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灯如月 接汉疑星落 探寻莞邑灯艺的传承、技艺与文化

南方日报 2019-09-20 06:13

王浩均在编“六寸”花灯。龚艺超摄

洪梅花灯节。洪梅供图

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角灯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厦展出,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魅力。千角灯源于东莞莞城,被誉为“中华第一灯”。东莞除了享誉世界的千角灯,还有不少特色灯具:以编织工艺为主的石龙泗洲灯笼仔,用各部件拼装而成的“王藻记花灯”,品类丰富、底蕴深厚的洪梅花灯等。本期《最东莞》栏目探访石龙泗洲灯笼仔、“王藻记花灯”和洪梅花灯,记录他们继承、发扬着的东莞传统灯具文化。

文:李彤晖万佩珊龚艺超

石龙泗洲灯笼仔:用竹篾编织中秋记忆

“游鱼游沙碌(灯笼),添油添蜡烛。”在东莞、增城和博罗一带的中秋节夜,孩子们常会哼着这首童谣,提着外婆买给他们的灯笼仔游街串巷。东莞人的中秋习俗,“送中秋”“耍碌柚”“添油灯”“担灯笼”等地域性浓郁的地方习俗必不可少。亲友相聚赏圆月的团圆日,外公外婆将寓有前途光明、步步高升、“登龙门”的灯笼仔送给孩子,期望着儿孙有美好的未来。

东莞的灯笼仔,以石龙镇泗洲村妇女出产的最为著名。过去,泗洲村的家家户户都放满了灯笼仔,等着各地客商前来采购。村里的妇女心灵手巧,除了日常工作和操持家务,她们有空就会编织灯笼以贴补家用。中秋节前,泗洲村的妇女们,晚饭过后就拿着小板凳及一捆竹篾丝,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编织灯笼。随着手艺一代传一代,泗洲成了有名的灯笼村。中秋节后,她们会编织新屋入伙时用的姓氏灯笼和祠堂灯笼,以应年景,维持生计。

2007年,泗洲灯笼仔入选东莞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泗洲村的叶安婆婆获评为灯笼仔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叶安50年前嫁到泗洲后,便开始跟家婆学习如何制作灯笼仔。“那个年代人们都需要到生产队出勤,白天要耕田,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学习编织灯笼。”叶安回忆道,那时没有电灯,只能点一盏火水灯,就着微弱的火光学习灯笼仔编织的每一个步骤,时常编织到晚上11点,第二天早上6点又要起床劳作。这个作息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据叶安介绍,泗洲灯笼仔的制作分为选料、破篾、泡制、晾晒、编织、上漆、上色和贴花几大工序。要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灯笼仔,首要条件是选用上好的丹竹。叶安说,旧时家人要跑到广东河源的大山收购竹子,很是辛苦。后来,村里的人统一订货,再由其中一户人家去把竹子运回来。

拿到竹子,首先要做的就是破竹,把竹子锯断后破成竹篾,再切掉竹囊。编织用的竹篾要大小统一、厚薄均匀、长短一致。为了防止竹篾断裂,破好的竹篾要进行泡制和晾晒。叶安说,家家户户用砖头搭起一个炉灶,将竹篾装进铁桶放到灶上,煮至软化。随后捞出竹篾,铺于天台晒晾。这样做出来的竹篾才会有良好的韧性,不易断裂。

用编织技艺构筑灯笼仔骨架是石龙镇泗洲灯笼仔最具特色的制作技艺。“灯笼仔的形好不好看,就在于编织手艺是否到位。”叶安说,灯笼框篾条的疏密要一致,灯笼才结实耐用、整齐美观。编织好灯笼框后,就要上漆,光漆要清,透明度要高。上漆时快速均匀,并保持其通体透亮。随后贴上玻璃纸,就可以进行上色和贴花,灯笼的头尾需要画上红色、紫色和绿色的花纹,灯身上则贴有公仔。

制作完成的灯笼仔高约30厘米,直径15厘米。点燃蜡烛后,光从菱形的孔中交织映出。灯笼仔四面的图案代表着四季平安,红色花纹代表着花开富贵,都是“好意头”。而灯笼上贴的公仔,分别是“状元郎”和抱着婴儿的“仙嫂”,皆有祝福的寓意。

叶安今年76岁,一双手上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被竹篾刮过的大小裂痕也清晰可见。现在,叶安主要负责编织灯笼框,其他工序则多交给儿媳完成。灯笼仔完工后,叶婆婆会用绳子将它们穿成一串。每年临近中秋之时,叶安家里就堆满了串好的灯笼仔。

