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机”来了省钱省时省心

南方农村报 2019-07-30 12:20

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田镇旧梁村,金灿灿的稻田里多台农业机械设备正在作业。收割机与以往的人工收割相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旧梁村是省定贫困村,现有连片水稻3000亩,适合机械作业。但村里仅有3台收割机,每到农忙季节,农户就面临“有田无机耕”的尴尬局面。“以前收割一亩要100块钱,还要排队,我的稻谷准备今天割,收割机可能过几天才来。”村民黄桂添种有100余亩水稻,他说好几次等不到收割机“如约而至”,只能花钱请人。

此次“上线”的农机服务进贫困村活动,为农户提供水稻机械化收割和共享农机平台操作服务,让农机的高效率、降成本、省人工的生产方式融入贫困村。“活动根据农户实际收割面积,适度予以补贴。”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补贴机械作业产生费用的70%,其余30%由农户自费。旧梁村“第一书记”龙剑波介绍,如今每亩收割费30元,为全村农户节省收割费7万元。

农机服务进贫困村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使用“滴滴农机”共享农机平台。去年惠州市在全省首创推出“滴滴农机”共享云服务平台。农户可通过APP发布找工需求、种植情况、农机需求等信息,平台则及时对合理区域内的农机主进行业务推送,农机主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接单。“滴滴农机”平台负责人李玉光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实现惠州可跨区作业的农机基本入网,作业亩数达10万亩以上。□刘建威陈昊宇

新闻推荐

限养区内环保设施不达标的养殖场年内须全部拆除 龙门:坚定治水之路 攻坚农业污染

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苏冚小组的污水处理场所犹如花园绿地。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登上水西塔,俯瞰惠州市龙门县城,一弯自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