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新城:东部中心的主引擎如何启动?

南方日报 2019-05-31 07:19

作为东部核心的主战场,大运新城片区所具备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国际大学园+深港国际中心”,在产业空间上,大运新城同样有着巨大的优势。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开栏语

5月28日,龙岗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大机遇、做好大文章、绘好大蓝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开辟“龙岗主战场”,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空间保障、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不断加速,值此之际,《南方日报·深圳观察》推出系列报道,将通过实地走访,试图在大湾区视野下挖掘出龙岗城区各重点片区的发展新价值,并以此描绘出龙岗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敬请垂注。

驱车从水官高速龙岗出口下来,深港国际中心项目内几栋高楼已经建起十余层,工地上吊车林立,切割、紧固、吊装,工人们流水作业紧张有序。沿着深港国际中心所在的黄阁路一路走来,不仅是深港国际中心,益田·硅谷新城、回龙铺新工业园内同样机器轰鸣,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而在黄阁路两侧,一大批高端产业空间、商务楼宇正在蓄势崛起,加上已建成使用的启迪协信科技园、创投大厦、龙岗天安数码城、荣超金融大厦等,一条突破龙岗高度的产业大道已现雏形。

5月28日,龙岗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指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开辟“龙岗主战场”,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空间保障、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

作为大运片区所在的街道,龙城也被龙岗区赋予了打造龙岗东部核心发展区域的新使命、新定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的情况下,龙城街道大运新城片区又该如何抢抓龙岗“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战略机遇,发挥好高位发展势能,为龙岗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版撰文:徐剑

优势

发挥“国际大学园+深港中心”核心带动效应

“从2013年搬到龙城居住后,感觉这几年变化挺大,之前周边都是住宅小区、城中村及一些老工业区,现在多了很多高端的产业园、写字楼、商场,人气慢慢旺了起来,估计过上几年,这里可能就赶上原特区内了。”

家住龙城街道黄阁坑片区的肖先生对于龙城近年来的变化感到惊喜。近年来,龙城的建设正不断加快步伐。笔者日前从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召开的市区工务系统联席会上获悉,北理莫斯科大学将在今年建成。5月25日,位于龙岗大运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开放营销中心,意味着深港国际中心的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

国际大学园与深港国际中心被认为是龙岗东部核心城区的核心。这其中国际大学园片区,为龙岗打造创新高地提供了“智核”引领作用。龙岗正着力打造“高等院校+创新平台+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创新创业资本+创业人才+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作为建设东部核心的“主战场”,大运新城片区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国际大学园+深港国际中心”,在产业空间上,大运新城同样有着巨大优势。

笔者从大运地铁站一路向北,沿途经过大运软件小镇、荣超金融大厦、启迪协信科技园、龙岗天安数码城、创投大厦等一批创新产业空间;与此同时,深港国际中心、益田硅谷新城、回龙铺新工业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龙城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龙城街道区域内集聚了一大批创新产业集群项目,总体量达400万平方米。

例如正在建设当中的回龙铺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未来将为辖区提供产业研发用房近50万平方米,将以“物联网+数字文创”为核心,打造“科技+文化”产业生态公园,囊括研发办公、产业配套宿舍、商务公寓、配套商业等,届时将为片区提供保障房、幼儿园、公交综合站、变电站、图书馆、政企综合服务中心、会议报告大厅、产业体验中心等更完善的公共配套。

与此同时,大运片区创新氛围浓厚,国际创客周大赛、中国创客(第四季)夏季峰会极智未来峰会、深圳创新创业大赛龙岗区预选赛暨第二届“启迪杯”创新创业大赛、2018年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设计论坛等高端活动陆续在大运新城片区举办。辖区还拥有3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1个图灵奖科学家研究院,以及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研究院等国际高端创新平台。

挑战

缺乏“头部企业”导致产业带动效应不强

“原来在南山科技园上班时,下班打个滴滴,因排队人数太多往往要提前半个多小时下单,现在龙岗大运基本都是下单秒接单。”2018年从南山某科技公司跳槽到龙岗天安数码城的小李告诉笔者,跟南山科技园相比,感觉龙岗大运片区产业园的人气还是有不少差距。

“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这是大运新城片区目前一个明显的劣势。”小李感受的差距也得到了龙城街道相关负责人的认同。他表示,大运新城片区在产业发展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育出不少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但在产业集中度上,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上,仍存在长足的发展空间。与龙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坂田和宝龙这两个龙岗重要的产业集聚地,前者拥有华为,后者拥有比亚迪。

对于产业集中度和创新氛围的打造,深圳市政协委员、龙岗区政协常委杨俊建议,可以通过整体打造北部创新客厅、中部活力客厅、南部高效客厅三大功能板块,优化整体空间格局,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和引导。

