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惠州情” 温暖老少心保障力扎牢民生网,幸福生活甜蜜蜜
惠州在全国开先河设立长者服务局(筹)打造为老服务新样本 支医支教让长者有所乐更有所为
幸福食堂品尝幸福滋味,刷脸服务办事足不出户,支医支教发挥智慧资源……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为,正成为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惠州,一项让长者乐享善为的新探索正在实践中绽放光彩。惠州在全国开先河设立长者服务局(筹),在提升长者服务水平的同时,发挥长者智慧资源,发动107名长者支医支教。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长者乐享善为机制,建立长者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升长者服务水平,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更提出“搭建长者人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让长者发挥专业特长继续服务社会。这种让长者乐享幸福生活,有所乐更有所为的新样本,是惠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求的生动实践。
老有所享 刷脸享服务,办事安全可控
“手机办理1分钟就搞定了,十多天就拿到了长者服务卡。”近日,家住市区江北的65岁老人刘作仁,接到江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电话,让其去领取长者服务卡。2019年11月22日起,惠州市老年优待证正式改版为长者服务卡,在老年优待证的基础上拓展服务领域,推出长者饭堂优惠等功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2019年年初专门设置筹备组,在全国开先河筹备成立长者服务工作专门机构——惠州市长者服务局(筹),将原来分别散落在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与原市老龄办有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福利和优待政策等都交由该局统一对接,专门负责老龄事业、产业。有了强有力的统筹指导,去年以来,惠州市老龄事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各种惠老养老措施频出,在“粤省事”小程序上线惠州长者服务就是其中一项。
据悉,自在“粤省事”上线惠州长者服务以来,利用“粤省事”平台数据库集成功能,长者无需提供任何证件,无需提交任何表格,无需专门冲印照片,一次不用跑,在家就能通过手机完成长者服务卡申请。市长者服务局(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与原申请方式相比,长者不用来回奔波,还节省来回交通费用、有关证明材料复印费用和提交规定规格照片费用等,仅免交办证照片一项,预计每年可为长者节省100万元。
据介绍,老年优待证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功能较为单一。升级后的长者服务卡,将在免费乘车基础上逐步拓展助餐、社区居家养老、医疗保健、信息记录等功能,有效拓展长者服务触角。
80周岁以上长者也可以通过“粤省事”申请高龄津贴,同样简单快捷,仅需提供规定的银行账号即可从下月起领取高龄津贴。考虑到部分长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惠州长者服务还提供代办功能,长者亲属或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均可代办,但所有办理均需长者人脸验证,代办人信息也有记录,安全可控。
老有所养
幸福食堂带来幸福生活
“幸福食堂让我们幸福满满。”1月10日中午,正在惠城区桥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就餐的张伟光高兴地说,两荤两素只要10元,干净卫生,吃得放心又省心。
这间幸福食堂于去年10月开业,是惠城区开展长者“大助餐”服务的示范点。记者从桥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获悉,幸福食堂营业3个多月来,已有约1500人前来登记。平均每天就餐人数为120~150人次。惠城区户籍60岁以上的长者凭身份证每餐只需10元,60岁以下的15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幸福食堂提供8个菜式,就餐的长者可以随意选择两荤两素,还有免费的营养汤赠送。前来就餐的长者除了食堂附近区域的,还有不少是从江北、桥东、龙丰、江南等片区过来的。64岁的江先生每天中午都从龙丰骑电动车来打饭回去吃。“要是以后各个片区都有这样的幸福食堂,就更方便了。”
桥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探索“大配餐”,为辖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配餐送餐服务。
幸福食堂(长者食堂)是惠州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具体实践。通过一年试点,惠州市各县(区)至少新建(改建)一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示范中心,依托该中心开展长者“大助餐”服务。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拟在全市逐步推广实施。
老有所依
政府给长者投保意外险发放高龄津贴
服务更贴心,物质福利也很实在。明清时期惠州就有旌表百岁老人的措施,这在今天的惠州变成了给长者投保意外险和发放高龄津贴。
“我家婆那会都是要等到70周岁才可以享受由政府投保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没想到我60岁就能享受到了。”家住市区麦地南湖花园的李女士说,她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府对长者的重视。
去年10月,惠州市长者服务局(筹)会同市卫健局印发新的《惠州市“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实施方案》,进一步拓宽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保障范围,从2020年1月起,保障对象在原来70周岁以上老年人基础上增加60~69周岁低保、特困老年人,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据了解,惠州市自实施“银龄安康行动”以来,由政府统一出资为惠州户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投保20元/人·年的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其中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区和博罗县由当地政府出资,在全市率先实现了6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统保全覆盖。
