试金石。基于疫情期间发生的居住需求的新变化,未来住宅市场将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全面升级。

业内人士练先生表示,未来智能化的产品会更广泛地运用到住宅产品的设计之中,如无感电梯,可通过语音设备到达指定楼层;小区和楼栋大门增加人脸识别和对讲系统等。

惠州中原地产策略总监叶晓燕分析,疫情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人们对产品的思考,通风采光、社区密度、物业服务等更受重视,“基于数据调研我们发现未来6成以上的人在换房时会首要考虑有高品质物业的社区,其次是教育配套、医疗配套完善以及低密度的社区。此外,绿色建筑、新风、净水、智能家居等会更加普及,"健康社区""智能社区"也会更受追捧。”

惠州天策行总经理李建锋亦认为,未来有足够家庭社交场景的房子,非接触式归家社区都更受购房者青睐。此外,业主会更关注垃圾处理系统和排污系统,抑菌抗毒材料、技术和设计或将成为产品研发的重要方向。

而资深地产人士老生阿泰表示,这一场大“疫”,教训深刻。不是说区位、交通、学位、商业等诸种要素可以忽略,而是基本要件必备,同等水平线上,健康人居是权重甚大的筹码。

资深物业管理人士、德正物业总经理房云峻称,一场疫情让大家看到有物业管理的社区和无物业管理的社区之间的差别,让业主明白维护社区安全是物业公司与业主共同的责任,也让一些以开发商为主导的物业公司明白第一服务对象是业主而不是开发商,未来会更加强调与业主的有温度链接。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卢振侠

新闻推荐

惠州市“2+1”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 三大产业链韧性十足释放强大活力

惠州日报讯(记者谢宝树通讯员杨琳)春风吹岭东,雄郡花开早。3月的惠州大地,呈现一片繁忙的复工复产景象。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