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东江流域繁华商贸集镇淡水老街是惠州5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增添光彩
淡水老街。
淡水,南边紧靠大亚湾,西与深圳接壤,是距香港和深圳特区最近的城镇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淡水因渔盐而兴盛,成就千年商贸传奇。 而淡水老街,也成为惠州五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增添光彩。
贡盐由淡水河运送至京城
淡水北宋时称为“上圩”,后改名为“锅笃塘”。自古以来,临水而居是人类居住的首选。据考究,千年之前,淡水因有便利的水路、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吸引人们在这里捕鱼耕种,繁衍生息。由于人口增加,农产品交易逐渐兴旺起来,形成了乡村集市贸易的场所“圩”。
淡水老街依淡水河而建,因淡水河而兴。也有种说法,淡水“依河而生,因渔盐而盛”,原因是,惠阳县早在宋代已进行海盐开采。当时,大大小小的盐场遍布沿海的澳头、稔山、平海、吉隆等地。仅澳头盐场就有十余处盐田,分布在南边灶、岩背乡、霞涌、大冲、妈庙、盐灶等地,绵延20余里。由于这里的水质、地质和天气条件对发展盐业生产有利,因而食盐质量特别好,据说澳头乌石村出产的食盐曾作为贡品上送朝廷。清乾隆初年,清政府在淡水设盐大使,管理归善县沿海一带的盐业生产,从而使惠州盐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拥有盐场六处,即淡水、大洲、碧甲、稀白、石桥、小靖。1941年,国民政府设惠阳盐场公署,隶属粤东盐务管理局,下设淡水分署、大洲分署、碧甲分署,是年采盐达782887担,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盐场之一,其生产的海盐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香港、广州及东江一带。
至清乾隆初期,淡水形成了较大的集镇,并改名为“淡水圩”,设立“司署”和盐大使,圩市设在今淡水桥头市场一带。清咸丰初年,淡水形成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城四周筑有民墙,长3150米,设东门、烧炮台门、猪行门、河坝下门、木莲桥门。
发达商贸业造就一方望族
发达的商贸业,造就了当地巨商富贾层出,成就了一个个名门望族,比如淡水邓氏、秋长及镇隆叶氏。
据《重修淡水邓氏族谱后跋》(1933年版)记载,“吾族聚居淡水数百年于兹矣,族谱所载利生公于前清初叶由惠州至大鹏城营盐业,旋迁至淡水因落居焉”,直接说明淡水邓氏因盐业而落户淡水。
淡水邓氏的盐业生意垄断一时、富甲一方。淡水邓氏开基始祖邓奕贵能承办东江盐务,是因其父亲邓利生在新安县大鹏城有官职。
邓奕贵迁到淡水定居时,才二十多岁,已娶妻,四个儿子也已出生,正当年轻有为。他在淡水刚做盐业生意时,规模是很小的,但事实证明他是个非常有能耐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生意扩大了。淡水是个靠海的小镇,那个年代山贼及海盗横行,老百姓经常被骚扰,做生意的人也是小心翼翼。盐业生意是“吃海”的生意,海盗无疑成了其最大的阻碍。而邓奕贵能迅速将盐业生意做大,势必是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他摆平了海盗,或者说能与海盗相安无事,为政者因此放心将盐务交与他来经营。
淡水邓家的盐业生意到了邓奕贵的四个儿子时代更是迅猛发展,奠定了淡水邓氏家族称霸一方的盐商地位。邓奕贵迁居淡水时,淡水三大姓为詹、戴、李,但邓奕贵凭借经商发家致富,且后代人丁繁衍兴盛,使得邓氏家族的威望和人口数量很快超过此三大姓,名震一方。
而据惠阳叶氏的族谱记载,生于明末的惠阳叶氏开基祖叶特茂是一位商人。清康熙元年(1662)惊蛰日,叶特茂和胞弟叶特盛以及一部分族人从兴宁启程南迁淡水,翻开了叶氏在淡水繁衍生息、成为当地著姓的篇章。
镇隆崇林世居开基祖叶文昭(号崇林)也是经商起家,靠卖盐为生,发家致富后于清嘉庆三年(1798)开始修建围屋,取名为“崇林世居”。叶文昭还置下了两三千亩良田,横跨惠阳、惠东和宝安三地,成为一方富豪。
便利水运造就发达商贸
作为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业集镇之一,淡水老街规模庞大,格局完整,呈现格网状,大多以传统商业街道和生活巷道为主,部分街巷路面仍保留原有的青石板铺设,古香古色。
淡水依托淡水河水运便利,商业贸易发达,并且,除了采盐业外,惠阳县历史上较有名的传统商贸生意还有纺织、陶瓷、冶铸、藤竹制品、造船业等。据资料记载,淡水的纺织业兴于唐,盛于宋。到明末清初,除广州、潮州外,其产量与质量已居其他府之上。隋唐时期,淡水已有陶瓷制品生产;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初具规模;清光绪二年(1876),新圩约场开办了一家官营窑。
明清和民国时期,商业购销全由私人经营。商店分布在惠州、淡水、横沥、平山、多祝等集镇,主要行业有谷米、油、糖、柴、米、副食、百货、药材、布匹和金银首饰等。惠州、淡水、平山各有商埔过千家,其他集市也有百家以上店铺。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兴盛。清道光及咸丰年间,淡水文化教育兴起。清光绪十六年(1890),清朝“铁笔御史”邓承修告老还乡时创办了崇雅书院。崇雅书院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是今崇雅中学的前身。崇雅书院培养人才数以万计,遍布世界各地。叶挺、邓演达、邓仲元、郑士良等惠州仁人志士也是从崇雅书院走出去的,故崇雅书院有“东江革命摇篮”之誉。
新中国成立前,惠阳县有大小商店500多间,当时,货源主要由广州、惠州及香港(香港来货主要是火水、百货等)等地供应。淡水因此成为惠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老城街区风貌犹存
淡水河两岸如今已高楼林立,值得庆幸的是,淡水老街风貌犹存,保留着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商品交易专业街道,以及成片的民居院落、宗祠建筑群等,较完整地体现了惠州古老集镇的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淡水老街有成片集中的传统建筑,包括十处文物古迹和105栋历史建筑,众多近代名人故居分布其中,如“铁笔御史”邓承修、“陆军上将”邓仲元、“革命旗手”欧榘甲等人的故居。淡水老街历史建筑涵盖了庙宇、宗祠、书院、茶楼、客家围屋等多种建筑类型,还有大量古树名木、古井、过街楼等,集中体现了岭南古老集镇的传统风貌和生活习俗。
始于北宋,建设至清末的淡水已具备行政、贸易、防御、教育等功能,奠定了现在的老城区整体格局和风貌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淡水老街的繁华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隐退。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繁华一时的猪行街、米街、灯笼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已名存实亡,它们留给后人的除了一个个印证当年繁华的名字外,就是口口相传的记忆。在“文革”时期,淡水老街区诸如大鱼街、九头王街等都曾被改过名,改革开放后,在当地居民的强烈呼声下,又改回原名。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钟畅新
新闻推荐
湖大、武理工与惠城区委党校今年继续合作开办MPA双证硕士,欢迎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到惠城区委党校了解,详细招考细节来电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