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惠州 惬意慢生活 品质再升级
丰富的历史底蕴让惠州的生活味道更浓厚。
惠州市城与景融为一体,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美人树”异木棉下,一家人在享受冬日的阳光。
位于市区中心的西湖让惠州的生活圈更舒适。
早上6点半,朝阳下的东江水波光粼粼,岸边的鸟儿喳喳叫,静谧的树丛间空气新鲜,惠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刚刚从梦中苏醒。此时,家住东江岸边的梁叔已准时来到江边绿道,步行锻炼20分钟后,再来到小区边的市场买菜,每一天,梁叔的清晨遛弯很充实。这是他从深圳移居惠州的第5年。
到了夜晚,最热闹的地方当属街边的大排档。除了本地传统客家餐厅生意红火外,江西菜、湖南菜、四川菜、东北菜饭店一样是人声鼎沸。大家相聚一堂,用各地方言交流着发生在惠州的趣闻与故事,微醺中结束美好的一天。他们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惠州这座紧邻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的城市,虽然在经济发展上与周边城市有差距,但在生态环境、生活宜居、包容接纳等方面却被周边城市市民“仰慕”,其“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风光在全国都少见。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需要看一系列综合指标,如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舒适度、公共安全度等。更简单的方式,则是看一看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
没有大城市的拥挤喧嚣,把生活与工作的节奏放慢,越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美丽。从江边到海边、从山林到湖泊、从城市到乡村、从家门口到办公室……放眼望去,身边尽是绿色环绕。不仅如此,连居住的小区里,一到夏天也是蝉鸣蛙叫不绝于耳,仿佛生活在大花园。
当前,惠州在实施“绿道升级行动”,将东江画卷、海洋风光、高山美景串珠成链,融入市民的健康生活。预计到2020年底,规划绿道总里程将达1677.4公里,构建出20条以上的绿道精品线路,推动市民幸福指数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再升级。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梁维春
新闻推荐
孩子们接受国防教育。学校每年至少投资15万元用于发展校园足球。惠州市铁路学校第二十届校园体育节现场。整齐划一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