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患者和市民眼中的惠州医生:他们是英雄,也是孩子

南方日报 2020-03-03 06:10

惠州医疗队医务人员送别江陵县人民医院出院患者。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惠州已累计派出3批共76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分别被派往武汉多家方舱医院、荆州市区医院和江陵县人民医院,参与当地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的救治。

在当地患者和市民眼中,他们是英雄,医者仁心,带来生的希望;同时,他们也是孩子,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仅有20岁,在这样仍然需要父母疼爱的年纪,却离家远去,冒着未知的危险救治远方的陌生人。

故事一拍视频帮确诊母子“云见面”

近日,在惠州医疗队支援的荆州市江陵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里,一位年轻患者表现得特别低落和焦躁。

作为管床医生,惠州医疗队队员、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冯小鹏注意到了患者的情绪变化。起初,他以为是患者担心自己的病情,于是,他开始耐心地给患者解释病情,还充当起了医务社工的角色,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主动关心他的生活。

听说这位患者分配的饭量不够吃,冯小鹏马上给他送来食物,患者想喝水,冯小鹏就给他搬了一箱矿泉水。渐渐地,医生的一言一行让患者打开了心扉,他这才把想见母亲的愿望告诉了冯小鹏。

原来,这位患者的家人都感染了新冠肺炎,被分别收治在不同的医院。其中,他的母亲病情较重,正在荆州市区医院接受治疗,因为看不到母亲的情况,他感到特别焦虑。

冯小鹏立即将这一情况向队长石喆报告。得知情况后,石喆迅速行动,找到了患者母亲在荆州市区医院的管床医生,并拜托对方将患者母亲的现况录制成视频。

得到视频后,冯小鹏立即向该患者展示了他母亲的现况。自此,两位惠州医生便当起了这对母子的沟通桥梁,通过视频让她们“云见面”,得以互相倾听、彼此鼓励。

医者仁心,对于千里驰援的惠州医疗队队员来说,湖北当地市民也用实际行动温暖着他们。由于荆州天气湿冷,加之下雪,给医疗队员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当地爱心人士在得知医疗队的烘干机因为交通管制短时间内无法送达后,自发驱车前往武汉为医护人员采购烘干机。

考虑到广东的医疗队员们背井离乡,可能会在饮食上不太适应,也会想念家乡的味道,当地市民不但自发组织了一个志愿队,送上一些补给物资,还自制老火汤送给医疗队员们。在每一份食物袋上,他们贴上写有“粤军来,疫情惧!勠力同心,助江陵!风雨同舟,齐攻坚!”字样的纸条,“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来我们这里,谢谢你们!”

故事二数小时内面对病人的生与死

从2月18日开始,原本在荆州市江陵县人民医院支援的惠州医疗队队员、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王亚威被调往荆州市区医院,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3月2日凌晨2时,他下班回到集中住处,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在刚刚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一位危重患者在抢救室中抢救无效逝世,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又迎来了下一位危重患者。这一回,患者抢救过来了。在这里,他面对了更多的生与死。

以下为王亚威日记全文:

2020年3月2日湖北荆州阴天

今天,是我来到湖北的第21天,到荆州的第13天。昨天我上小夜班,今天凌晨1时30分左右回到酒店,冲了个热水澡,补充了水分,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已经2点多了,但我却毫无睡意。

在荆州重症病区,与“死神”抢人的事情,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昨晚刚接班就新收了一名转来的高龄危重患者,基础病比较多,病情很重,插了气管插管上了呼吸机。入科后,心电监护检测心率仅有20次/分,血压甚至已经检测不到了。我们持续为她进行心肺复苏,用了各种抢救用药,电除颤两次,抢救了50分钟,还是没把她从死神手里抢回来。我们已经尽力了。

一场疫情,让人看清,生命如此脆弱;一场疫情,让人觉悟,生命如此珍贵。

没有足够的时间给我们思考太多,战斗又开始了。刚处理完,紧接着又收了一名危重患者,入科心率高达160次/分,血压60/30mmHg,血氧饱和度60%,来的时候已经休克了。插了气管插管上了呼吸机,补液、穿刺,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抢救措施,昏暗的灯光、两层护目镜、三层手套都没有影响我们的各种操作,广东与荆州的医护搭配默契十足,整个抢救过程十分流畅,如果病房里的灯光再亮一点就更好了,太昏暗的环境让人感觉有些压抑。值得高兴的是,这次我们战胜了死神,这名危重患者在我下班前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

下班脱防护服时,我都快没有力气了,脱完后才发现里面的手术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完全湿透。下班的路上空荡荡,没有人影,只有路灯,阵风吹过有些凉意,但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故事三“别人觉得我勇敢我只是觉得我长大了”

2月27日这天,惠州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惠城区中医医院护士黄家惠负责的几位患者可以出院了。离开前,一位阿姨对她说:“小惠,等到这个疫情好了,春暖花开,一定要再来武汉,阿姨请你吃热干面,带你去看樱花。”

“别人觉得我勇敢,但是我只是觉得我长大了,可以照顾别人了,我可以上!”今年24岁的黄家惠负责照顾方舱医院里的40位患者。在日记里,她写道,“看到每天出舱的患者比入舱的患者多,我内心感到非常开心。”

以下为黄家惠的日记全文:

2020年2月27日晴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18天,大半个月过去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走,舱内的护理工作流程我也熟悉起来了。

像往常一样,4点50分我起床后简单吃完早餐,穿上纸尿裤,换上手术衣,搭上专用公车来到方舱医院,穿戴好防护服及防护用品后,等老师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舱。

进舱,组长接班后,进行分责任区域,每个人负责40个患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和组长,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给患者发药,发早午餐。

这些在平时很简单的工作,但现在对于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的我们来说,对身体的消耗特别大,在这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呼吸特别困难,护目镜起雾对我们工作都会有妨碍。经常工作结束后,衣服都会湿掉,有一次脱掉防护服出来,一个同事说,你的屁股怎么全湿了?我笑了笑说,没事,等下穿上军大衣就看不见啦。

舱里收治的都是轻症患者,精神状态都比较好,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大家相处气氛非常融洽。舱里特意为患者设了图书角,供患者阅读。每天到了时间点,患者会在床边或者中间空旷地方跳起广场舞,也有患者跟着医护人员练起太极、八段锦等。

今天有几个阿姨可以出院了,组长让我去交代注意事项,我去通知了B1460的阿姨,收拾好东西,可以出舱啦!并交代了她回去后的注意事项。阿姨说:“可以给你写封感谢信吗?”我说,“当然可以啊。”“很感谢你们远道而来,给我帮助,谢谢你们!让我看看你叫什么名字,哦,小惠,等到这个疫情好了,春暖花开,一定要再来武汉,阿姨请你吃热干面,带你去看樱花。”我笑着说,“好,谢谢。”然后,热情的武汉阿姨帮我们拍了合照,又做了抖音视频……说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

报名参加支援湖北武汉的医疗队,别人觉得我勇敢,但是我只是觉得我长大了,可以照顾别人了,我可以上!现在,看到每天出舱的患者比入舱的患者多,我内心感到非常开心。

在大家的努力下,“新冠”疫情防控的形势也越来越好了。

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

新闻推荐

截至昨日惠州市各县区慈善总会接收抗疫善款约7094万元 笔笔善款件件物资汇成大爱暖流

爱心企业捐赠善款助力抗击疫情。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场关系每位市民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