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惠阳地委书记、惠州首任市委书记邓华轩接受南方日报专访,畅谈惠州发展变迁 从一穷二白到项目扎堆,没想到惠州发展这么快

南方日报 2019-09-27 07:13

邓华轩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40年之前,南海边的大亚湾,还是一片没有开发的偏远之地。40年后的今天,随着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投资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落户,一座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正在这里崛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惠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发展史,开发大亚湾和引进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对惠州经济和城市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延续至今,也改写了广东乃至我国石化产业的版图。

这段曾经名噪全国的风云历史,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正好是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之际。当时深圳刚刚从惠阳地区划出去并设立经济特区,惠阳地区也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由于有中海壳牌等几个在谈大项目加持,那时一度流行“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的口号,吸引了大批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南下惠州。当时,“办实业、打基础”和大项目带动的布局,奠定了今天惠州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的局面。

作为惠州发展的推动者、亲历者、见证者,原惠阳地委书记、惠州设地级市后首任市委书记邓华轩近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详细回顾了惠州及惠阳地区的那段历史。年近90的他,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畅谈惠州发展变迁。

据邓华轩回忆,当时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差点与惠州失之交臂,好事多磨,经过十多年的持久战,这个大项目最终“花落”大亚湾,由此开启惠州发展新纪元。他表示,当时根本没有预料到今天大项目会纷纷落户惠州,还将打造两个万亿产业集群。“惠州过去一穷二白,现在发展好起来了,又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自然不同了。”他对惠州的前景充满信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策划:柯鸿海

谈过去面貌

上世纪80年代还在用抗战时的电话

南方日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惠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能回忆一下惠阳地区/惠州过去的面貌是怎样的吗?

邓华轩:1981年,我从当时韶关地区的阳山县调到惠阳地区任副书记、副专员。那时候的惠阳地区比韶关落后,还是一穷二白,交通、通信等条件都很差。

当时,惠阳地委门口传达室装了一个老古董电话,像钟一样挂着,没有话筒,拿出听筒后要对着机子讲。后来有个外商看到,还提出希望用500港元购买这个电话当作古董收藏。机关单位用的电话还是抗战时期日本人用的电话,一个盒子的那种。那时候,手摇电话打长途要挂号,一两个小时都打不通。有个在陈江投资的外商,从陈江走两个多小时到惠州邮电局打长途电话,挂上号还要等两个小时才能打通。

当时惠州的交通落后程度可以用“三个一”形容:一个交通警察、一条马路、一路公共汽车。公路也很烂,从惠州到深圳70多公里开车要3个小时,去广州要4个小时。

那个时候,惠州基本没有工业,没有商场,各个乡镇就一个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基本上是为农业服务的。

谈工作方法

当“哑巴书记”潜心研究“甩穷根”

南方日报:惠阳地区当时这么落后,后来是怎么寻求改变的?

邓华轩:由于此前惠阳地区行政区域不断变化,也缺乏延续性的发展计划,加上在备战的特殊时期,沿海地区不但不能发展工业,有小的企业也后撤了。所以,当时惠州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没有谁来投资,工业产值只有600万元,补贴也要600万元。1981年,惠阳地区召开三级干部会提出,要在三五年内使惠阳地区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当时基本上也还是农业思想,没有怎么提到引进和发展工业。

1983年机构改革,重新调整了地委班子,我从分管农业的副书记“转正”为惠阳地委书记。当时,省委工作组要我说说自己的施政理念。我就说暂时还说不出来,因为原来是管农业,而且来惠阳地区才一年多,没有深入了解情况。我只能表态一定把工作做好,而且还说自己要当一两个月的“哑巴书记”,不说任何施政理念,而是带着工作组、调研组去各地调研。当时专门研究一个问题,就是惠阳地区为什么穷、经济如何发展。

经过调研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因为没有工业,导致惠阳地区这么落后。没有工业就没有产品,就没有商品流通,也没有税收和财政来源。这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矛盾。

谈发展思路

把“屁股”从农业挪到工业上

南方日报:改革开放后,惠州是怎么发展工业的?