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旧时习俗渐渐被淡忘,款式新颖、外型别致的电池灯笼等应运而生,灯笼仔的销量有所下滑。“虽然现在市面上制作精美且流行的塑料灯笼款式越来越多,但更多外婆还是喜欢购买传统的灯笼仔。”叶安说,编织灯笼仔是泗洲村的传统工艺,有数百年的历史。目前,泗洲村里还有很多户人家会制作灯笼仔,他们相信灯笼仔的制作手艺还将一直延续下去。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重视,灯笼仔的销量逐渐回升,来到泗洲村订购灯笼的人络绎不绝。叶安的儿子陈炳坚在闲暇时,也会带着制作好的灯笼框,到东莞市各镇街的幼儿园及小学,进行“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灯笼框上进行再创作,体会上色和贴花工艺。陈炳坚说:“孩子们都很喜欢玩灯笼仔,在灯笼上画的图案也充满想象力,十分有童趣。”

传承80载的“王藻记花灯”

“上元前数夕,生子者张灯结彩为酒馔庆于祠,俗呼为灯头,称其祖父为灯公。”据《东莞县志》记载,从正月初一到元宵期间,东莞人家里添子就要买灯、开灯,与同宗乡亲欢聚饮酒,为后人祈求吉祥如意的“好意头”。而已有80年历史的“王藻记花灯”,已成为这种传统习俗的实物反映与记载。

20世纪40年代,“王藻记花灯”就以家庭式作坊的形式在莞城振华路骑楼街摆摊,前来购买花灯的客人络绎不绝。店主王藻几岁时就跟着家族里的伯伯学习制作花灯,13岁时,王藻在其父王彭的帮助下,开设了“王藻记花灯”。当时王藻年纪还小,店里的经营主要靠王彭。

“王藻记花灯”最开始时的制作重心在中秋花灯上,设计了十多种款式,还花费大价钱将当时所用的印花刻成了版,共有100来块。上世纪60年代后,中秋花灯渐渐不再制作。而东莞人家中生男孩在春节时所用的花灯,一直坚持做到现在。据“王藻记花灯”的传承人、王藻的儿子王浩均介绍,他现在做的花灯用于本地区“点灯”的传统民俗。“在东莞,如果家中生了男孩,春节期间就要在家中大厅正中挂上花灯。道滘、红梅、望牛墩都是正月初一开始开灯,莞城这边都是正月里挑好日子才开灯,像正月初四、初五这样,都是为了祈求儿孙平安健康。”王浩均说。

2013年,“王藻记花灯”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同时被冠以“莞城花灯”的美誉。2015年,“王藻记花灯”参加“莞城传统老字号”评选并成功入选,其花灯制作技艺更成为东莞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我父亲今年已经90多岁了,基本上做不动了。现在就我自己做,一年大概做1000来盏。”王浩均说,早年他都是和父亲一起制作花灯,二人分工配合,一天能做两三盏大型灯。

在“王藻记花灯”的制作过程中,最花时间的是将原材料“王竹”处理成竹篾,这要花费近半年的时间。“这个电动的薄竹器,去年刚刚备的。之前纯手工去处理这些竹条需要很多功夫,现在很快,几分钟就可以了。”46岁的王浩均将刚刚破开的竹条塞入破竹器,有近一半的竹条破裂,成为废料。

“王竹”是“王藻记花灯”用来制作花灯的东莞本地竹,它的竹壁较薄,韧性很强,是制作花灯的最好选择。之前王浩均都是去同沙生态园买竹子,但封林后他需要寻找新的材料来源。竹篾制成后,还需要截成不同的尺寸,量好长度,刻画上制作花灯所需要的标记,以满足不同尺寸花灯的加工需求。

“王藻记花灯”目前制作的花灯类型有“六寸”“斗灯”“莲花(又名芙蓉)”“小金球”“金苏”“金球”“长寿”“中球”“大球”等,最小的宽6寸,最大的宽1.2米。从成品上看,不同尺寸的“王藻记花灯”外观风格相近,但在制作工艺上截然不同。

与石龙镇泗州灯笼仔制作骨架的编织工艺不同,王藻记花灯的制作骨架工艺为榫卯和拼扎技艺。王浩均拿出一个编好骨架还未糊上灯面的“六寸”,两纵两横四根竹条通过榫卯来相互连接。“六寸”是王藻记花灯中尺寸最小、制作方法最简单的花灯。“"六寸"比较特殊,我做的时候一般用插榫的方式,但是也可以像大型灯一样通过砂纸和浆糊来做。”

