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研制中药方剂,推广五禽戏等中医适宜技术 惠州中医人助力湖北战疫
曾志威为方舱医院患者按压穴位。受访者供图
2月28日,从惠州发出的8箱中药颗粒经过1000多公里的长途颠簸,终于抵达湖北省江陵县卫生健康局。江陵县是惠州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对口支援的地方,此次赠送的4800份中药颗粒,正是第二批医疗队队员陈晓东、龙文和涂建龙来到江陵后拟定的“江陵1号”和“江陵2号”方剂,分别用于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
在惠州目前派往湖北驰援武汉和荆州疫情防控的76名医务人员中,有14名来自中医专科医疗机构,其中,惠州市中医医院派出12人,代表惠州中医人出征湖北。他们坚持不懈地发挥惠州中医药特色优势,不仅研制中药方,还在隔离治疗区内推广五禽戏、穴位按压等中医适宜技术,成为湖北战“疫”前线的中医力量之一。
●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
荆州?
千里送药弥补当地中药产能
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二批医疗队已入驻20天。在这支医疗队中,来自惠州市中医医院的陈晓东、龙文和涂建龙3位医生组成了中医专家组,他们也是惠州向湖北荆州派出的首批中医治疗力量。
来到江陵的前几天,陈晓东每天夜里都研究患者病历直到深夜,“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治疗作用,辨证论治,让患者早日康复。”3天之内,陈晓东和他的队友根据当地气候、水土和饮食习惯等特性,结合临床观察,先后拟定出“江陵1号方”和“江陵2号方”,分别用于医护人员的自我防疫和患者治疗。
从2月18日开始,惠州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主动承担起江陵县各乡镇医院疑似病例筛查的重任,深入全县十个乡镇深排查、抓源头防控疫情。作为参与下乡筛查的队员之一,陈晓东还带上了“江陵1号方”和“江陵2号方”,送医送药到江陵县的基层医院。
如今,江陵县的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借助江陵县人民医院原有的煎药设施,中医专家组每天准备近60份中药汤剂,供病区的病人及留观的发烧患者服用。自惠州医疗队进驻后,截至2月27日,该院已有61名患者治愈出院。
然而,江陵县缺少颗粒剂型的加工设备,随着“江陵1号方”、“江陵2号方”的普及使用,江陵县当地的中医药汤剂产能不能满足需求。为了保证科学、规范的中医药防治工作持续开展,江陵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致函惠州市中医医院,请求援助“江陵1号方”颗粒剂3600份、“江陵2号方”颗粒剂1200份。
2月24日一早接到求助函后,惠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邓宗启,党委副书记、院长扶玲立即指示药学部门快速调配。经惠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省名中医陈洪指导调整处方后,当日下午,药学部门迅速联系供货公司调拨药品。药品到货后,该院两个院区二十多名工作人员立即开始调配、核对、分装……连续工作8个小时,直至当晚10:30,4800份中药颗粒才最终装箱、打包完毕。2月25日一大早,这批中药颗粒被第一时间发往江陵抗疫一线,历时3天后抵达当地。
武汉?
方舱医院里医患同练五禽戏
近日,在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内,一些患者跟着医生一起练起了五禽戏。这是惠州第三批医疗队支援的方舱医院,“领舞”的人正是惠州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惠州市中医医院内科医生曾志威。
作为第三批医疗队里9名中医队员的队长,早在进舱上岗前,曾志威就萌生了把中医特色调养带进方舱的想法,并从2月20日起带领队员们,在集中居住的酒店楼顶练习五禽戏。
“由于舱内收治的都是轻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来增强肌体的免疫能力。”曾志威介绍,从2月27日晚上开始,他开始在方舱医院里带领患者练习五禽戏。
“这个五禽戏是神医华佗始创的功法,已流传千年,模仿虎、鹿、熊、猴、鸟五种动物的形态,简单易学易练,动作舒展优美,以拉伸和调息为主,非常适合病情调养。”作为“领舞老师”,曾志威一边讲解要领,一边展示动作。
在他的带动下,方舱医院里的患者们慢慢地参与进来,不少现场的医护人员也兴致勃勃地跟着一起锻炼。一时之间,接近40位医务人员和患者排成队列,互相保持一米以上的间距,一起练起了五禽戏,顿时在舱内掀起了一场“古典运动风潮”。“这个操做得很好,很舒畅,希望能一直继续。”方舱内一位刚练完五禽戏的患者说。
五禽戏被选为方舱医院内的“广场舞”并非偶然。“五禽戏是属于中医的导引术,对全身气血的激活、筋膜肌肉的舒展和呼吸的调节很有帮助。”曾志威告诉记者,在查阅了许多研究八段锦、五禽戏和太极拳等的论文资料后,他发现已有许多关于五禽戏可以帮助肺功能恢复的论文,“这可以支持我们最初的想法,而且五禽戏耗氧量低,不容易引起病人缺氧而加重肺部负担。”找到理论依据后,曾志威立即向医疗队和指挥部报告,得到初步同意后,他立即开始写可行性报告和方案。
以笔代针为患者点按穴位止喘
