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猎人”他们是冲在前线的白衣战士 他们是战“疫”幕后的病毒“猎人”
市中心人民医院检验技师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
检验技师杨嘉慧在护目镜上涂上一层碘酒,防止护目镜结雾影响操作。
检验技师王春晖穿戴好防护服准备工作。
杨嘉慧、王春晖相互检查防护装备。
医生在发热门诊提取样本。
检验技师从三层防护箱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病毒样本。
杨嘉慧、王春晖经过消毒间才能进入检验室。
在检验过程中两人相互配合。
经过5个多小时工作,杨嘉慧脱下防护服走出检验室,汗水湿透了衣服。
扫码看更多故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病例确诊最关键的一环,而承担这项检测任务意味着要面对颇高的感染风险。然而,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众多抗疫医护人员中的一员,他们身穿三级防护服,在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里,每天与新型冠状病毒离得很近。
日前下午4时许,在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清洁区,检验技师王春晖、杨嘉慧身穿三级防护服,正相互检查护目镜、N95口罩、防护服、胶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的气密性。随后,两人走进实验室接收新冠病毒样本并消毒,开始着手对样本进行核酸检测。
“现在每个发热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市中心人民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吴显劲介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流程历时6个小时左右,从标本签收登记、实验环境准备、个人防护装备、试剂配制、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分析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到最后检测报告的发出,整个过程都是在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检验人员非常辛苦,几乎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
从1月30日实验室启用至2月22日,5名检验人员已完成2000多份新冠病毒样本核酸检测。“每天平均检测80多份,最多一人一天检测128份。”吴显劲说,从开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以来,核酸检测实验室所有人员一直在岗,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有需要的每一个患者进行检测,尽力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当晚10时许,王春晖、杨嘉慧顺利完成了当天的新冠病毒样本核酸检测任务。当从实验室清洁区走出时,只见杨嘉慧浑身湿透,她和王春晖的脸上布满了N95口罩留下的勒痕。“加油!”关门前,王春晖冲着杨嘉慧举了举拳头,喊道。
文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曾宁
图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通讯员张娜妹 摄
新闻推荐
先进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落实严格防疫机制,借助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防控助力有序复工 目前近半员工到岗 产能有望很快全恢复
“额头温度,36.3℃,太阳穴外表温度,36.4℃,体温正常,欢迎上班。”2月19日下午,随着红外测温仪“嘀!嘀!”两声,先进科技(惠州)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