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机包车千里接员工返岗 惠州打响复工“抢人大战”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的149名员工乘坐包机从贵州返回惠州。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眼下,一场“抢人大战”悄然打响。
2月26、27日,从贵州兴义和山西运城各有一趟航班抵达惠州机场,这是惠州迎来的两趟务工人员包机,共载有306名伯恩光学和TCL的员工。贺灯峰是贵州兴义人,原计划3月初坐大巴回惠州上班,在两地政府部门帮助下,坐飞机提前返惠,自己一分钱都没花。
包机包车免费千里接人,是惠州复工复产“抢人”的缩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务工人员返工难、企业招工用工难。为此,惠州提供定制包机、集体购票、包车厢运输、“点对点”直达运输等多元化贴心服务。
统筹:周欢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周欢张峰刘光明宝乌天宇廖钰娴卢慧罗锐马发洲林文通
免费从“家门口”接到“厂门口”
2月26日13时许,一架从贵州兴义起飞的客机降落在惠州平潭机场。这是惠州市首班企业员工返岗包机。149名贵州籍旅客走下飞机,他们是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的员工,在领取行李后随即登上了返厂复工的大巴,直达厂区门口。
务工人员卢加美是其中一员。她说,自己今年1月13日返乡,原计划初十左右回到惠州上班,不巧碰上疫情,只得在家等候。还好有包机,让她顺利返岗。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总监俞跃川介绍,经统计发现公司有许多贵州兴义籍员工,因此决定采取包机形式,组织当地员工免费搭乘包机统一返岗。目前,该公司的返工率约为60%,之后还有云南等地的专列或包机陆续运送员工返惠,预计过一段时间生产运营将恢复到年前水平。
惠州市人社局调研员顾克明介绍,该局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成立了多个工作组专班。由于伯恩光学是惠州的用工大户,仅在贵州黔西南州就有1774名员工,因此该局与惠州市交通局一道,促成了这次的复工包机。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包机、包车、专列从各地接务工人员返回惠州,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一个多月了,终于回来了。”徐自卫被伯恩光学公司接回来后,看着熟悉的街道和许久未见的工友说,“顺利回到惠州真好。”徐自卫与爱人原定1月30日从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启程返回工厂上班,受疫情影响他们无法按时返厂复工。
前几天,厂里来电话说要安排专列接员工回去上班,他们两口子很高兴。一路上,惠州市、惠阳区人社部门、企业的工作人员悉心安排,为他们准备口罩、食物等,全程服务返岗务工人员,让他们感觉很暖心。
“政府组织专车把我们接回来,真的是太感谢了。”近日,在惠东工作的5名云南籍企业员工搭乘首趟“点对点”返粤复工高铁专列抵达广州南站,随后坐上了由惠东县人社局安排的返岗专车直奔惠东,顺利返回企业复工。
“家人们辛苦了!欢迎回家!”2月27日晚,载有62名自四川会东到惠州惠城返岗的新老员工的包车大巴稳稳停在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厂区门口。虽已是深夜,但现场等候多时的惠城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热情不减,拉出长条横幅欢迎企业员工“回家”。这是惠城区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又一次完成返岗员工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点对点”对接。
疫情影响之下,企业面临用工难题。为此,惠州人社、交通等部门通力协作,摸排返岗务工人员信息,协调航空公司、铁路部门、道路运输公司等单位保障运力,以包专机、专列、专车等方式对接云南、贵州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点对点”接务工人员返岗。
以惠阳区为例,截至2月28日,该区人社局返岗服务工作组“点对点”形式服务企业30家,从云南、贵州等地接回企业员工2735人。
企业包机包车政府发“真金白银”
企业纷纷包机包车的背后,是惠州市及各县区加大对企业用工的支持。
2月19日,惠州市政府正式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明确,积极帮助企业拓宽招工渠道,免费为企业提供招聘信息服务,推进线上供求匹配对接和远程招聘服务,通过“点对点”方式组织异地务工人员返惠返岗。
同时,惠州还鼓励企业组织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企业自主或委托机构开展职工线上适岗培训,完成培训任务且培训效果达到计划要求的,根据实际参加培训人数按每人每课时(不少于45分钟)3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人每年补贴上限不超过1000元。
在省、市政策的指引下,惠州7个县区也各出实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作为惠州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仲恺高新区为加强复工保障出台了临时性补助政策。该区明确,对于仲恺区所有非公企业,以及在该区已承接在建项目的外地企业,凡通过包车、企业间拼车等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由区财政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
