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通道”开启首场6位“红毯委员”关注反家暴等话题
昨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开启。惠州日报特派记者周觅 摄
惠州日报广州专电 (特派记者周觅)昨日上午,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正式开幕。当日上午8时10分,大会首场“委员通道”如约而至,6位“红毯委员”围绕白领职业病、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升级、家庭暴力等话题作了发言,引发广泛关注。
鼠标手的危害不亚于传统职业病
“颈椎病、鼠标手等算不算职业病?”省政协委员、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胡世杰是首位登上“委员通道”的“红毯委员”,他的发言聚焦白领职业病问题。
胡世杰说,当下,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虽然均未列入法定职业病范畴,但这类新型职业病所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传统职业病。他建议,职业人群要树立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用人单位要提供符合劳动工效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引导职工采取工间操等方式预防白领职业病;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将“白领职业病”纳入职业病目录名单等方式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
最后,胡世杰还现场演示了简单缓解颈椎疲劳的动作,赢得在场委员和记者的掌声。
依托省实验室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广东是种业大省,全省收集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7.3万份,约占全国总数的15%……”省政协委员、广东林中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清说,种子就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要依托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种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中国的“种业硅谷”。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王清进一步说,广东要充分发挥在作物航天育种、分子育种、基因测序,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种业人才聚集等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加强种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支持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院校加强现代育种专业后备人才的培养。
大力推动构建“善爱湾区”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时代红利的同时,不能忘记身边的那些特殊人群。”省政协委员、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卜绍基在“委员通道”上的发言聚焦特殊人群和“善爱湾区”建设。
他建议,向全社会宣传推广“艺术无障碍,慈善无界限”的理念,以文化艺术交流为纽带,在建设“人文湾区”的同时,大力推动“善爱湾区”的构建。如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特殊人士的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宣扬平等互助的“善爱湾区”精神;拓展内地文艺公益的服务范围;推动大湾区慈善事业一体化发展,争取粤港澳三地的特殊人士在大湾区享受同样的文化福利和文化服务等。
把高速路服务区建成快乐驿站
“十年前的服务区设施简陋、环境脏乱,今天的服务区整洁、干净、卫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已不再是梦想。”省政协委员、广州黑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震霄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改造建言。
数据显示,服务区人均停留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广东一些人流较大的服务区日均人流量超过两万。如何让旅客在驿站停留、消费,感受快乐?李震霄建议,把服务区建成通往“诗和远方”的快乐驿站,通过加快制定全省服务区发展建设指导意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同时要打造一批特色服务区,做到“一区一特色、一区一精品、一区一主题”,用服务升级引导消费升级,提升经营效益,带动沿线城镇经济发展。
广东应尽快出台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细则
“中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存在家庭暴力,8000多万女性生活在暴力阴影下,我们该如何帮助和保护她们?”省政协委员、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院长汪洪呼吁,广东应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配套实施细则,构建综合性的反家暴工作体系,对家暴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惩治。
汪洪建议,处理家暴事件应实行“首问跟踪负责制”,即公安机关、村(居)委会等单位接到相关反映后,首次处理人要继续跟踪负责后续的处理工作。其次,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可加大处理力度和保护力度,必要时可将情节严重的加害人列入失信名单,实施信用惩戒。
打造粤港澳爱国主义文化旅游品牌线路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省政协委员、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建议以2021年纪念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整合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构建粤港澳爱国文化旅游发展路径与品牌路线。
杨琪说,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文化旅游资源。他建议,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由广东省牵头,加强协调,统一规划,促进大湾区爱国主义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相关城市可共同设计开发优质的爱国主义旅游线路;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思路,加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创作反映爱国主义内容的经典影视作品、文化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创作沉浸式的艺术空间。
新闻推荐
我的家乡是湘北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土地肥沃、山林苍翠、乡亲淳朴。在村民们眼中,这片土地是那么值得信赖,他们可以把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