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社交软件上四种诈骗套路
防范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惠州日报记者周 楠 摄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严重侵犯了我国公民的财产安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1.1万起,同比上升35.5%;抓获违法犯罪人员7.3万人,同比上升36.7%(数据来源:2018年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面对电信诈骗种类繁多、花样翻新快等实际情况,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作出以下风险提示。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及手法特点分析
利用社交软件进行诈骗
案例:黄先生在某异性交友软件上认识女子李某,双方互加微信聊天交流后熟悉。后来,李某通过二维码向黄先生分享了一个名为“向上金服”的投资平台,黄先生起初较为谨慎,仅投资了几百元钱,后续发现可以获利,于是便借钱投资。黄先生不久后察觉该平台无法正常提现,再次联系李某发现已被删除好友,损失4万余元。
提醒:社交软件诈骗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诈骗分子冒充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等,以应急用钱、财务支出等理由进行欺诈;二是诈骗分子虚构身份信息,先是以聊天交友的方式与受害人熟悉,然后通过介绍投资理财、推销产品等理由实施诈骗;三是假借海外代购名义,利用优惠、打折为诱饵吸引受害人下单,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一旦获取购货款则无法联系;四是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发布点赞抽奖、爱心传递等虚假活动,引诱受害人上当。
当前电信诈骗的新趋势是利用公众对公司实体经营更加信任的心理,通过开立大量空壳公司账户并诱骗客户以“入金”“充值”“投资”等名义转入资金,然后通过公司账户间的跨行迂回转账,最终实现犯罪资金的快速转移。
提供虚假服务实施诈骗
案例:市民刘女士向联合会反映,她想登录A银行网银,通过在百度浏览器搜索A银行中文名称,点击进入了搜索页面显示的第一条登录界面,按页面弹出提示输入账户信息、更改绑定手机号,随后就收到银行短信提醒账户被转走2万元。刘女士意识到出了问题,马上致电银行客服挂失,但这期间账户又被转走了8万元。经分析,刘女士是误入钓鱼网站才遭遇诈骗。
提醒:虚假服务诈骗是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之一,受骗人群主要集中在信息较为闭塞、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体,常见的类型包括钓鱼网站诈骗、伪基站诈骗、二维码诈骗、高薪招聘诈骗、提供考题诈骗等。
目前伪基站、网络改号软件、钓鱼网站等新型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在电信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伪造银行等官方网站及身份标示和电话号码,借助第三方提供佐证,并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控制受害人的心理后,远程掌控其行为,致使其上当受骗。
虚构虚假信息进行诈骗
案例:陈先生近期家庭发生意外,急需大量现金,日常储蓄却不足以支付。他认为向银行借钱门槛高、放款流程繁琐,故选择咨询网上看到的所谓“利息低、放款快、无需担保”的贷款平台。“平台客服”告诉陈先生借款6万元需一次性预付利息6千元,陈先生转账到对方账户后,便与对方失去了联系,才发现已上当受骗。
提醒:在虚假信息诈骗过程中,诈骗分子主要是利用与受害人的信息差来实施诈骗的,其抓住了受害人的两种心理:一种是渴望获利的心理,例如虚构娱乐节目中奖诈骗、退税诈骗、贷款诈骗等;另一种是迫切止损的心理,例如虚构亲人遭遇事故诈骗、虚构绑架诈骗、虚构账户被盗诈骗、PS图片实施诈骗等。
金融消费者要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警惕获利陷阱。面对突然而来的利益、好处,如高回报投资、中奖、退税、优惠券等,金融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注意防范诈骗风险。
二是不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信息、网站等。金融消费者对于自称是相关部门或亲友熟人的陌生来电、信息可以通过重新拨打电话核实真伪;对于来路不明的链接、二维码不要随意点击或扫描。
三是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金融消费者应该加强对自身个人信息及家庭信息的保护,对于需要留下大量私密信息的网络行为要三思而行,甚至拒而远之。
温馨提示: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是2013年1月正式成立的金融公益性社团。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免费提供金融咨询投诉、调解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宣传教育。
会址:惠州长寿路4号
金融热线:12363
网址:http://hpfc.hznews.com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新闻推荐
惠州一村违规发放补贴被查处 粤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南方农村报讯中秋、国庆节将至,为加强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9月9日下午,广东省纪委监委在南粤清风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