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积极开展诗词“六进”活动,诗教氛围浓厚 景区建诗廊诗碑 让游客感受“诗与远方”

惠州日报 2019-11-24 09:20

罗浮山景区里的石刻上刻有诗词。

近日,中华诗词学会、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来到博罗县园洲镇,考察了园洲苏东坡泊头上岸处诗词栏,到镇文化中心仔细观看了诗书画展览,到园洲诗词协会办公场所作了深入交谈。园洲丰富多彩的诗词活动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博罗诗词底蕴非常深厚。自东晋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留下诗词歌赋5000余首。2018年,博罗县提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以来,以园洲镇和罗浮山5A风景名胜区为依托,以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为重要抓手,积极开展诗词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进农村、进景区“六进”活动,并重点突出,在“进校园”“进农村”“进景区”上作文章,营造了浓厚的诗教氛围,让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在博罗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

将诗词文化作为学生必修课

诗教本义是以诗育人。诗词进校园,就是用这一传统的优秀文化陶冶新的一代。近年来,博罗县在中小学开设诗词文化课程和业余诗词文化兴趣班,将诗词文化作为学生必修课程,邀请资深诗词专家走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教活动,推动该县诗词文化的繁荣发展,使诗词文化后继有人。

早在2010年,博罗县文联、县教育局就联合召开博罗县文学(诗词)进校园研讨会,并作出文学(诗词)进校园有关规定。县作家协会每年都组织2~3次的文学(诗词)进校园活动,并成为工作常态。2018年11月8日,博罗县作家协会在龙溪中学开展“文学照亮人生”专题文学讲座,邀请原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建渝,第七届中国作协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伊始作散文、诗词文学讲座。龙溪中学600多名师生聆听了授课。这次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学生得到文学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热情,更好地营造了书香学校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多年来,博罗县域中学建诗墙、辟诗栏、学诗联、创诗作、办诗刊,着力提高诗词普及面。

农家书屋成诗词“进农村”重要依托

在博罗,诗词进农村活动是同全县开展“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结合做的。县委、县政府要求“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做到全覆盖,即所有的行政村都要有“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资金来源是县、镇、村共同负担。现在全县有200个“文体广场”、377间“农家书屋”。这些“广场”和“书屋”同时成为农村诗词活动的依托,成为农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诗廊诗碑成为罗浮山景区另一道风景

诗词进景区,书香醉游人。近年来,博罗积极开展诗词“进景区”活动。为让诗词文化得到更好传承,罗浮山管委会和博罗县文联将传统诗词与景区文化有机结合,在罗浮山景区挖掘石刻,建设碑廊、悬挂诗词,目前,诗廊、诗碑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游客在参观时都会停下来认真品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罗浮山管委会组织人力编纂《罗浮山诗词文化源流》和《罗浮山诗词精编》,为“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据介绍,在创建诗词之乡的过程中,博罗县认识到诗词文化的发展涉及面广,必须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因此,各单位围绕诗词创建,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活动。博罗县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作为振兴博罗文化、实施文化提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县内开展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县文联都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如每年的送戏下乡、县城的“博罗大舞台”等活动,县作协都主动为其创作歌词、即赋诗词、撰写对联并参与评审。

近年来,博罗县通过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激发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和群众从爱好诗词、学习诗词到创作诗词,培养了一大批诗词新秀,创作了一批赞美新时代、歌颂新生活的诗词精品,推动博罗诗词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博罗县拥有各类诗词文化会社20多个,诗词文化创作者超过200人,近年来在各类诗词文化刊物上发表累计超过2000多首诗词作品。在县作协和园洲诗词协会的推动下,相继出版了《古今诗人颂罗浮》《原野》《东江苏韵》《博罗当代诗词》《罗浮诗词》等合集和《敞开我的心扉》《雨后东江放晚晴》《在路上》等个人诗词集。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宫晓磊 通讯员史连

新闻推荐

硬件升级了 人才跟不上 县区第二人民医院“人才补缺题”待解

惠东县第三人民医院今年9月底正式开业。受访者供图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惠东县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郭向阳代表该院参加了第2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