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纸曾一纸风光龙门造纸世家后代希望修复纸厂遗址,再现造纸工艺,助力文化旅游

惠州日报 2019-09-09 08:45

在广东范围内,遗留下来的原始造纸作坊是非常罕见的,三寨谷造纸遗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到南昆山游览的游客,或许会着迷于一种特殊的物件。南昆山南麓、三寨谷度假村内保留着古代造纸遗址,水碓、浆池、引水渠、渠板、柱洞宛然在目;南昆山上的下坪水口、中坪尾、十字水等地的旅游区或农家馆一角,能看到一具貌似太阳形状的石制齿轮。这些工艺遗存,是什么呢?原来,它们指向南昆山一种古老的产业——蓝瀵纸,即南昆纸。

南昆山古名蓝瀵山。所谓蓝者,即制造蓝靛染料的蓝草;瀵者,动词,意即水由地面下喷出满溢。蓝瀵山,顾名思义,是一座水资源丰富、盛产蓝草的大山。在清代初期,南昆山也盛产竹子,南昆竹子的名气,盖过蓝草。得益于充沛的水源和丰富的造纸原材料,蓝瀵纸盛行数百年。

一纸风光,万种心痕。当南昆山造纸匠人的心血在20世纪60年代敌不过现代机器的力度时,南昆纸遂片片飘落散尽,成为一张泛黄的书签,插入历史漫卷中。

闽南人迁居龙门造纸为生

众所周知,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原材料主要是竹子、树皮等。南昆山原产的蓝草,与造纸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巧合的是,福建人改变了南昆山的业态。

在明代,“福建之蓝甲天下”,种植蓝草最有名的是福建人。当时,闽南人称蓝草为“菁”,随着福建人不断外迁以种菁为业,他们获得“菁民”之称。到了清代,这些菁民不再满足于以种菁为业,而是发展为到盛产竹子的地区就地搭棚(篷)造纸为业,继而成为棚民。

此外,明代福建竹纸制造业在国内也占据重要地位,《天工开物》的作者、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曾说:“凡造竹纸,闽省独专其盛。”闽粤两省唇齿相依,造纸技术自然一脉相承。

民国版《龙门县志》记载,原籍福建、清乾隆年间迁居南昆山的严春霖,“以其地宜竹,回闽携取苗竹归,教土人种之,竹渐繁植,设万兴纸厂于火烧谷,开槽造纸,自是南昆及铁岗、沙迳等处,咸食其利。今呼苗竹为闽竹,示不忘也”。

原来,在严春霖的影响下,南昆山及附近山民,也搭篷造纸。清咸丰版《龙门县志》记载,清道光、咸丰年间,南昆山“居民多采竹造纸为业”,另据光绪版《广州府志》记载,南昆山山民除造纸,几乎没有别的谋生手段,是谓“男女终岁营营,取给篁箐,绝无外务”。而南昆山东北麓、铁岗芒芒髻山之北,“居民多造纸为业,石陂头、黄沙水、马留桥、槽碓冚、水眼塘各处,俱有纸篷,其货最广”。由此可见,蓝瀵纸指的是以南昆山造纸为主、包括周边山区造纸的一种龙门山货。

蓝瀵纸鼎盛

历史上,广东民间造纸极为繁盛,品类很多,各具特色。东莞有蜜香纸,从化有流溪纸,长乐有谷纸,四会、汕头有火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滥觞于清初的蓝瀵纸,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产业,蓝瀵纸一跃成为龙门地区的知名山货。清咸丰版《龙门县志·物产》的《货品》篇显示,蓝瀵纸名列首位:“蓝瀵纸,出蓝瀵山。造纸之竹曰纸竹,其法先斩竹投地窖中,渍以灰水,久之乃出。而椎练渍久,则纸洁而细,速则粗而渗。近岁出纸,多于从化流溪运赴省城、佛山、石龙者不绝。”

至民国时,南昆山造纸业依然繁荣,收录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龙门县志》的中山大学报告称:“南昆遍山皆竹,人皆以制纸为业,最盛时纸厂百余家,今则仅存数十家。”当时,随着“蓝瀵山”改名为“南昆山”,蓝瀵纸也改称为“南昆纸”,每年出口约20万元,可谓龙门的支柱产业之一。

南昆山下坪水口一条小河畔,有一处造纸遗址,石齿、石座、石槽、料塘均得到保存。纸厂房基犹存,遗址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各种石构件散落各处。当地村民张晃新祖上三代均以造纸为业,6岁时他跟随父辈学习造纸,年轻时成为纸厂的一名焙纸工,深谙造纸的每一个细节。据张晃新回忆,该遗址为民国“张阳利”纸厂的遗址,是他的父亲张阳梅所创立。

