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助贫困户改造危房圆“安居梦”龙门县水坑村、朗背村所有符合条件贫困户去年均完成危房改造

惠州日报 2019-09-25 09:19

搬入新家后,李九在门前贴联“谢党鸿恩”。

“我住泥砖瓦房一辈子了,现在住上了水泥房,很开心!”坐在通透明亮的新房里,龙门县龙华镇水坑村低保无劳力户李九笑称,他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生活更有保障了。

据悉,在2016年的扶贫济困日活动中,碧桂园集团惠深区域捐赠慈善款,并用于惠州市各县区的特殊困难群众危房改造。

另找新地块建设,八旬老人告别泥砖危房

水坑村地处龙华镇西南部,是省定贫困村。扶贫工作开展后,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情况,驻村干部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水坑村第一书记朱东海介绍,经过走访了解,年近80岁的李九属于低保无劳力户,其旧房被列为危房改造对象。李九称,他从13岁开始住在该泥砖瓦房,随着年久失修,刮风下雨时都有点担心。

“碧桂园集团惠深区域捐赠了慈善资金,由县里统一部署安排,资助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危房。”龙华镇扶贫办负责人李玉菁介绍,近两三年,水坑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受到资助后,逐步进行了危房改造。李九由于没有土地,且其老旧住房位于水坑村古建筑群中,被评定为D级危房。

镇村扶贫干部特事特办,在慈善资金的资助和驻村干部的多方协调帮助下,顺利在村内另找一块地,新建了一所钢筋混凝土安全住房。记者近日走访该村看见,李九的新房位于路边,交通便利。房内含一厅一房一卫一厨房,布局方便,设施齐全。

搬入新居后,李九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家里经常“高朋满座”。“李九是有近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为人很好,有些村民从路边走过,有空就会进去坐一下。”朱东海说。

“去年底搬进来的,很高兴可以住上新房子。”李九特地在大门贴上横批“谢党鸿恩”的对联,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截至去年底,在碧桂园专项慈善资金的帮助下,水坑村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均完成危房改造。“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彻底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朱东海介绍,该村正在扎实开展新农村示范村项目建设,逐步健全示范村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改善村庄面貌。

扶贫政策加自身努力,一家7口住上新房子

走进龙门县龙华镇东南部的朗背村,可以看见一座崭新的房子,楼顶安装有太阳能路灯。这是朗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佛珍的新家,房子去年底完工,一家人在新房里欢度了春节。

朗背村是市级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光明介绍,王佛珍家有7口人,此前一直挤在60多平方米的危旧泥砖房中,住房环境很差。“旧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每到雨季都胆战心惊。”王佛珍的儿子王伟明介绍,他近些年在外面打零工养家糊口,妻子要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家庭缺乏劳动力致使收入不高,建新房子是敢梦不敢想。

在2016年和2017年,朗背村已有10多个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受助完成危房改造。“我们当时也鼓励王伟明去申请,但他的家庭积蓄不够。”胡光明介绍,按照相关要求,在实施危房改造时,贫困户需要自筹不足的资金。

原来,存在住房安全隐患并经住建部门核实鉴定为符合危房改造条件(C、D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碧桂园捐赠资金资助,一般贫困户和低保贫困户每户资助5.1万元。因此,新建住房虽然有政策扶持,但也要靠贫困户自身努力。

到了2018年,全村只剩下王伟明一家没有进行危房改造。“既然新建就要建好一点,以前没有钱,后来找亲戚借了钱,加上自己的一点积蓄,终于建起了新房。”王伟明说,他在2018年终于享受到这项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一共花了10多万,在自家宅基地建起了面积90多平方米的一层新房。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王伟明平时很勤快,建房子时为了省钱,自己既是业主又是工人。”胡光明介绍,在房子建设期间,镇村干部多次前往现场,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靠自己建不起来,感谢扶贫政策,让我们家有了较好的居住环境。”王伟明说,搬入新居后,家庭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在王伟明新家外面连着一条水泥村道,目前正在修建排污管道。随着村道硬底化、太阳能路灯、排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朗背村的人居环境将越来越好。安居促进乐业,王伟明称今后会更加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将二楼建起来,让小孩有独立的房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新闻推荐

龙门县双东劳模育才小学落成

惠州日报讯(记者杨敬贺)由市总工会主办、市劳模协会协办的龙门县双东劳模育才小学落成仪式日前举行。据悉,为支持该校建设,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