其中北部依托天安数码城片区,抢占区域科创智造高端环节,支撑大运新城产业长远发展,辐射东莞、惠州等广阔腹地,成为引领创新产业持续升级的科技创新区,打造创新客厅。中部借势深港中心、大运中心、博览中心等重点项目,联动北部创新组团以及国际大学园区,汇聚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高等级文体服务设施,成就与世界紧密联系的综合服务活力中心,打造活力客厅。南部依托大运交通枢纽,建设打造成为总部商务集聚、产业层级高端、产城深度融合、环境宜居宜业、具有国际形象的“东部中心”标杆区,打造城市高效客厅,未来借助大运南片区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拓展发展空间。

对于国际大学园的“智核”作用,杨俊同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际大学园作为龙岗产学研一体化极为关键的一环,目前存在校区与园区互动不足、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低等问题,其对周边产业的带动效应还有待增强。

杨俊这一看法也得到不少企业的认同。深圳市艾德化学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厚成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大学园与企业之间的技术研发、产品转换的力度仍需加大。同时他也表示,大学的成长需要时间积淀,目前龙岗区正大力引导企业与港中大(深圳)之间进行合作,相信未来这一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

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国际大学园的“智核”作用?杨俊建议,以大运新城扩容为契机,依托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打造大学科技园,强化与大学园区的“产学研”联动,发挥科研引领作用,引进国家级研究机构与实验室,建立院士科研中心,鼓励国际大学园的学校和龙岗的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省、市课题或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发挥学术交流引领作用,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交流平台,以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创新创造灵感;发挥人才引领作用,鼓励龙岗企业与国际大学园的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吸纳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在校生、毕业生来大运新城参加就业见习和实习。

此外,大运新城片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城市新客厅”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与区域之间的产城联动不畅,制约产城要素之间的互联互通等短板也亟待补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专家看来,港中大(深圳)与深港国际中心形成的组合效应,将为龙岗在粤港大湾区的城市协作中找到抓手,龙岗可以充分利用在制造业多年以来积累的优势,与香港领先的科技研发实力、现代服务业优势形成互补,为龙岗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提供动力。

未来

用足用活黄阁路3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日前,龙城街道大运新城管理办组织邀请区、街道相关部门及园区负责人前往北理莫斯科大学开展交流座谈会。辖区各园区负责人介绍了发展、运营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产学研合作的开展情况和发展意向,以及就业实习需求。

龙城街道组织辖区园区与大学园之间深化合作,正是对大运片区发展的主动谋划。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作为深圳五大城市新客厅之一的大运新城片区有其自身特点,即产学研、文化体育以及生态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辖区内较为充足的高端产业空间,未来这一片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大运新城城市设计整体成果基本完成、粤港澳大湾区新地标深港国际中心营销中心开放、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主体工程全面封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成功落户、深圳龙岗智能视听研究院挂牌成立、天安数码城四期完工、启迪协信科技园一期顺利启用……

近期,大运新城片区一大波项目建设的好消息传来,表明大运新城片区的建设正在加快。

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作为大运新城所属街道的龙城提出,将继续依托国际大学园与城区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平台,推动香港(深圳)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职业信息技术学院等院校在启迪协信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孵化基地,打造志愿服务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产业孵化基地等,推进校地融合、产城融合,实现城区、社区、园区一体化发展。

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上,龙城街道表示,今年将推进“三优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市区产业优惠政策宣讲和招商引资力度,用足用活黄阁路近30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活动。力争2019年重点服务企业达100家,重点服务产业园区达10家,新增规上企业100家,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新增国高认定企业70家,新增省创新创业团队1个,新增区以上创新平台2家,科技创新载体1处。

■相关

集中街道3/4产业空间黄阁路产业带已现雏形

从水官高速龙岗出口出来后,从大运中心出发,沿着黄阁路一路向北,这条约5公里的道路沿途经过深港国际中心、益田硅谷、龙岗天安数码城、创投大厦、回龙铺新工业区等。据龙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仅黄阁路两侧,就有近30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约占整个街道产业空间的3/4。

在龙城街道2019年工作部署会议上,街道党工委书记韦锋提到,将继续推进“三优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市区产业优惠政策宣讲和招商引资力度,用足用活黄阁路近30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活动。

有专家表示,黄阁路布局众多高端产业空间,同时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发展力强劲的创新企业,未来或可打造成为深圳东部的一条重要产业走廊,为龙岗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吸引力不断增强龙城街道去年新增国高企业79家

2017年5月,几名海归博士来到龙岗天安数码城,创办精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医用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工作,如今,由他们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已完成样机制造及核心技术验证,部分技术参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型研发产品。

从国外回到龙岗大运片区创业,精锋医疗看中的正是这里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无论从创业成本、人才吸引,还是产品上下游供应链来看,龙岗都十分具有吸引力。”

与精锋医疗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大普微电子、艾德化学品等一批科技创新公司。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数据存储处理器芯片,填补了国际上智能存储技术的空白,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近50项。

