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非遗创造性转化活化,探索保护与传承的“惠城实践” 匠心“遇上”初心 非遗活态传承

惠州日报 2020-01-14 08:20

首届非遗项目展演月启动仪式上,三栋镇狮子舞登场表演。

沙仙戏麒麟,憨直拙朴,热闹逗趣;东江渔歌,唱尽疍家人日常;惠州剪纸,纸上“飞舞”出东江风俗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

自2003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惠城区落脚于保护传承,聚焦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至今,该区共有15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其中省级3项、市级13项、区级15项。

非遗不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要融入生活、创新发展,只有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去年以来,在惠城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惠城区文广旅体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开展“惠城区非遗项目传习展演月”系列活动,通过授匾、展演、培训等形式将非遗的一片片“匠心”送到群众跟前,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惠城实践”。

传承

每年11月定为全区非遗项目传习展演月

去年11月,伴随着民间“晒秋节”的声声锣鼓,惠城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月正式启动。

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的李家拳表演煞是好看;抑扬开合、滚立跃抢,三栋狮子舞表演将现场氛围瞬间“炒热”;酒香扑鼻,惠州糯米酒展示东江纯酿醉西湖……

惠城区非遗传习展演月启动现场,一方面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形成文化遗产宣传季,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公众积极参加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全民抢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乡村振兴”等“非遗+”的多种探索,打开了传统文化与民俗旅游有机融合的创新性发展。

在这种思路下,惠城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展演月与晒秋文化旅游节有机结合起来。在传习展演月启动现场,晒秋、戏秋、啃秋、闹秋、拍秋、写秋、画秋、抖秋、丰收集市等活动环节每天吸引四五百名游客进景区,一度成为城中文化旅游盛事。

摆成图案的辣椒、挂满竹竿的玉米、垒堆成山的南瓜,还有种类丰富的五谷作物整整齐齐地摆开在屋顶上、阳台上、空地上,客家民俗风情可见一斑;不远处,“动起来”的非遗展演精彩上演,成为摄影师和游客观光打卡点。

“其实很多非遗都是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在现场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了解它的工艺制作,了解它现在的发展,让我们感慨老手艺和传统技艺的匠心,也让我们对自己家乡文化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市民高妙丽说,很期待这样的非遗文化节能够成为乡村游的必备节目,让更多的朋友成为惠城非遗文化的“拥趸”。

记者从惠城区文广旅体局获悉,首届非遗项目传习展演月后,接下来每年的11月,都将作为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展演月,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惠城非遗。

平台

拟成立区非遗保护中心和展示馆强化培训

“一项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推动,单靠传承人的力量非常有限。我们需要平台去加深学习现代的经营销售模式,也需要契机去扩大宣传和影响力。”市级非遗项目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兴玲坦言,在如今的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很多传承人不是不想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是没有条件接触。

“我们在调研走访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对研培平台搭建的渴望。要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还是要把传承能力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巫志华说,为此,惠城区在非遗项目传习展演月上,举办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授匾仪式暨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活动,用实际行动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

在惠城区“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授匾仪式暨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上,小金口麒麟舞、惠州李家拳、惠州剪纸等15个各级非遗项目的代表人和39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获受牌匾。近年来,惠城已先后完成5批15个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个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此次集中授匾旨在增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身份感、荣誉感。

“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由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袁学欢主讲,参加培训班的人员主要有广大一线非遗工作人员和代表性传承人等,培训内容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础知识、常用非遗法律条规等,旨在通过培训学习,提升广大一线非遗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

“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的举行,让在场的钟兴玲很兴奋。通过培训和现场交流,钟兴玲开始了惠州糯米酒的网络销路。“只有不断拓宽糯米酒的销售渠道,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酿造技艺。”钟兴玲说,为此,除了传统线下销售模式,她通过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在线上销售,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惠州糯米酒。与此同时,钟兴玲还积极创新,通过开发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的文创产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据了解,接下来惠城将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创新,并计划成立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立惠城区非遗项目展示馆,将非遗传承保护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激励和扶持传承人通过带徒传艺、办班培训、职业教育等方式,培养后续人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艺从业,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创新

多项非遗创新发展走上国际舞台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曾经冷门的非遗,近年来在惠城区却成了热门网红。

据悉,惠城区已公布的各级非遗项目达15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39人。其中,小金口麒麟舞走出国门,登上了俄罗斯国际大舞台;惠州剪纸《梅菜飘香》斩获国际剪纸艺术节银奖;龙形拳、李家拳等纷纷走进校园,将传统武术融入国民教育。

非遗不是文物,而是生活。如何让非遗留在“寻常百姓家”,惠城区部分非遗传承已经开始着手将非遗创新因子融入传承过程中。

“山清水秀好地方,天梯福地畔两江。宋有东坡游荔浦,元开村址首姓王……”这是惠城区江北街道水北人世代传唱的民谣,用水北方言吟唱,内容丰富多彩,多方面、多角度展现了所处时代的农村生活图景,表现了民众智慧的含蓄意蕴和地方住民的气质、习尚和多姿淳厚的感情色彩。作为地方非遗项目,近年来,惠城区多方共同努力,收集整理了350多首水北民谣。如今,《惠州水北民谣》已经集结成书。

仅仅出书对传承发扬水北民谣仍显单调乏力。“歌谣应该有旋律,水北民谣应重新编曲、传唱。”江北街道文化站站长李志凡告诉记者,6首水北民谣经过艺术加工、重新编曲后,节奏欢快、朗朗上口。此外,水北民谣经过艺术家作曲演绎,配以活泼的舞蹈,形成了歌舞节目《水北谣》,并在全省首届客家童谣节上大放异彩,荣获客家童谣节最高奖——“十佳童谣奖”。

如今,惠州市水北小学成为水北民谣传承基地,学校专门成立社团教学生唱水北民谣。“用客家方言唱歌谣,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歌谣简短有意义,非常适合孩子们唱。”水北小学德育主任孟歆说,将水北民谣引入第二课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彭红霞 香金群

新闻推荐

市人大代表呼吁 建设鹭湖城际枢纽 实现南北均衡发展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徐蔚昕)“龙华区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与原特区内存在差距,在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中,龙华没有一条!”龙华的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