张晃新回忆,该纸厂送到山外的纸捆都必须贴上“张阳利”的字号,以免与其他纸厂的纸搞混。“张阳利”纸分为三类,第一类品质最好,又称“筒纸”,专门用来书写或卷烟。制造工序关键是竹料必须削皮,只用竹肉来制浆;第二类是粗纸,又称“扎头纸”,不削竹皮,或为女性卫生所用,或为拜祭品材料;第三类纸更粗,只能用来包裹白盐或者咸鱼。

制作工艺传统环保

利用竹子作为造纸原料、利用丰富的溪水和溪水落差造成的动力,这是非常原始的造纸方式。别看一张蓝瀵纸很普通,但制造起来一点都不简单,过去纸厂工人用“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来形容造纸工序之多。

根据张晃新回忆,清末民国时期南昆山的造纸工序大体可分为三个步骤,前前后后囊括近30种工艺,纷繁复杂。

第一步是备竹料。并非所有毛竹都能成为蓝瀵纸的原料,而是由笋变成竹不久、还未生叶的嫩竹才符合造纸的条件。在南昆山,小满的前十天(即5月上旬)就必须将山上的嫩竹全部砍下,用刀截成1米多长的小段,再将竹皮削去。被加工好的竹料要放进料塘里用石灰水浸渍,俗称“腌料”。在料塘里,竹片逐层平铺,一层竹片夹置一层石灰,需浸渍两个月。腌料之后是发酵阶段。腌灰后的竹料要先用淡水泡十天,然后再分层放回料塘内。这时塘面上要覆盖茅草,压上大石头,然后往塘里灌满清水对竹料进一步浸洗和发酵,这一过程俗称“漂水”,通常又需要两个月。经过130天左右的腌料和漂水,竹料开始腐烂,备料完成。

第二步是制纸浆。造纸厂设址在水流较急的溪河边,利用水流动力,带动石齿碾磨竹料。每一个石齿重量超过500斤,在西方机器造纸技术传入我国之前,这种水碾磨浆的方法能大大减轻造纸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竹料经过碾磨后,形成竹浆随势流入石齿之下的石槽,在石槽里,造纸工人再加入一定剂量的果胶,与竹浆一起搅拌均匀,最后配成纸浆。

第三步是抄纸。造纸工人根据所要造纸的大小,以竹条编成纸帘,再配上木制帘床,然后持帘入槽捞纸,先是将水滤入槽中,继而将捞有湿纸的纸帘提起,翻过来,使湿纸落于木板之上。如此一层层湿纸整齐叠起,至一尺高时,再以压榨器压去水分,压至三寸厚时,静止过夜,让水分尽量流干。次日,焙纸工再将这些半干半湿之纸逐张揭起,用毛刷摊放在焙墙上烘干,直至竹纸成品出来。“张阳利”纸厂,焙墙长达10米,柴火要烧得很旺,一天能焙一百多张纸。

蓝瀵纸期待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方机器造纸术的普及,传统竹纸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开始萎缩。20世纪50年代时,整个南昆山地区的纸厂只剩下24家。曾经风光一时的蓝瀵纸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淡出历史舞台,经过半个世纪后,其遗迹也大多淹没荒芜。

幸运的是,见证昔日南昆山造纸历史的纸厂遗址仍在,谙熟造纸术的老者亦健在,蓝瀵纸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历史舞台。

2004年5月,南昆山脚、永汉镇三坑村开发建设三寨谷度假村,施工方在一个人迹罕至、荆棘丛生的山谷底部发现造纸遗址,该遗址位于山溪旁,近千平方米的平地,有水车舂碓的石基座、二十多个连成一片的石碓及地窖等遗迹,周边还残存有鹅卵石砌就的墙基。施工人员还在遗址旁开路时挖出一只印有“大明嘉靖年制”六个字的青花瓷杯碎片。

每一个散落山野的构件,都饱经风雨洗刷。广东省和惠州市文物研究人员先后来到遗址现场考察。广东省文物鉴定专家黎显衡表示,在广东范围内,遗留下来的原始造纸作坊是非常罕见的,三寨谷造纸遗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与蓝瀵纸结缘甚深的张晃新,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政府在南昆山修复其中一处造纸遗址,还原出一条传统的竹纸生产线,让后人能直观地了解南昆山造纸业的光辉岁月,同时南昆山造纸可以作为观光或纪念品,为南昆山的生态旅游加入文化调料。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岭东雄郡 动力澎湃

惠州市正积极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华星光电是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惠州亿纬锂能的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