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专业学术平台 培育优秀艺术人才 惠州多举措推动文化多元发展和品质提升
许钦松现场写生为学员授课。通讯员供图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主会场的外厅,悬挂着一幅高2.5米、宽5米的大型山水画《南粤春晓》。这幅画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南岭风貌入画,山势雄浑厚重,气象苍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钦松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创作而成。
其实,许钦松与南方日报有着一段不解之缘。在南方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许钦松领衔创作巨幅山水画《风起南方》。该画作创作历时3个月,宽4米,高5.6米,已经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大院永久落户。
“在广东,惠州是我来的次数最多的地级市。”日前,许钦松携中国国家画院的多名画家再次来到惠州,为惠州市民带来文化福利和艺术享受,其中包括:一个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基地、一个惠州青年艺术家培育计划暨许钦松培育成果展、一场文化惠民大讲堂讲座。
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基地落户惠州
汤泉,隐身于泽谷之中,依山傍水,坐拥“一泉一湖两水五山”。千百年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纷纷踏迹而至,苏东坡、杨万里、屈大均、宋湘等都曾在此留下传世绝唱。时至今日,汤泉的这份神奇魅力不仅得到了保留,还延伸了新的内涵和增添了时代的特征。
一座座徽派建筑错落在山间,掩映在林中,如一幅若隐若现的水墨山居图,犹如隐匿于现代都市中的世外桃源,是当今艺术家创作、交流、展览的理想之境。
日前,在惠州文化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基地”和“惠州市中国画学会文化交流基地”双双在汤泉落户,这将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交流活动落地惠州,推动惠州文化多元发展、文化品质提升,增强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注入丰富的精神动力。
许钦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汤泉基地是许钦松工作室在全国设立的第3个基地,之所以选择惠州,是因为惠州上上下下都重视文化建设,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惠州企业也很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舍得文化投入,惠州画家创作有激情,大家“一拍即合”。
据介绍,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是中国国家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国家画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集美术创作、研究、教育、收藏、普及和交流于一体的国家公益型事业单位,汇聚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上最具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和美术作品,承担着文化和旅游部对国内美术人才高层次教学与培养任务,是国内最具成果与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单位。
许钦松表示,汤泉基地揭牌以后,工作室将引进更多全省甚至全国的书画名家来惠州采风,让大家在体验汤泉自然风光的同时,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提升创作水平。让书画名家走进惠州、了解惠州以后,希望依托当地的人才优惠政策和文化政策,让更多文艺名家到惠州“落户”,建立工作室或创作基地。
惠州青年艺术家培育计划启动
近年来,惠州美术蓬勃发展,创作队伍人数倍增,作品百花齐放,人民群众的艺术审美和素养也得到有效提升。为继续调动惠州艺术家的创作激情,推动艺术创作向更高目标迈进,惠州市特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惠州青年艺术家培育计划暨许钦松培育成果展”活动。
12月14日,惠州青年艺术家培育计划在惠州市文化馆启动,将在惠州范围内招募评选出一批优秀艺术人才,由名家导师辅导、学员免费学习,不断丰富艺术家创作思路,提升艺术家创作水平,推动惠州文化创作继续繁荣发展。
培育计划启动当天,许钦松带领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的艺术家与惠州艺术家来到汤泉九龙潭采风写生。在许钦松的现场写生示范和辅导中,惠州画家深切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国山水画以其独具风格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样式传递时代声音、图画时代精神。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江永介绍,该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目标的举措之一,今后要多邀请许钦松等名家到惠州举办文化活动,调动惠州本地艺术家的积极性,提升惠州的整体创作氛围,激发他们多出成果,为惠州的文化事业作贡献。
记者了解到,惠州青年艺术家培育计划为期半年,将通过远程课堂、观展解说、现场授课、采风写生、点评作品等方式培育优秀人才,挖掘美术人才,输出优秀美术作品。而许钦松培育成果展初定于2020年5月开展,将展出学员的优秀作品。
许钦松分享美术创作心路历程和经验
“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史,门类很多,如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其中,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中最核心的部分。”许钦松在日前举行的惠州文化惠民大讲堂上坦言,“然而,随着艺术形式多元化的冲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特别是山水画这一最为凸显中国文化内涵的绘画语言,如何走出属于当代的中国艺术,我想是我们每位当代山水画实践者所应思考的。”
许钦松认为:“用艺术来表现新时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观地记录、展现我们新时代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一种是从文化内涵上去挖掘表达新时代的精神,对于山水画创作而言,后者无疑是重点。”
本次大讲堂,许钦松向观众分享了他走上美术创作道路的心路历程以及年轻时的学习心得,并讲述了如何挖掘大美河山、刻画时代精神。许钦松建议,美术家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形成强大的思想和信念,成为创作不懈的思想来源和推动力,并挖掘有价值的创作题材,不断提高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
此外,许钦松向观众分享了立足传统、面向当代的“四个革新”,分别是再现的新视角(广远法与环视透视法)、时代的新笔墨(大笔墨观思想)、文人画的新推进(纯水墨灰色极限的探究)和艺术语言的新融合(“金石入画”和“光色入画”)。
其中,“纯水墨灰色极限的探究”这个论题来自中国艺术的景点论题“书画同源”,这也是中国艺术的根源性命题之一。“我选取"烟、雨、云、雾"这四种意向作为灰度探索的承载语言,为寻求突破和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完成了对文人画新推进的任务。”许钦松说道。
南方日报记者糜朝霞
通讯员廖雪影
新闻推荐
■相关惠州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品牌活动“直通车”进入年度收官阶段。12月13日,惠州市第12期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