邓华轩:我在分管农业一年多的时间里,主要是完善之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完成农村体制改革之后,就有条件来发展经济了。1983年,我带着惠阳地区各个县的县委书记去苏南参观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学习他们的经验。当年,惠阳地区还在东莞开了一个三级工作会,提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要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利用惠阳地区毗邻港澳的优势,引进外资和工业。

当时,提了两个口号,一个是领导要把“屁股”挪过来,从农业坐到工业上。第二个就叫“办实业、打基础”。当时基础设施很差,要发展工业,就要解决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人才问题。当时经委管辖的工业工程师不到10个。

要有自己的实业、发展经济,首先是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当时,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改造电网、新建水厂、建设通信网和修路。

基础设施了有进步,缺少人才怎么办?当时“三线厂”纷纷下马,而“大三线”的贵州、四川等地有很多本科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就想到去这里招。当时“挖人”给出的政策是,工资等待遇保留原来的,还建房子给人才及家属住,于是就招来了一批人才。

谈招商引资

最大中外合资项目是“抢”来的

南方日报:在惠州以及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上,中海壳牌是一个绕不开的项目。当时是如何前瞻性地争取这个大项目落户的?

邓华轩:为了做好服务,引进资金、项目,当时来到惠州的商人,只要求见,我都见。在投资者中的反响很好。1984年,我去香港访问,20天拜访了100多个商家。后来很多香港投资者纷纷前来投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壳牌打算在华南考察选址搞大项目,准备投资几十亿美元,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我辗转听到了这个消息。不过,当时东莞已经先进行了对接,省里也推荐考察虎门。但有人告诉我,受港口航道、土地等条件限制,东莞虎门不太适合建石化大项目。于是,我立即组成领导小组,对大亚湾引进石化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包括港口、航道、土地、地质、台风等情况的调查,做了一个月,形成100万字的研究资料。由于大亚湾港口条件好,当时还没有开发,土地充足,地质也比较稳定,中海油和壳牌的专家1988年来考察,很快达成了初步意向。

好事多磨,由于种种原因,中海壳牌项目谈判前后经历了12年,2000年正式签约落户大亚湾。这也奠定了今天惠州石化产业的基础。

谈大亚湾开发

发展工业要“造月亮”搞大项目

南方日报:回顾惠州发展历史,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是重要路径,而大亚湾的开发很关键。这样的路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来的?

邓华轩:当时东莞还属于惠阳地区管,东莞发展“三来一补”比较早,当时就有上千家外资企业,基本都是香港的夕阳工业转到东莞就活了起来。但当时东莞“只有星星,没有月亮”。于是,我们就总结经验,“满天星斗”让乡镇一级去搞,地县两级要“造月亮”,惠州这边要搞大项目。

我们当时就意识到要做就做大项目、先进的项目,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不能只搞“满天星斗”。在大项目的理念指导下,1984年大胆提出开发大亚湾、引进重化工业项目,同时以TCL、工业发展总公司(德赛)等为龙头发展电子工业。

提出开发大亚湾之后,也面临一些问题。深圳划出去之后,惠阳地区有海没港,就提出建设港口,先是开发客运港,其次是货运港。当时从建设能源港开始,主要是从北方运煤炭过来,规划建设万吨级港口。还有就是大亚湾的供水、供电面临问题,于是就建了两个电厂、通了两条二级公路、建了两个港口。这样开发大亚湾的概念和共识就形成了。

惠州从一穷二白慢慢发展起来,那一届开了个头,打了一些基础,这么多年基本是按照石化、电子两大产业的路子走下来的。我也没预料到今天大项目纷纷落户惠州。

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又一批项目蜂拥而至。从去年开始,核电站、两大科学装置、埃克森美孚、中海油/壳牌三期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或建设,投资数千亿元,还有一批下游产业链项目。这些大项目建成后会带来大增长、大发展,将打造两个万亿产业集群。

惠州有自己的发展基础,又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自然不同了。发展好起来了,一步步往前走,看好惠州未来的发展。

谈意见建议

要做好配套服务吸引和留住人才

南方日报:惠州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对惠州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邓华轩:惠州有这么多项目到来,而且要建世界级的基地,做好配套和服务是关键。要建设两大科学装置、核电、风电、白花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就要做好配套,包括道路、通信、医疗卫生、教育等。

大项目落地,配套服务能否跟上是最大问题。在现在的基础上,惠州未来有可能还有更高水平、更大的项目。惠州要成为国内一流城市,以石化、电子信息等高科技、国际化的产业为基础,未来会有国际影响力。现在惠州到底还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都是需要去研究和探讨解决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为项目落地做好配套和服务。

此外,惠州还要增加人气,目前还存在人气不足的问题、人才留不住的问题。人才和劳动力是流动的,要控制住房价,利用好土地,多建工业园区、教育、民生等设施,吸引和留住人才。

