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全市各行各业女性坚守战疫一线以冲锋姿态迎接自己的节日 又是三月春烂漫 “抗疫玫瑰”别样红
昨日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眼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惠州市各行各业的女性坚守岗位,以冲锋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
她们是天使、战士,是母亲、女儿,是战疫前线的“铿锵玫瑰”。
■吴春玲(市疾控中心消杀科工作人员)
退休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3月8日一早,市疾控中心消杀科工作人员吴春玲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女儿随即递给她一个礼盒并说:“妈妈女神,节日快乐!”吴春玲一时没回过神说:“什么节?”“三八妇女节呀。”女儿答道。
“自从疫情发生后,我们已经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概念。”吴春玲笑着说。
55岁的吴春玲今年5月将正式退休,疫情阻击战刚刚打响时,市疾控中心考虑到她年纪大,即将退休,没有给她排班。没想到,她得知后非常生气地找到领导,坚决要求跟同事们一起战疫。
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从1月下旬至今,她一直坚守一线岗位。
2月9日8时,她为消杀队员们准备好了“作战”装备,口罩、工作服、防护服、眼罩、鞋套、消毒粉等满满一箱。10时警报拉响,大家接到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命令,迅速前往新发疫点消杀。在科长李娟的带领下,吴春玲和两名消杀队员立即奔赴新冠肺炎疫点进行终末消杀。
10时30分,全副武装的消杀队员背上45斤重超低容量喷雾器踏进了疫点。11时,“战斗”半小时后,本该完成任务的消杀队员却迟迟不见身影,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吴春玲心中涌起。她对着屋内大声喊同事的名字。“那一刻,感觉全身血液都凝固了,心里默念着"不能有事啊"。”她和同样在现场的李娟默契相视,来不及穿上防护服,迅速戴上口罩准备往屋里冲。所幸,那一刻两位消杀队员相互搀扶着慢慢走出疫点。虽不能给彼此一个拥抱,但透过眼神,点点头,心中大石已放下。
感染病区采样监测、指导隔离点疫情防控……惠州虽然已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但消杀工作一刻都不能停。
昨日上午9时,吴春玲和李娟及科室其他人员来到市区麦地一隔离点,那里住着隔离人员。在隔离点,吴春玲等对隔离点大厅、楼厅及化粪池的消毒杀菌情况进行了督导。她们从隔离点出来,已经过了12时。吴春玲说,一个上午都专注工作,现在感觉有点累了,但下午还要参加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技能视频二次培训班。
再过两个月就要退休,吴春玲说,她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作为党员,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
■刘淑君(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护士)
90后护士49天没回过家
“先生,您今天想吃什么?”“大姐,您有什么需要吗?”昨日一大早,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护士刘淑君就忙开了,她比规定的上班时间提早近半小时到。给患者和医护人员订饭,执行医嘱给患者配药,配合进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等等,她是感染内科的“管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打杂的”,是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服务员”。如果隔离病房出现状况,她还要随时准备进去支援。
给患者和医护人员订的早餐送到后,刘淑君要摸一下饭盒,看看会不会凉了,如果有点凉就放到微波炉里加热一下。“饭菜凉了怕对病人的胃肠道不好。”细心的刘淑君说,热完后她再送到隔离病房门口交给医生护士,由她们交给患者。
除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订餐,刘淑君还要关注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
“大姐,您今天还好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刘淑君通过电话关切地询问一位30多岁的留观病人,对方说各方面还好,但细心的刘淑君听出这位大姐声音哽咽。前一天在隔离病房护理这位留观病例时,刘淑君就感觉她的情绪有点低落。刘淑君赶紧柔声地安慰她:“大姐,您不用担心,我们这里每一个医生都很专业,您要保持心情愉快,多跟医护人员聊聊天,多跟家人聊聊天,很快就能出院的。”刘淑君和她聊了一会儿,患者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了。
