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云开课”首日,近百万师生上线教与学 老师变“主播” 学生当“网友”

南方日报 2020-03-03 06:05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高三老师吴晓清在线直播讲课。通讯员戴静怡摄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举行在线开学典礼,学生在家聆听校长讲话。通讯员戴静怡摄

3月2日,惠州中小学校正式开展线上教育,学生不返校。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惠州中小学校师生有近100万人,面对被疫情打乱的新学期,如何做好在线教学工作,上好这堂百万级的大型网课,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

为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要求,2月初,惠州各学校陆续上线“空中课堂”,以“一校一策”的方式开展在线教学。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区多所学校在线教学逐步进入正轨,但在山区、乡村学校,网课仍面临设备及信号等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谢志清

不一样的开学典礼校长老师帮学生解压

“云开课”首日,惠州多所学校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疫情和自律成为高频词。

在惠州市华罗庚中学的在线开学典礼上,校长、班主任、科目老师齐刷刷亮相。“医者有仁心,教者有大爱”,该校校长陈绍安变身网友,在线勉励教职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做“最美逆行者”。

在该校高三年级的班会课上,惠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向秀军充当主播,以“和衷共济抗疫情,努力奋斗求真”为题,讲述白衣天使的担当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勇敢追梦。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班会课增加了老师说心里话的环节。“心里话原本是五六月份临近高考时给学生加油用的,考虑到孩子们很久没见老师,所以把这个环节提前到了今天。”他说,在线教学不仅对老师是一种挑战,对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希望通过这一环节为师生解压。

在线为学生加油鼓劲的还有博罗县三乡中学校长林伟聪。疫情当前,该校组织学生在家中通过手机等观看升旗仪式,并向屏幕中的国旗敬礼,聆听校长讲话。这场在线直播的开学典礼吸引了6400多人收看。作为开学第一课,该校校长林伟聪鼓励学生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大胆面对,勇于担当;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眼前的一切;抓紧时间学习,实现人生理想。

线上教学近一个月家校合力提高实效

惠州中小学校2月初陆续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市教育局“一校一策”要求制定方案,其中疫情防控和体育锻炼成为很多学校的必修课。

惠城区第四十二学校开设疫情防控、红色经典、体育锻炼等特色课程。“线上有红色经典故事,线下有体育劳动。”校长涂志荣说,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学习的同时,运动也不落下。体育老师赵志威专门设计一份家庭锻炼计划,方便孩子居家锻炼。

同样注重培养习惯和提升素养的还有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该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经典阅读、艺术鉴赏、艺术创作等活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副校长李永飞介绍,学校每天会有一项德育作业,如洗碗、学煮饭等,让孩子在居家学习期间主动参与家庭事务,养成劳动锻炼的习惯。

不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线学习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如何用好家长的力量?惠州市麦地小学校长胡凤贤表示,该校一方面通过家委会,另一方面为家长提供居家学习指导方法,通过家校合力的方式提高在线教学实效。该校各个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家长协助老师开展部分工作,如搜集手工作业、统计学生健康状况等,通过小网格的方式,带动引导组内其他家长帮助孩子按时完成任务。

“接下来,每周的班会课也将面向孩子和家长。”她认为,家长在居家学习中不仅起到监督作用,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指导者。因此,学校将结合班会课等为家长提供更多专业的居家学习方法。

山区推广网课软件硬件要齐步走

家校合力可以提高在线教学实效。在山区及乡村学校,要上好网课同样需要更多合力。

惠州一所乡镇中学的校长告诉记者,在前期在线教学期间,该校老师通过在线辅导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是否在线难于掌握、学生家中网络信号故障、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设备等。“山区学校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中考不推迟,确实影响很大。”他说。

其他地方同样有类似的问题。3月1日,龙门县龙门中学在《关于全面线上教学致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到,线上教学得到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但有部分家长因各种原因未能配合学校安排,例如在线上课期间允许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使学习效果打了折扣。

针对这些问题,惠州各县区、学校正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和农村边远地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对于不能参与线上教学的学生开展一对一教学辅导;根据各学校情况返校后对学生进行补习,确保不漏一人。

补齐硬件设备不足,争取家长配合,还需要老师主动作为、迎难而上。虽然乡村学校的在线教学面临不少困难,但一线老师仍想尽办法让孩子上好网课。惠东县黄埠镇一乡村小学老师说:“农村的在线教学方式越简单越好。”为了方便学生及家长使用,他在选择课程资源时会再三对比版本,找到合适课程给学生使用。不是每名老师都能直播讲课,学校的年轻老师操作能力强,会帮助年龄大的教师找资源等。

■观察眼

在线教学“托底”

考验政府服务能力

突入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新学期开学计划,在线教学转眼成为刚需。面对突然涌现的百万级用户需求,如何上好大型网课成为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疫情之下居家学习,一边是升学压力,另一边是课时安排,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寻找或努力搭建合适的学习平台。老师们则忙碌于备课、上直播课、录制微课、在线辅导等。

经过半个多月的摸索,不少老师坦言在线教学比课堂教学累多了。由于缺乏在线教学经验,加上各学校在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师对于授课效果不确定,流露出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

而在部分山区或乡村学校,受资源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开展在线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较突出的问题是设备信号和家庭环境。此外,农村地区初三、高考毕业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在线学习效果如何保障需要更多关注。

面对庞大的用户需求,政府部门应以用户为本,树立“产品经理”思维。若将网课看作是新上线的产品,要想实现托底,要确保不漏一人,考验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要立足服务学校、服务老师、服务学生,解决他们的痛点难点。

以在线教学平台为例,虽然国家及省里都有免费开放的公共资源,但使用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材版本不同、音体美特色课程欠缺等。此外,惠州有的学校组织老师录制精品视频课程,本校师生受益,但录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仅仅用在一所学校不分享、不共享,可以说是资源浪费。

疫情是危机,但若能借此搭建公共教育资源平台,整合集纳本地优质课程资源供全市学生使用,既能满足师生对于学习平台的需求,也能提升惠州教育的风险应对能力。化“疫”为翼,转危为机,不失为意外收获。

新闻推荐

上万人将返岗 全村动员防疫 惠州仲恺东升村织就党群齐心防疫网

在东升村入口,检查人员对进村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陈江街道办供图“请配合测量下体温。”3月2日,当外来车辆来到惠州仲恺陈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