“长寿”是如今“王藻记花灯”最受欢迎的花灯类型,由20块部件组成。整个制作过程从制竹篾、编灯骨、贴花纸有大大小小100多道工序。“这些梯形的部件是事先编好的部件,用于斜面的叫侧反,垂直和平行的叫正反。通过之前在竹条上刻好的标记,然后就像搭积木一样,把这些部件通过砂纸和浆糊连接起来。”王浩均从工作室楼上抱下一堆已经做好的大型花灯部件——“正反”和“侧反”,展示了“王藻记花灯”中最大尺寸的“大球”编法。

“王藻记花灯”的制作方法使得他们的花灯可以灵活改变大小,他们曾经为许多祠堂定制过比“大球”更大的灯,还有许多花灯大小如同千角灯一般。王浩均的花灯主要销往东莞各镇街及深圳、香港等地,多次参加“洪梅花灯节”展览和“道滘美食节”灯饰展览,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

在东莞市文化馆的组织下,王浩均在东莞文化馆开设了花灯的制作培训班,同时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去学校里给孩子们教花灯的制作方法。“面对比较小的孩子,一般给他们教"六寸",教的时候让他们用砂纸来做,孩子们大致花两小时就能学会。而大型的花灯制作,一般要用十多节的课程来讲解。孩子们都觉得很有趣,也喜欢学。”王浩均非常喜欢给学生们上课,教他们做花灯,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莞城的花灯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

洪梅花灯节,发掘属于花灯的区域文化内涵

“清朝中期,一位梁姓男子虽已娶妻却一直未能生育。其妻劝说丈夫纳妾,以继香火,梁姓男子坚决不允。有一年中秋节,梁姓男子携妻来到洪梅街上游玩,买了一盏“观音送子莲花灯”,带回家挂在家门口。想不到,第二年其妻便诞下一子。此后,这对夫妇每年中秋节都要到洪梅街上一游,并买一只莲花灯还愿。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妇女,竞相效仿。此传说使洪梅花灯声名鹊起。因“灯”“丁”谐音,添灯有“添丁”之意,精明的商家看到了商机,开始大量制作以莲花灯、求子灯为主的花灯,在中秋节那天摆卖。不少新婚妇女每逢此日都要去买一盏莲花灯,希望来年也能添丁。老百姓觉得这一做法既新鲜又有意思,于是洪屋涡村的老艺人便仿照着用农村现成的竹篾,和各种色纸制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民间花灯。洪梅花灯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流传开来。”

以上文字是民俗专家对洪梅花灯起源的发掘,除此之外,还有神话“神鸟传说”等说法。洪梅镇在继承传统花灯制作工艺的同时,致力于发掘与其有关的各类文化。

洪梅花灯又名洪梅“彩灯”,起源于明末清初,传承数千年岭南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水乡文化特色。2010年开始,洪梅镇开始举办花灯节。2012年洪梅镇荣获“广东省花灯之乡”,2016年获得“中国花灯之乡”的美誉,同年,洪梅花灯技艺入选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洪梅花灯有添丁灯、长寿灯、棱角灯、龙头灯、鱼灯、中秋灯等类型,常见的是洪梅传统的添丁灯和中秋灯。制作工艺与“王藻记花灯”类似,大体分为制竹篾、编灯骨、贴花纸,在细节方面有些许差异。

“由于制作花灯的工艺比较讲究,收入也一般,加上季节性强,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洪梅花灯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叶弄全说,庆幸有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使得花灯工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洪梅镇目前仅有20多人能制作花灯,且年长者居多,年龄最大的已经84岁,青黄不接的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洪梅镇已将花灯制作列入文化保护的重点,通过举办多届洪梅花灯文化节,使洪梅花灯技艺得以在全省人民面前呈现。而针对洪梅花灯技艺,洪梅镇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成立专业保护队伍,设立非遗项目专项资金和传承人保护机制。

除了举办花灯节,洪梅镇还在校内开展第二课堂,邀请花灯传承人为孩子们讲课,让洪梅花灯技艺走进校园。在校外,洪梅镇开展各类花灯制作公益培训班,使洪梅花灯技艺走向群众,走向青年。2013年,洪梅镇拍摄微电影《灯梦奇缘》,将传统花灯文化和技艺用时尚的方式解读,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理解,使洪梅花灯技艺得到进一步传播。

新闻推荐

进酒店倡禁毒

惠州日报讯(记者朱丽婷李燕文通讯员谢凯玲)日前,博罗县石湾镇禁毒办联合石湾派出所到当地多家酒店开展禁毒宣传,旨在提高行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