据了解,1997年出生的刘淑君是该院参加抗疫的年轻医护人员之一,她已经整整49天没回过家。“我当时是瞒着父母参加抗疫的。”刘淑君说,直到大年初一她才向妈妈说明,父母理解和支持她。
“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说不想家、不累是假的,但多给患者一分生命的希望,很值得。”刘淑君说。
■刘小燕(大亚湾区公安局霞涌派出所民警)
带着两个孩子住到宿舍
刘小燕是一名从警27年的老民警,现在是大亚湾区公安局霞涌派出所的户籍民警。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大年初三,全所警力全部被调到一线,她和同事一起奔赴防疫一线,参与向辖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规范防控行为等工作。
既是民警,也是妻子、母亲,抛开警察的身份,生活中的刘小燕其实是个很传统的客家女性。她有两个儿子,大的15岁,小的才9个月。她家在惠城区,丈夫在惠东县,平时一家人“三地分居”。春节以来,她和丈夫都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照顾孩子,她大年初三返岗那天把两个孩子一起带到了派出所,母子三人住在了单位宿舍。
让刘小燕倍感欣慰的是,大儿子从小到大都很懂事,不仅自己把学习和运动安排得妥妥帖帖,在她去上班或者忙时,他还帮忙照顾弟弟。“出门宣传,或者到窗口上班时,还是很牵挂两个孩子。”刘小燕说,为了安全,她在宿舍里铺上软垫;出门参加完防疫任务回到宿舍,她会先换了衣服,消毒或者洗个澡再跟孩子接触。
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纵然辛苦,但刘小燕甘之如饴。“疫情期间,谁不是舍小家为大家呢。”刘小燕说,只期待这场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能畅快地呼吸,她也能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多陪陪孩子。
■谢涌华(惠城区江南街道亚婆田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400字短信让居民配合隔离
“杨老板,复工后一定要注意餐厅的消毒清洁,每天还要通过这个小程序填报员工健康信息。”昨日上午,惠城区江南街道亚婆田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谢涌华一上班就忙开了。随着复工潮的到来,亚婆田辖区一批企业、店铺、“三小”场所等陆续复工,防控任务艰巨。
从1月26日大年初二上班以来,谢涌华就一直忙个不停。
2月1日,按照上级部署,社区要进行地毯式“扫楼”排查。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亚婆田社区有住户7000多户,常住人口约2万人,其中3000户是无物业小区。谢涌华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大家分工合作,每天干足15个小时,愣是在3天内完成排查任务。
疫情防控期间,除了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谢涌华还要花费许多心思劝说和安抚密切接触者。
1月30日,谢涌华接到上级通知,辖区居民小兰(化名)是密切接触者,需要到集中观察点隔离。可是,小兰并不愿意去。谢涌华劝说了一个小时后,小兰终于答应去隔离点了。
谢涌华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可小兰一到隔离点就说住宿条件太差想离开。谢涌华又开始协调各方尽量满足小兰的需求,同时不停安抚小兰。从下午一直到半夜,小兰仍强烈表示想离开。
已经忙碌了10多个小时的谢涌华感到疲惫,她发了一条400字的信息给小兰,“我一家三口,夫妻俩都在基层忙着,孩子才10岁,一个人在家。中午我们沒空回家,她就自己找东西吃,小孩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家待过这么长时间,她好怕。但每天早上我们上班时她还是忍着眼泪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早点回来……我在转身时已经泪流满面,没办法,职责所在。”
最终小兰被感动了,她回了一条信息“好的,你辛苦了。”小兰也由此开始配合隔离。
“我给她发这条信息,不是想说我自己有多辛苦,只是想让她知道,一个10岁的小孩都能克服暂时的困难,相信她一个成年人也能做到。”谢涌华说。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周智聪 匡湘鄂 香金群 特约通讯员林斐 陈炬生 通讯员唐运胜 黄海旋 张碧燕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周智聪 匡湘鄂 香金群 摄
新闻推荐
戴着斗笠的惠州爱心人士“石头哥”开车为附近居民送上免费爱心蔬菜。致敬一线战疫英雄爱的奉献自2月9日起,惠州陆续派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