其中,3月1日前包车返惠的,给予50%的包车补助。按申报先后顺序进行补贴,车辆总数为300辆。企业通过包机、企业间拼机等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员工,仲恺对其所产生的包机费用给予30%的包机补助。按申报先后顺序进行补贴,航班总数为20班。
在政府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仲恺已复工企业3098家,总复产工人数16.6万人,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其中,东江科技园和惠南科技园所有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该区还通过首席服务官等系统平台收集企业复工复产困难,为260家在孵企业减免租金218万元,并编制了省市区金融纾困政策汇编,有48家企业获授信23.66亿元、贷款9.02亿元。
作为中心城区,惠城区也加强企业的用工保障,以“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该区人社局出台了《惠城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企业用工保障临时性补助办法》,对3月5日前接送员工返惠返岗的该区非公企业,给予50%的包车补助和20%的包机补助。
“截至目前,我们组织企业通过包车的形式,帮助惠城的工人返岗有900多人,预计近期还有近千人将以同样的方式返回岗位。”惠城区人社局副局长刘长修介绍。
作为中小微企业较多的县区,惠东县也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因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无法按时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惠东县综合运用“缓、延、返、补”等政策,将缴纳相关费用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且不收滞纳金,不影响参保人权益记录;对符合省规定的受影响企业认定条件的参保困难企业,还可按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25%予以返还。
“空中招聘”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牵红线”
帮助企业解决员工返岗问题的同时,惠州还加大力度,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通过开放“空中招聘”服务等方式,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牵红线”。
以惠阳区为例,该区人社局成立了8个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指导小组,下沉到企业一线,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台账、分类施策以及做好各项复工复产保障工作。各个镇(街道)人社所安排了专人,以实地走访、电话沟通、网上联络等形式,全面调查辖区内企业复工时间、在岗人数、缺工数量、招聘岗位等信息。
惠阳还利用省、市两级人社网络技术平台,全面开放“空中招聘”服务,免费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线上匹配+空中宣讲+远程面试”的各类网络招聘会3场,目前已有108家企业完成网上注册,共提供637种职位7.57万个岗位。
该区还通过惠州市人社局职介中心的人力资源网与人社部招聘网联网,实时向全国30多个地级市发布惠阳企业招聘信息,每周同步向广西、云南等省份的就业服务网发布企业招聘岗位信息。
惠东县人社局也依托市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将线下招聘活动转到线上开展,帮助企业和劳动者足不出户享受招聘求职服务,“零接触”线上招聘的实现,确保企业复产的劳动力供给。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对外发布45家/次企业1570个岗位信息。
“招聘QC、装配、啤工多名,月收入3000元以上,购买足额五险一金……”近日,博罗县福田镇多家企业的招工信息在该镇各村(社区)的“大喇叭”定时循环播报。不论是走在村道上抑或闭门在家的村民和外来人员,都能从广播里收听到当地企业的招工信息,实现了企业招聘需求和就业意向的精准对接。
在此次疫情中,“大喇叭”——博罗县村级应急广播成为当地农村防疫宣传的“硬核”装备。如今,覆盖该县378个村居的“大喇叭”,又承担起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功能。
如何解决企业招工和村民求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本地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在前期调研中,博罗县福田镇相关部门发现,外来人员返回福田后,大多在农村里的出租屋内居家隔离。福田镇充分利用18个村(社区)的“大喇叭”,分时段重复播放企业招聘信息,让外来人员和村民群众知晓企业的招聘需求。该镇还通过印发企业招聘宣传单、带领企业代表进村招聘等措施,助企业做好招聘服务工作。
新闻推荐
东莞时报讯受疫情影响,来自湖北的建筑工人杨光明无法回老家,工作也没着落,以致经济拮据,遂决定从惠州前往大岭山收回工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