此外,惠州市建立了高龄老年人政府津贴制度,并先后三次“提标和扩面”,建立惠州市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对全市经济困难的高龄和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按标准给予每人每月100~300元不等的补贴,同时将惠州市空巢老人政府津贴对象列入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范围。
长者善为
发挥长者智慧资源,推行支医支教行动
不仅促进老者乐享,还要让长者善为。为充分发挥长者智慧资源优势,支持长者利用知识、经验和技能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咨询服务、社区治理、乡村发展,惠州市去年公开“招募”,鼓励退休医生、教师到基层支医支教。目前已发动107名长者支医支教。
记者从惠州市长者服务局(筹)了解到,根据《惠州市长者人才支医行动实施方案》,面向全市选聘30名、二级以上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且符合岗位条件的医疗首席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3年,带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鼓励老医学专家积极参与此项支医行动,按照2级医院以上副高职称长者每人每年15万元,正高职称长者每人每年20万元的标准发放补助。
为支持和鼓励退休教育工作者参与农村支教活动,市长者服务局(筹)协调帮助惠州市三个县面向社会公开招募52名优秀退休教师、校长、教研员等到农村学校参与农村讲学活动,银龄教师工作经费标准为每人每学年2万元,银龄教师讲学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鼓励考核合格的银龄教师连续讲学,但一般不超过3学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开展“长者人才支医行动”和“银龄讲学”活动,让更多长者发挥专业特长,有所乐更有所为。
罗耀光退休前是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内科主任医师,得知政府推出“支医行动”后,他就在网上报了名。罗耀光认为,此举不仅可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也能够让退休的长者医师继续发挥余热。“我身体还很好,还能够给人看病,造福社会。工作也能让我得到快乐。”罗耀光如是说。
“没想到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市中心人民医院退休主任医师刘志红也认为《惠州市长者人才支医行动实施方案》能够充分发挥长者智慧资源优势,长者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能优势,积极参与到基层医疗事业发展中去。
“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进行的开创性的惠州探索。”市人大代表付艳云认为,刚退休的医生和老师等人才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完全可以继续发挥余热,“这种政府主导鼓励长者服务基层的做法在国内并不多见。”付艳云建议惠州市建立老年人才库,供有需要的用人单位选择,也让老年人退休后有新的选择。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廖桂旭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张荟婷
◎声音 建议探索建设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更像是补贴性质,以我身边的例子来说,老年人每月193元补助,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更多的只能依靠子女养老。建议从省、市级层面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金自然增长机制,提升保障水平,争取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
——市人大代表苏珠文
“新时代老年人”的文化知识水平较高,对电子信息技术有着较为熟练的掌握,对精神层面有更高的追求。大数据时代使社区养老2.0升级版——智慧型社区养老成为了可能。建议探索建设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养老服务平台,整合社区所有养老服务资源,形成智慧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市人大代表田丽粉
建议探索开展老年人“大配餐”试点,搭建全覆盖的助餐服务网络,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以保障独居、孤寡、高龄、计划生育特扶、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需求为重点,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
——市政协委员刘恒蓉
长者支医支教行动不仅能让长者继续发挥所长,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更能弥补农村基层教育、医疗短板,优化配置农村基层教育资源。
——市政协委员刘俊鹏
◎力评 尊老助老,让城市更具人文内涵
惠州市开全国先河打造养老新样本,让长者有所乐有所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
长者的丰富经验和技能得以继续发挥价值,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得到充分关爱,这种“老年之福”岂不令人企羡!
服务长者事业建设令人欣慰,但未来挑战也不容忽视。惠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近52万,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这一数字仍在增加。如何创造有利条件让有意继续奉献社会的长者发挥余热,完善面向长者的服务体系,仍是一大考题。
快节奏的生活让年轻人无暇陪伴父母,社会力量更多介入养老市场是大势所趋。面对汹涌而至的“银龄潮”,应进一步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服务长者事业建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打造服务平台,形成多元化保障体系。惠州市开创的养老新模式之所以广受点赞,就在于广泛激发社会养老资源潜力,机制化开展服务,让长者有所成有所乐,营造了良好的尊老助老氛围。
时代在变,但尊老爱老的社会价值取向不会改变。不遗余力创造条件服务和成就长者,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无疑将更具人文内涵。(凌保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文化名城惠州再添网红打卡新地标,东坡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这是国内展示苏东坡文化较为丰富、展陈方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