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高新区出快招实招助企业复工复产 协调防疫物资 解决用工难题

惠州日报 2020-03-04 08:13

2月27日,仲恺首架复工包机从山西运城接151名TCL王牌公司务工人员平安抵达惠州。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仲恺高新区出快招、出实招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用人需求、融资需求等问题,助推企业全面安全复工复产。据统计,截至3月2日,全区3112家企业正式复工复产,用工人数16.8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复工。东江、惠南科技园所有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精准施策

首席服务官就是防疫复工保障员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仲恺高新区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个人的力量汇聚一起,构筑防疫城墙,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动力。

强化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四个到位”

在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的统一部署下,为做好企业提前复工报备工作,仲恺高新区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重点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工作会议,全区上下联动,全力对接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四个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积极协助企业复工复产。

仲恺高新区主要领导牵头挂钩区内重点企业20家,各园区、镇(街道)成立工作专班9个,全区511名首席服务官挂钩651家重点企业,主动出击、精准服务,为企业提供坚强有力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保障;仲恺高新区领导分别带队前往企业督导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24次,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仲恺高新区实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网格化”服务,充分发挥首席服务官信息平台的支撑作用,组织区直及驻仲恺各单位干部职工共1212人,分606组服务全区4800家企业,实现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网格化”“全覆盖”“无死角”。

随着战“疫”攻坚,仲恺全区企业通过首席服务官平台进行自查并上传相关附件即可复工复产,切实强化企业防疫主体责任落实。

协调物资,确保企业安全复工

针对企业防疫物资紧缺问题,仲恺及时开通首席服务官平台的防疫物资缺口报送功能,除科学调配现有防疫物资无偿提供给企业外,积极推送可供货消杀用品企业的采购联系方式,帮助企业采购防疫物资。

如速力特、维尔康等区内企业反映因口罩库存不足无法保证后续正常生产,仲恺高新区物资保障组紧急调配600个口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3月2日,全区协调解决35家工业企业、5家超市购买消毒液共约3.9吨,调剂分发上级部门(市工信局、商务局)物资,包括口罩10.022万个、消毒液106桶、消毒粉73瓶、红外额温枪300余支,帮助区内226家工业企业、14家商场、超市(市场)顺利推进复产复业。

首席服务官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解决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缺失方面,仲恺高新区首席服务官办公室积极收集区内企业有关供应链需求问题,认真梳理部分重点企业核心上下游厂商,对接联系周边同类供应企业,以解决区内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的供应需求,确保企业尽早实现复工复产;同时,在畅通企业物料渠道方面,首席服务官竭尽所能地帮助企业解决在复工复产中的物流不畅等问题。

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积极协调推进TCL集团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一方面是积极推动仲恺区内的43家上游企业复工;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市里协调外地企业,帮助上游企业复工复产。目前,TCL集团上下游复工复产率已明显好转。其中,核心彩电制造企业TCL海外电子复产率已达73%。

此外,仲恺高新区协调省重点保障企业在仲恺的22家供应链企业复工;协调华为等在仲恺的重点供应链企业39家复工,充分体现仲恺良好的营商环境。

发布信息,搭建政企沟通新渠道

首席服务官和网格服务小组根据《仲恺高新区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仲恺高新区企业复工复产快速指引》《企业发热人员处置工作指引》等系列文件,指导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和做好防疫措施,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

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率先开通“疫情上报”“复工复产自查”“复工困难调查”等线上填报功能。平台及时为企业用户推送复工复产的指引,针对复工复产企业关注问题加强宣传和引导,转发和推送“惠州暖企政策十条”、“金融纾困政策汇编”、第三方检测服务优惠、缓解企业用工难的包车包机返惠政策等,不断增强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信心。

保障用工

组建10个劳务输送对接小组

当前,仲恺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然而受疫情影响,务工人员紧缺,为此,仲恺高新区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用人需求问题,助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点对点为企业快速输送劳动力

日前,记者在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公司董事长肖世玲介绍,他们公司2月10日就复工了,不久前还专门包车到贵州接回两批员工,目前产能已恢复到75%。该公司订单充足,去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增长80%,今年计划实现3亿元。然而,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员工未全部返岗;另一方面,由于产能增加,急需增加人手。“我们希望这个月能招到200人左右。”肖世玲说。