“政府对于企业的服务精神、龙岗大运片区的创新氛围和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我们最终选择落户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艾德化学品负责人李成厚告诉笔者,2008年公司便有入驻龙岗天安数码城的意向,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达成,这其中便有当时龙岗大运片区在创新氛围上仍显不足的因素。2017年,在看到龙岗大运新城片区的不断发展后,公司最终决定落户于此。如今,在汽车化学品行业,艾德化学品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的企业。

精锋医疗、大普微电子、艾德化学品的案例,体现的正是龙岗大运新城片区在创新创业上所带来的吸引力。在较为充足的产业空间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支撑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来到龙岗。根据龙城街道经科办统计,截至2018年底,街道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79家、上市企业10家、总部企业13家。2018年龙城162家企业提交国高申请,申请成功79家,今年,龙城将力争再新增国高认定企业70家,新增省创新创业团队1个,新增区以上创新平台2家,科技创新载体1处。

产业空间建设不断加速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不久前,一条微信文章在龙岗走红:《龙岗再添新地标!250米的塔楼要来啦》,不少人感叹,龙岗中心城片区建筑越来越高,地标越来越多。

250米地标所指的正是位于黄阁路北端的回龙埔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内的建筑。今年3月,龙岗区主要领导在调研该项目时指出,政府部门要提前介入,对项目产业方向“把好关”,积极搭建平台,吸引好的产业和优秀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

事实上,尽管回龙埔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仍在建设中,但一大批明星企业已经选择入驻:与荣事达达成协议,共同成立“全价值链双创中心(深圳)”,打造中国标杆式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与阿里巴巴共同打造阿里云创新中心和新零售龙岗示范试点;与美国双边离岸创新中心合作建设龙岗首家直通纽约的海外创新中心;与华为签约打造loT+AI智慧生活产业集群;与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达成合作意向,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智慧生活大数据研究……

沿着黄阁路从北到南,笔者看到,不仅仅是回龙埔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清林路与黄阁路交会处,定位为“中国硅谷”的益田·硅谷新城也已完成场地平整,未来将以智能机器人、移动互联网、高端软件、科技金融四大产业为主导,发展以创意为主的产业集群;在深港国际中心,部分建筑已经建起10余层,日前营销中心已经正式开放;定位为研发大楼,以科技研发、总部办公为主的创投大厦早在2017年交付使用,而天安数码城、荣超金融大厦等产业、商务空间已经发展成熟。

在这些产业空间的未来规划当中,物联网+数字文创、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科技金融、智能办公等科技创新兴产业名词高频出现,可以预见,假以时日,当这批产业空间发展起来,黄阁路产业带将成为一条媲美深南大道的创新创业大道。

■观察眼

打造龙岗“东核”关键在“内联外通”

大运新城片区在打造龙岗“东部核心”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其中包括国际大学园的“智核”引领作用、较为充足的高端产业空间,以及辖区内已经聚集的一大批潜力巨大的创新型企业。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大运新城片区目前也面临头部企业缺乏、产业集聚度不高、智核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

从现代产业生态理论研究来看,产业新城的建设,越来越强调生态圈理念,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为方向,促进产业上下游和协作关联企业,通过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集成构建为产业生态圈,以此迸发出强劲的创新力与生产力。

产业生态圈的价值,决定着东部核心区的价值。

以这个角度出发,大运新城片区如何将现有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把每一块资源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将是当前打造东部核心的重要命题。龙岗在产业链上的各个要素点已经基本具备,就如同一台机器人已经具备了主脑、身体、手脚等主要配件,剩下的则需要各种线路把这些配件有效地联通,真正运作起来发挥作用。

从今年龙岗区政协一号提案中可以看到,龙岗正把大运新城片区内如何优化空间布局、如何强化“龙岗智核”的功能、加强大运新城产城要素之间的互联互通等问题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其目的是将内部资源有序联通,以释放出大运新城片区的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打造一片核心区域,则更需要将发展的目光放在龙岗乃至深圳之外。

纵观龙岗发展之路,从最开始引进“三来一补”,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放眼全球引进高端创新要素,一直都离不开与外界的互联互通,龙岗东部核心的打造同样将延续这一规律。例如龙岗在2014年联合龙岗天安数码城开通的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直通车”,曾先后从国外引进长朗三维、大普微电子、精锋医疗等一批优秀创业团队,如今这批企业中,不少已经成为龙岗的明星企业。

在更大的坐标体系下为东部核心发展谋篇布局,龙岗不仅需要通过更多类似“直通车”这样的举措引进“大鱼”,更需要不断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引进先进的创新制度,学习先进的创新理念,为核心区的打造注入“活水”,以形成“水大鱼大”的产业气象。

新闻推荐

惠州:用行动温暖“不一样的童年”

地贫患儿在“地贫之家”输血治疗。在“四点半课堂”上,志愿者在指导小晖完成家庭作业。社工组织到惠城区综合福利院举办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