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成惠州“半壁江山” 第一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461.43亿元,占全市GDP的45.5%

南方日报 2019-07-05 06:39

政策组合拳助力民企撑起惠州经济半边天,图为TCL液晶电视整机一体化制造项目工厂。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惠州市已经举办了多期为企业解决困难的“直通车”活动。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摄

图表:周美霞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中,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惠州企业光荣上榜。这是惠州民营经济稳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去年,惠州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826.4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惠州90%以上的市场主体、90%以上的就业、65%的固定投资、44%的生产总值、60%的税收,都由民营企业贡献。

然而,从全省视角来看,惠州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总量排名并不匹配,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也存在不少阻碍。

要为企业扫清障碍,需要有“硬核”实招。

记者获悉,7月5日,惠州市将举行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工商联民营企业专场活动。实际上,自今年1月推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机制以来,惠州已经举办了6期“直通车”活动。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为企业“开药方”,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

●南方日报记者马发洲

格局

民营经济占比8年提升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富民经济”,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惠州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以优环境、活融资、促创新、强服务等为工作重点,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惠州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经历了“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向“半壁江山”前进的发展脉络。

2010年,惠州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占全市GDP比重仅为35.5%,到2012年这一数字提升至37.4%,2015年达42.7%,2016年提升至44.1%。2018年为44.5%,8年间提升了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的态势背后,是惠州积极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先后出台“惠28条”“惠42条”“惠十条”“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码扶持民营企业,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目前,惠州主营收入10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3家,10亿元以上59家,1亿—10亿元的551家。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惠州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61.43亿元,增长9.7%,增加值总量占全市GDP总量45.5%。全市民营经济共上缴税收169.2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0%。

惠州民营经济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推动实体经济不断壮大,为加快转换增长动能注入活力。

但是,放在全省视角来看,其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总量排名并不匹配,与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差距较大。

从总体而言,惠州的增速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

以2017年为例,广东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8339.14亿元,同比增长8.1%,占GDP比重为53.8%。珠三角地区则为35227.03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为46.5%。惠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7.7%,全省第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4%),均低于全省、珠三角平均水平。

与佛山、东莞相比,可以看出惠州的差距。2018年,佛山、东莞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为6209.95亿元、4105.49亿元,惠州为1826.41亿元,佛山和东莞分别为惠州3.4倍和2.25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4.5%,比佛山低16个百分点以上,比东莞低5.1个百分点。

从经营主体来看,惠州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

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佛山、东莞拥有市场主体分别为71万户、115万户,是惠州的1.3倍、2.08倍。其中,佛山和东莞私营企业在民营经济户数中占比在40%以上,惠州不足30%。在2018广东民营企业100强中,惠州仅有1家,而佛山、东莞分别有14家、5家。

从产业结构自我审视,惠州传统行业占比较大,以低端制造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少,技术、资本运用等能力有待提升。全省有33356家高新技术企业,惠州仅有1108家。

困局

扫除民企“绊脚石”,政府效能待提高

那么,是什么拖了惠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后腿?

行业人士认为,惠州本土的民营经济发育不足、发展滞后,成为惠州经济发展的掣肘之一,导致整体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差。

破解民营经济“成长的烦恼”,扫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政府效能、营商环境如何,对民营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惠州政府部门的服务不断升级,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行4轮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通“直通车”,收集企业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连续多年开展暖企行动;安排千名首席服务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这些举措,持续改善了惠州的营商环境。

政府“有形之手”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惠州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新的面貌、新的作风,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企业比较受尊重,脸难看、门难进的事少了”……在走访中,不少民营企业家向记者表示。

但与民营企业、人民群众的期望值相比,政府效能还存在差距。在走访中,不少企业表示,企业发展遇到“三山”“三门”“两高一低”等问题。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市场准入门槛高如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成本高、税费高、利润低。