■纵深

70年来惠州GDP从1亿多增长至4000多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33年增长52倍

惠州市区江北CBD,高楼耸立、车水马龙,一派现代化都市气象。就在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滩涂,人烟稀少。

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美丽蝶变的缩影。70年来,惠州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惠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惠州市统计年鉴》显示,惠州的GDP从1949年的1.12亿元增长至2018年超过4000亿元;人均GDP则从109元增长到超过8.5万元。

相对于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更加“有感”的是收入不断增长。

9月26日,南方日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了解到,根据住户收支抽样调查数据,惠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为39574元,比1985年747元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12.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为21039元,比1985年505元增长了40.7倍,年均增长12.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9%。

从贫穷走向小康惠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今年预计超4万

新中国成立之前,惠州是一个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即便是改革开放初期,惠州基本上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

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1949年,惠州的GDP仅为1.12亿元。1978年,惠州的GDP仅约6.8亿元,人均GDP仅为360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00万元,是典型的经济弱市、农业大市、财政穷市。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惠州逐步发展。1982年,惠州的GDP突破10亿元,1993年迈上百亿元台阶,2007年跻身“千亿俱乐部”,2011年超过2000亿元,2014年超过3000亿元,2018年超过4000亿元,达4103.05亿元。

随着总量的做大,人均水平和产业结构也不断提升。1949年,惠州的人均GDP仅为109元,1987年超过1000元,1997年超过1万元,2018年达85418元。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55.8:20.8:23.4转变为2018年的4.3:52.7:43.0,从农业大市转变为工业大市。

经济发展也带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收支作为反映民生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见证了惠州经济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惠州居民生活的腾飞。”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二级主任科员孔远川介绍,1985年以来,惠州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惠州经济和人均GDP发展高度相关,惠州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和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也见证了惠州经济的巨变。

孔远川介绍,从发展时间节点来看,惠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1年突破1万元大关,2009年迈入2万元门槛,2015年实现3万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4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06年达到5000元,2011年迈入1万元门槛,2018年突破2万元大关。“从贫穷走向小康,惠州城乡居民收入一步一个台阶,逐年稳步提升。”

孔远川表示,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指标要求,收入水平小康达标标准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2010年可比价达到2.5万元。经测算,在2017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091元,以2010年为基期,扣除物价累计上涨因素,可比价计算实际收入为26161.8元,已达小康标准。

从吃饱穿暖到新兴消费去年惠州每户农村居民平均有3部手机

“随着经济中高速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居民消费从过往的数量消费逐步转向更高端、健康的品质消费。”孔远川介绍,多年来惠州居民支出印证生活质量腾飞。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的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2018年,惠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720元增长为27773元,增加了37.6倍,年均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446元增长为16900元,增长了36.9倍,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收支比从96.4%下降到70.2%,农村居民收支比从88.3%,下降为80.3%。

“惠州的恩格尔系数从贫困迈入富裕。”孔远川介绍,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惠州198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2.4%,处于贫困阶段。1986—1991年处于进入温饱阶段,1992-1998年恩格尔系数处于40%—50%的小康区间,1999年首次进入富裕区间,到201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5%,但仍高于全省31.6%的平均水平。

农村居民方面,惠州1990年恩格尔系数仍高达64.8%,2003年首次跌破50%进入小康阶段,到2013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9.2%,迈入富裕区间的门槛,2018年惠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

孔远川介绍,惠州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年,惠州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了66.3%,而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仅为10.1%;到2018年,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6%,下降了26.7个百分点,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增长到26.3%,上涨了16.2个百分点。

此外,2018年,惠州城镇居民交通通信支出4215.2元,比1985年的5.9元增长了713.4倍,年均增长22.0%,是八大项消费支出中变化最快,增速最高的项目。

“这说明惠州居民追求消费的同时也在获取更多附加值,需求层次已从"吃饱穿暖"等传统消费转向"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孔远川说。

从自行车到摩托,再到家用车,家庭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也显示出惠州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惠州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数量分别为76.1和43.0辆。

孔远川表示,几十年来,手机、空调、电视、洗衣机等家电也已经从曾经的高档电器“飞入寻常百家姓”。2018年,惠州城乡居民每百户手机拥有量分别为293.3部、309.3部。

新闻推荐

惠阳率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通知 挂台风红色预警 单位可自行停工

日前,惠阳区发布《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落实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