对于在方舱医院内推广中医药,曾志威的“野心”不只是五禽戏。在他花费超过3天时间写出的《广东省第16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医治未病方案(队员版)》和《惠州市中医医院支援湖北方舱医疗队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简易版)》两个方案中,他还提出了经络拍打、穴位保健、五音疗法、中药防疫香囊、防新冠肺炎二号方等治疗方案。
方案得到医疗队专家的论证和同意后,曾志威和队友们开始付诸实施。从2月29日开始,他领头对广东省第16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00多名队员开展培训,“培训过后,有1-2名医务人员的带领,方舱里每天进行两次五禽戏练习就不成问题了。”曾志威告诉记者,截至3月2日上午,方舱内已进行了6次五禽戏练习,随着患者参与热情的提高,最近每次练习的人数均在60人左右。
除此以外,曾志威和队友们还将在方舱医院内推广音乐疗法和穴位按摩保健等中医适宜技术,目前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他们还将针对在方舱医院内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效果论证,用表格做成量化呈现数据的对比,从肺病症状、胸闷头晕等躯体症状、情绪和睡眠质量4个方面评估这些中医适宜技术的疗效。
日前,他还专门为患者录制了一段4分钟的“肺病中医适宜技术教程”,包括经络拍打和穴位揉按两种方法,简单易学,患者可以自行操作。
事实上,在曾志威走进方舱上岗的第一天,他就开始应用中医适宜技术。那是2月24日凌晨2时,他上岗后迎来的第一位患者是留观的确诊患者,他的任务是在上午转院前稳定好这位患者的病情。
见到他来了,患者马上指着胸口急促着说:“胸闷,憋气!”面对因缺氧而气促、胸闷的患者,他用笔代替银针,采用点按穴位的方法为患者缓解症状,成功让患者的病情稳定了下来。
“中医除了在方药治疗病毒上大放异彩,在对症处理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特别是在条件有限的地方,更能发挥中医简便灵活的优势。”经过在方舱的首个值班夜,曾志威更加坚信,中医在抗疫前线一定能有所作为。
■对话
惠州市中医医院内科医生曾志威:
希望改善舱内患者的生活质量
南方日报:你还记得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的经历吗?
曾志威:2月24日凌晨2点,这是我首次入舱的时间。当时,凌晨的武汉一片寂静,入舱厚重的防护服,比平时训练来得更加严实,口鼻两重防护,加上硕大的眼罩压着鼻根,呼吸顿时感觉到了明显的阻力,我收着颌努力让自己走起来轻快一些。我接诊的第一位患者是第二天要转院的,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好这位患者病情成了我进方舱后的第一个考题。
后来,我以笔代针,采用穴位按压的方法让病人稳定下来了。但这一夜并不好受,护目镜压着鼻梁的疼痛、呼吸不畅的憋闷以及一整夜只能坐和站的无所适从感,都让人觉得每一秒都很艰难。然而,当自己在为病人处理病情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其中,便忘记了所有不适,时间也似乎过得飞快。尤其在自己把中医学运用到一线抗疫的临床治疗中来,加速患者康复,我的内心充满自豪与喜悦。
南方日报:对于练习五禽戏,患者的反馈是怎样的?
曾志威:现在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已经很高,但2月27日第一次带他们打的时候,我心里比较没底。其实一进方舱,我就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发现他们对这个环境比较抵触,原因可能有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对病情的担心等,加上方舱里面是比较封闭的环境,相对枯燥,这也容易造成心情郁闷。
最开始我只是找了三五个患者跟我一起打(五禽戏),没想到一练起来,周围的病人自发排好队,现场多了30到40人。这几天观察下来,我感觉病人的情绪不断好转,以前他们对医务人员很疏远,这几天他们很乐意跟医务人员合影。
南方日报:这些天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曾志威:有一天我出车转运一名患有高血糖的病人到协和医院去,路上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穿着防护服,本来就缺氧,还加上晕车,身体很不舒服。不过,下车以后,我看见病人腿脚不方便,身上还带了很多行李,就扶他下车,主动帮他提30多斤重的行李,这些事情平时做起来轻松,但是穿着防护服真的很辛苦。
来到这里,我希望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不仅在对症处理上促进诊疗效果,也运用一些调养方法,对于患者的身心调整有所裨益。我们不仅想击退病毒,也希望能改善患者在舱内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睡眠和心理状态,这方面我很有信心。
新闻推荐
疫情发生以来,建行惠州市分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相关金融服务的决策和部署,认真落实建总行“十项措施”和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