不过,部分企业负责人直言,办事不畅、效率不高、职能部门不担当等情况还时有发生。某农业企业由于用地难、办证难,用地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而4次被迫搬厂增加了经营成本;有企业由于部门信息“不对称”导致工程被拖延……

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把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做到在认识上同样重视、政策上同等对待、工作上同步推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破局

对标先进加码“放管服”改革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难以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发展要素,甚至造成已有优势和资源流失。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营商环境排名主要基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指标。

最近十多年来,新加坡一直被世界银行评为“全球营商环境最佳”的经济体之一。新加坡凭着健全商业法规体系、缩减企业制度成本、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提高政府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名闻世界。

正如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所说:“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细节。”

优化营商环境,这是惠州要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题中之义。

今年初,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治理体系。当前,改革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坚定推动改革提速,瞄准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先进,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

面对妨碍企业发展的“隐形门槛”,惠州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将企业“单枪匹马找出路”变成政府部门的“集体决策找出路”,成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潜力的关键一招。

在营商环境的系统工程中,“放管服”是重要一环。

近年来,惠州先后启动了3轮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投资项目实现了从282个工作日到99个工作日的“瘦身”。今年初,惠州改革再出发,启动了第四轮改革,重点在信用快审、分类快审、联合快审上“快起来”。

在开办企业方面,惠州将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今年6月,仲恺高新区推出了套餐服务,一天内即可完成商事登记、刻章备案、银行开户、办税业务等业务。

但是对标先进,惠州在这方面的改革尚有不少空间。

如上海市长宁区推行“一照多址”和“一证多址”,可以减少企业“入场时间”;北京开展“全市通办”改革,涉税业务纳税人可在网上或微信上办理申报纳税、申领发票等300多项税收业务;浙江省建设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由让“群众跑腿”变为让“数据跑路”……

专家建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企业创新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惠州应该抓紧对标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使城市和各级政府部门能够对标先进,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

■消息

快上车!

惠州今天为民企

开通专场“直通车”

纾解民营企业困难!7月5日,惠州市举行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工商联民营企业专场活动。这是惠州第7场“直通车”活动,也是继港资企业、台资企业专场“直通车”后的第3场专场“直通车”。

今年1月,惠州创新推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机制,为企业疑难事务提供快办平台。惠州市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组成服务团队,面对面为企业“坐诊开方”,解决了不少沉疴顽疾、疑难杂症。

截至6月24日,南方日报记者从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了解到,前6期“直通车”活动中,全市“直通车”平台收到企业诉求466宗,已办结363宗,平台办结率达78%。在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中,惠州通过探索创新五项机制,推进活动取得实效。

观察眼

对标一流

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在营商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惠州市名列广东第8,低于粤东粤北的部分城市,与惠州的经济总量的排位不相匹配。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可否认的是,惠州的营商环境离一流还有差距。在体制机制弊端上做减法,在服务和监管上做加法,才能维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按照世界银行构建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评价营商环境的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标反映监管过程的复杂程度和费用支出,包括开办企业、施工许可、产权登记、纳税等方面的便利程度;另一类指标反映法治保障程度,包括投资者保护、合同执行、破产办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管等。由此可见,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是其中的关键要素。

改善营商环境,要从思想上改变。行政审批带来权力集中,容易产生寻租行为、产生腐败。有些该放的权没有放,有的不是针对企业的痛点和堵点来改革,而是从方便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政府是政策制定者与市场治理者、服务者,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改善营商环境,要向国内外学习。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惠州想打造“比深圳快一步”的行政效率,就必须学习先进、对标国内外的评价标准发力。例如,新加坡以高效的行政工作效率带来了高效率的营商环境。惠州应吸收借鉴世界银行的指标,参考符合实际情况,构建起本土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对于营商环境的感知最为敏锐。民有所呼,“管”有所应,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必将为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三环南路-口岸路交叉口封闭惠州交警出招缓解古塘坳立交周边拥堵,下桥处安装信号灯交替放行

惠州交警出招缓解古塘坳立交周边拥堵,下桥处安装信号灯交替放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