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快“惠州通” 喜迎八面风服务力提升软实力,企业发展更顺心
惠州市将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释放市场主体潜能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只有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阳光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和谐稳定、健康宽松的创业环境,优质便捷、简明顺畅的服务环境,才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一座城市,具备优良的营商环境,就必定会成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投资热土、兴业沃土。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充分释放蛰伏的发展潜能。市两会期间,如何改善营商环境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打出优化组合拳
首创“直通车”倒逼政府提升服务效能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产力,惠州一直致力于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2019年12月13日,这一年最后一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惠州市港惠三期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程在现场与市领导当面互动中,得到了解决问题时限的“拍板”。
“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和信任,政府效率提高了,给我们投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刘程说,整个项目就像一辆已经要出发的汽车,油已经加满,油门已经踩上,然后手刹就可以松开,项目进度将调整加快。
去年,面对市场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复杂局面,惠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营商环境,特别是首创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市县(区)领导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协商解决企业诉求,突破政企间的“隐形门槛”,解决企业发展中遭遇的疑难杂症,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去年,12期“直通车”活动解决企业诉求574宗。“直通车”活动获得企业肯定,企业认为政府办事高效,营商环境大为改善。惠州这一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这是惠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一个镜头,也是惠州改善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惠州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新增减负超100亿元;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民间投资增长11%,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改革;全面推进“数字政府”政务服务标准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实施59636项事项,全城通办服务事项达70余项,31项“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高频事项实现“指尖办理”,无人干预“智惠批”事项上线15个。
投资者是用脚投票的,投资的热度是营商环境最集中的反映。去年,全市新登记企业4.4万户,增长19.3%。
硬联通软联通并举
改善营商环境充分释放蛰伏的发展潜能
改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世界银行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0.36%。
眺望全球,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称,中国2018年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下纪录,位列当年营商环境改善全球排名前10。
在惠州,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势不可挡,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重要历史机遇中,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步伐不断加快。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惠州的营商环境与一流仍存在差距。
民建惠州市委会在建议中提到,在2019中国营商环境研讨会暨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发布会上,参评的100个城市中,惠州排名41名。2019年6月,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显示,在营商城市竞争力指数一项,惠州排名61。
在2019年全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的专项督察中,省里反馈惠州市在审批服务、政务服务、法制宣传、行政执法、减税降费、信用体系、发挥司法机关职能作用、行政监管等11个方面存在问题需整改。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尤为重要。相关观察人士认为,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惠州发展瓶颈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相信通过一年的活动,能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充分释放蛰伏的发展潜能。
“这意味着,我们不单要在交通建设上花大价钱搞好"硬联通",还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上做文章,抓好"软联通"。”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说。
让企业专心做事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一流城市必须创造一流的环境,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惠州迈向国内一流城市的重要内容。
改善营商环境,需提升政府整体效能。效率问题关系到惠州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民建惠州市委会建议,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围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营商环境的定义和各项条款,梳理全市营商环境的问题清单、工作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明确具体的建设目标、实施进度、负责部门及部门间的配合关系,落实各部门具体的科室、人员,确保改善营商环境工作“派得出”“接得住”。
对此,惠州市将统筹市县(区)一体化运作,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行政决策执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凡涉及多层级多部门的工作,一件事授权一名领导、一个单位牵头,一抓到底。
“干部队伍也是营商环境。”市人大代表黄文辉举例,一些地方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地时执行不到位,不少部门甚至找理由推诿,这是典型的不作为,应该予以重点整治。
“深圳市职能部门与企业的紧密度大,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强,企业办事容易很多。反观惠州,有不少"堵"点。”市人大代表、广东骏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邹乾坤对此深有感触。
改善营商环境,需打通企业开办经营和群众办事堵点,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市人大代表吴俊河、汪建辉等建议,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从企业审批、经营、监管等环节出发,对涉及的政府服务事项形成规范制度,健全招商引资、企业创办、金融扶持等服务机制。
对此,惠州市将解决准入不准营、企业退出难、行政审批效率不够高、证明多流程繁等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简化企业注销审批环节、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推出“智惠批”事项等。
“惠州正在通过打造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大产业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惠州可加大力度搭建更好的政企对接平台,确保项目落地,吸引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来惠发展。”市人大代表、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陈伟玲建议。
陈伟玲的这一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可找到回应。惠州市将在保障项目上推行一系列举措,如建成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工业项目用地清单制、供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新增用地指标继续保持60%以上用于工业,开展投资项目“一对一”主题式专项服务,对石化、能源、机场、高铁、公路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实行联合指挥调度,发挥好市属国企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
“栽好了梧桐树,就会有凤凰来。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黄忠平说,惠州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企业要有事服务、无事不扰,真真切切把“企业围墙之外的事”办好,让企业更加专心致志做“自己围墙之内的事”,办实业、图创新、谋发展,要把法治作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快形成“办事不求人,守法即安全”的法治氛围。
本组文字(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邱若蓉
◎声音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
“建立公平的营商环境,政府及各部门对待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小微企业和规模企业要一视同仁,大力扶持民营和本地优势企业。”
——市人大代表汪建辉
“简政放权旨在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在审批环节的改革中,除了优化办事流程,利用科技手段缩短办事时间外,还要采取容缺承诺制等措施,把审批环节需提供技术中介服务的事项全面放开,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
——市人大代表吴俊河
“建议加快探索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推动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以构建产业梯度培育体系为抓手精准化配置要素资源,促使惠州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和城市竞争力水平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市政协委员李晓虎
“建议进一步统筹惠州市对清洁能源企业的优惠政策,针对大型能源企业进行专题调研、专项研究、专责落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企业未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市政协委员李靖
◎力评
燃烧激情提效率 创造更好营商生态
对企业而言,营商环境就是营商的生态系统。营商环境重在政务效率,政务效率高、营商生态好,企业才能发展好。道理易知,难在行动。
营商环境问题,实质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过去一年,惠州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问题为导向,开创性地确立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常态机制,更加系统全面地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政务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变化有目共睹,不但坚定了在惠企业的发展信心,也点燃了广大干部的干事激情。
营商生态越好,企业发展才能越安心,群众办事才能越顺心,干部干事也才能越舒心。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可以呈正向,也可以为反向,最关键的是要找到突破口先跨出那一步。刚刚过去的2019年,惠州以“直通车”为突破口迈出了那关键一步,广大党员干部的心态更加舒展,对未来发展更加从容自信,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迸发。这也正是新一年惠州快马加鞭,再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利契机。
营商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干事的激情燃烧起来了,干部的精气神激发出来了,以自我革命的决心用好改革关键招,必定能清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烦苛,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更高的效率、创造更好的环境。
(白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文化名城惠州再添网红打卡新地标,东坡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这是国内展示苏东坡文化较为丰富、展陈方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