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 大胆改革创新 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惠州正在走具有惠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梁维春摄
作为广东重点打造的五大干线机场之一,惠州机场近日正式启用T2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需求。梁维春摄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国家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已有来自美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化工巨头进驻,2018年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第一,正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这是惠州以改革开放为引领、面向全球集聚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70年栉风沐雨,70年创业奋斗,70年春华秋实,惠州从经济弱市、农业大市,蝶变为GDP总量保持全省第5位的经济强市、工业大市。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惠州的GDP仅约1.12亿元,2018年超过4000亿元;1949年惠州的人均GDP仅为109元,2018年超过8.5万元。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惠州改革开放再出发,按照中央和省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大胆改革创新,走具有惠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刘光明宝马发洲罗锐
开放升级将与广深港实现半小时互通
29年前,伴随一声巨响,我国“搬山填海第一爆破”在惠州港深水码头成功实施,拉开惠州港建设大幕。如今,惠州港正加快迈向“亿吨大港”。
这是惠州陆海空交通巨变的真实映照。改革开放以前,惠州长期处于交通神经末梢。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惠州从“公路时代”接连迈向“高铁时代”“航空时代”“城轨时代”,剑指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以及闽赣地区的枢纽门户。
目前,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正紧锣密鼓建设,建成通车后惠州将与广州、深圳、东莞、香港等地实现半小时互通。加上正在谋划中的广河高铁、深汕高铁,惠州未来有望拥有5条高铁线、超过10个高铁站。
作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五大干线机场之一,惠州机场近日正式启用T2航站楼,将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需求,还将朝着千万级目标迈进,助力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眼下,惠州正在谋划交通轴线建设,以形成外联内畅大交通格局,将建成半小时通达广深港等城市的快速通道。
惠州还提出,积极探索与广深莞在跨界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创新协同和同城化试点;探索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科技创新园、与东莞合作共建莞惠先进制造业合作示范区。
面对“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中韩(惠州)产业园、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机遇,惠州在开放之中加快与世界接轨。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已与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惠州投资了60多个项目。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从国际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交通先行、产业为基”是普遍规律。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惠州逐步构筑起引资引智引才的吸引力。
产业升级两大万亿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一流城市建设需要一流产业的支撑。随着多个重大项目落户,惠州新一轮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在惠州大亚湾区,投资超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投资超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项目正在筹建。
不远处的惠东县,惠东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前不久已揭牌成立,将瞄准建设环境友好的国内一流园区,集中力量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
百里之外的仲恺高新区,世界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显现雏形。前不久,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二期已动工,建成后可年产液晶面板6000万片,加上TCL电视的整机生产,这里将变身全球最大的模组和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
视线转向惠阳区,总投资20亿元的伯恩(淡水)基地项目已经开始量产。作为全球手机玻璃巨头伯恩光学在惠阳建设的第4个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玻璃屏幕源源不断供应给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手机……
这是惠州创业奋斗、加快现代产业发展的缩影。70年峥嵘岁月,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斗。数据显示,1949年,惠州的GDP仅约1.12亿元,1993年迈上百亿台阶,2007年跻身“千亿俱乐部”,2018年则超过4000亿元。惠州的三次产业结构也从1978年的55.8:20.8:23.4转变为2018年的4.3:52.7:43.0。
惠州还明确提出,集中力量用8—10年时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要抓住大湾区机遇,就要有平台、有产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惠州已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惠武表示,惠州的优势非常明显,区位好、空间大、基础好,可加快对接广深港澳,促进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2+1”产业集群发展。
创新升级加快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在惠东县稔平半岛,两个“国之重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这两个总投资数十亿元、由中科院承担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建成后将具备世界级技术水平,可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8月底,广东启动建设第三批3家省实验室,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位列其中。这个“省字号”创新平台由惠州市承建核心实验室,将瞄准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
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太平岭核电……多个“巨无霸”项目加持,惠州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不断实现科技进步,但仍然缺乏高端创新资源。为此,惠州将发挥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的协同集聚效应,打造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学实验基地。
创新能力加快提升背后,惠州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工业技改等抓手进行布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从2016-2018年,惠州的高企总数分别是466家、794家、1105家,保持较快增长。
“惠州可结合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引进一批科研院所,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创新能力。”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表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惠州打下较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区位、空间优势,在大湾区建设中赢得很好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一线走访
大亚湾石化区:
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金秋九月,南海之滨。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内,全新的石化设备挺立、工作人员脚步匆匆。在不远处的港口,万吨油轮缓缓驶入、集装箱次第进行装卸……一个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谁能想到,在20年前这里只是一片黄土地?
