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瑞卿: 惠州要补齐短板对接深圳创新资源
胡瑞卿。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在深惠两地同时布局。总投资129亿元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就是深惠产业共建的一个代表。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摄
扫二维码看“湾区争先
深惠同城”更多精彩内容
“广佛同城做得比较好,深惠一体化发展还有较大差距。”近日,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瑞卿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带来新机遇,惠州与深圳需要在同城化、一体化方面多下功夫。
胡瑞卿建议,深惠要深入合作,一方面是要打通交通瓶颈,加快高铁等轨道交通以及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加快海上交通的对接;另一方面,需要共同谋划共建更多平台,为两地企业联动发展提供更多施展的空间,解决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共享。
“有些人担心,惠州与深圳的轨道交通打通后,惠州的资源反而会被深圳"虹吸"走,其实不必有这样的顾忌。”胡瑞卿认为,开放是双向的,借助便捷的交通,惠州也可以吸引更多深圳的创新资源。
在胡瑞卿看来,两个城市的融合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快速交通打通后融合起来会更容易。但深惠之间也需要一个更加融洽的合作氛围,需要双方都放下成见与戒心。
对于深惠产业的对接,胡瑞卿建议,惠州的相关部门要对全市的产业链进行全面系统梳理,找出其中的短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与深圳对接,从深圳精准引进更多对惠州“2+1”产业集群发展有帮助的资源和力量。
胡瑞卿认为,惠州在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可以引进深圳等地的科技型企业和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为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注入更多动能。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可以加强与深圳的产业链合作,引进更多相关企业。
对于深惠两地营商环境的差异,胡瑞卿表示,惠州这几年的办事效率有较大的提升,但与深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惠州要学习深圳经验,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继续发力、补齐短板。除了要提高服务效能,还要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加大力度,为年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平台,并解决人才在惠州安居乐业的后顾之忧。
胡瑞卿表示,相比深莞合作,深惠合作的步伐还比较慢,除了企业以及产业之间的互动,更需要政府层面去推动。惠州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做好对接。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新闻推荐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 轨道交通将把深圳惠州连成一体
张克科。受访者供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两个紧邻的重要城市,深圳、惠州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备受关注。随着大湾区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