纬世面临的问题,是仲恺高新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仲恺高新区组建了10个劳务输送对接小组,2月20日起各小组已陆续前往云南、广西、贵州等劳务输出地,帮助企业新老员工解决出村难、健康证办理难、出行难等难题。

同时,仲恺高新区为异地务工人员快速申请农民工铁路专列车票;与市汽运集团达成协议,帮助企业以低于市场价租用100余辆大巴;与吉祥航空等航线达成优惠协议,为企业争取到较优惠的包机价格,通过包专机、包专车的方式“点对点”为企业快速输送劳动力。

从2020年2月15日开始,仲恺高新区陆续接收了省厅专车专列返惠的各省员工300余名,均由区社会事务局安排接送至企业;通过包车包机的方式,从省外运输6000余名异地务工人员至企业,大幅度缓解了区内企业缺工的困难。

与此同时,仲恺高新区积极与外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部门对接,发出对接函50余份。提前做好对接后,企业到达劳务输出地后就可以现场开展人员招聘工作。接下来,该区将通过与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对接,引入学生2000人到企业顶岗实习,缓解节后用工压力。

安排200余万元用于包车包机补助经费

为鼓励企业包机包车接回返岗员工,减轻企业负担,仲恺高新区及时落实优惠政策。

按照政策,3月1日前返惠的,给予50%的包车补助,目前共300辆车可获得补贴;3月1日前返惠的,给予30%的包机补助,目前共20个航班可获得补贴。据悉,仲恺高新区已从年度经费预算中专门调剂200余万元用于以上的包车、包机补助。与此同时加强数据监测,每周二、周五对区内40家千人规模以上企业精确统计企业返工人数,摸准用工需求、做到精准帮扶;实时监测46家劳务派遣公司可提供就业人员情况,为企业解决用人难问题,目前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引入务工人员1.1万多人;通过首席服务官平台、惠聘网实时掌握求职者信息和务工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求职动态,惠聘网目前已经注册企业255家。

为保障务工人员安全返岗,仲恺高新区社会事务局配备了约6万个口罩,给予返惠务工人员每人每天派发3个口罩。

招商引资

首次线上推介会

计划于本月召开

疫情防控期间,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迅速应对、主动作为,以“战时状态”全力以赴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积极创新方法,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工作,切实保障全区经济稳增长。

线上推介会打造“不落幕”招商会

疫情发生后,区经济发展局全力以赴做好异地务工人员摸排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依法依规指导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向全区企业发布《致仲恺企业的倡议书》《关于疫情停工期间给予租户适当减免租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倡议书》《致仲恺高新区在建项目负责人的一封信》和《致拟投资仲恺高新区企业家的一封信》,积极调动全区企业和全社会力量,不断增强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信心。

结合疫情实际,在第一季度出门招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区经济发展局全面筹备线上招商渠道,与代理招商机构等探讨线上推介该区投资环境,该区首次线上推介会拟于本月召开,届时将依托维科网等知名互联网渠道打造“不落幕”的招商会。

62宗在建19宗拟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700亿

此外,全面梳理排查意向在谈、落地建设和建成投产等各类招商引资项目情况,在支持建成投产项目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重点跟踪意向在谈、落地建设项目。积极动员及协助在建重点项目复工建设,推动拟建产业项目早日进场动工建设。据统计,全区62宗在建项目和19宗拟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700亿元。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5G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努力引进一批引领性项目,加大对云办公、云医疗、云教育、物联网、AI、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新产业的关注。全力引进一批“狮子型”“大象型”的“2+1+X”现代产业项目,抓好现代服务业补强补链、谋划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等工作。

区经济发展局将与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指定专人一对一负责跟进项目,定期现场核查进展,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困难,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竣工时间推进落实,推动洽谈项目早日拿地、拿地项目早日动工和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早日产生效益。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杨敬贺 魏怡兰 通讯员黄燕萍 钟鸣

新闻推荐

明后天冷空气携雨入惠

惠州日报讯(记者杨熠)记者昨日从市气象台获悉,3月4日~5日,将有中等强度冷空气南下,惠州市气温自北向南逐渐下降,日平均气温降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