2000年,大亚湾开发区陆续迎来了第一批“拓荒牛”。来自五湖四海的2万多名建设者,聚集在大亚湾畔,攻坚克难、干事创业。当初的一个小渔村,逐渐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石化产业基地。
提及大亚湾石化产业,今年79岁的大亚湾区石化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蒋兴镛颇为兴奋。2000年9月,耳顺之年的蒋兴镛从北京来到大亚湾,清新的海风吹走了一路风尘。在这里,蒋兴镛开启人生“第二青春”,从一片荒凉的土地到塔罐林立,他见证了大亚湾石化区一步步朝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迈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有机会参与当时中国最大中外合资项目建设,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回忆起没日没夜的奋斗历程,当年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牟冰不由感慨,很多知识一直受用至今。
从2002年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打下第一桩,到2006年一期项目投产,再到北欧化工、巴斯夫、科莱恩、三菱化学、LG化学等行业龙头“用脚投票”。大亚湾石化区发展之路越来越稳健,成为中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数据显示,大亚湾石化区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产业链。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85%,原料就地转化率约71%。
今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榜单。在全国676家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中,大亚湾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大亚湾区在经济总量、利润总额、单位面积利润等多项指标均进入全国前三。
新时代的大亚湾石化故事,是站在新起点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要有逐鹿世界的雄心,打造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广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支撑。”这样宏伟的蓝图与过人的气魄,正是惠州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大亚湾区充分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效应,做精、做深产业链。同时,提升石化区综合管理,推进中海壳牌东联码头扩建、公用管廊、航道清淤、污水管网等工程,完善园区公用配套。
“刚到大亚湾时,进出只是一条土路。”蒋兴镛说。看着在自己参与下,一座座高塔竖起、一个个储罐矗立、一条条道路连通,蒋兴镛表示:“现在环境越来越好,我希望能发挥余热再干上几年。”
如今,“二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交通建设再次拉开序幕、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大亚湾区……新的“拓荒牛”正在书写新时代创新创业新篇章,为“二次创业”注入强劲动能。
见证观察
惠州特色的
高质量发展新路
日前,广东省第三批省实验室启动建设,其中包括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该实验室由惠州市政府主建,惠州将把它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实验室,为惠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越来越多“高精尖”的项目落户惠州,目前惠州在建的项目还有被称为“国之重器”的“两大科学装置”,即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惠州还在建设白花新材料产业园。这些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将为惠州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过去谈及惠州的产业,石化和电子信息是惠州的两大支柱产业,这两大产业发展多年,已有一定的基础,但除此之外,人们往往会想到惠州的服装和制鞋等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大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现在惠州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时还依托良好的资源条件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构建“2+1”先进制造业集群,两大支柱产业也在蝶变,特别是逐渐改变过去产业链相对单一的短板,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也往高端化转型。
惠州产业发展还有赖于大项目的强有力支撑,惠州通过引进大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链,推动大发展,比如惠州引进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推动投资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落户,为惠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支撑。
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大项目等,这些是近年来惠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惠州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发展基础和空间条件,不断做优做强现代产业集群,不断增强惠州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近年来惠州还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不断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今年惠州创新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解决了一大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惠城区,工业项目实现土地摘牌当日即可动工建设;在仲恺高新区,一天时间可以完成开办企业全流程……
栽好“梧桐树”,招引“金凤凰”。今年上半年,惠州全市新增市场主体6.1万家,增长15.2%,其中新增企业20013家,增长28.2%。这相当于每个月惠州平均新增1万家市场主体。
谋定而后动!通过走具有惠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相信将为惠州未来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为惠州老百姓谋取更大的幸福。
新闻推荐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中国工商银行惠州分行各级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有声有色。在2019年第五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