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国省考断面6个保持水质优良 惠州市采取非常规手段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沙河13条劣V类支流有7条动工整治,淡水河16条支流有12条动工整治,潼湖水7条支流全部动工整治……今年以来,惠州市采取非常规手段,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通过一系列“硬核”措施,有力推动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国省考断面水质保持稳定或有明显改善,9个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中,东江汝湖、剑潭、博罗城下、西枝江马安大桥、增江九龙潭、公庄河泰美6个断面水质均保持优良。
今年以来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472家
2019年,是党中央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二年,也是惠州剿灭劣V类河涌攻坚年。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重要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发1号令、出台消除劣V类国考断面攻坚方案、召开部署动员大会,今年以来惠州市治水工作不断向纵深挺进。3月底,惠州市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再加码。7个督导组下沉各县(区),用近2年时间督导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淡水河紫溪断面、沙河河口、潼湖水赤岗村断面以及东江干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得益于这些措施,惠州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淡水污水处理厂已通水运行,12座新建、续建、重建污水处理厂已有7座动工,40座提标升级污水处理厂已动工30座,应新建污水管网652公里,已建成152公里,其他重点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472家。
该负责人坦言,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水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上热下冷底层观望”情况,攻坚热情及力度从上至下逐级递减,责任还未真正压实,部分县(区)治污项目进展严重滞后,治污措施迟迟未能落地。另一方面,各县(区)、镇街治水不系统、碎片化,急功近利,零敲碎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部分国考、省考断面及支流水质改善却不明显,与考核目标要求差距较大。
据统计,2019年淡水河、潼湖、博罗县沙河三大流域年度任务总数为183项(其中工程类130项、工作类53项),未达到时序进度的有78项,占比42.6%;重点工程类项目130项,未动工48项,占比36.9%,进度严重滞后。
“全天候”异地交叉执法严打环境违法行为
“接下来惠州市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坚克难,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该负责人说,惠州市将坚决实行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各级河长湖长主动担起治水责任,变“交办制”为“负责制”,抓紧出台市级河长制考核方案,对履职不到位的河长进行严肃问责处理。
要治污,截污是关键。惠州市将全力完成652公里管网建设任务,完善错接、漏接管网,激活“僵尸”管网,提高效能。全力完成污水处理厂全提标,东江、西枝江干流、淡水河、潼湖流域及沙河骨干污水处理厂按照“准V类”标准完成提标升级,进一步减少氨氮、总磷等污染负荷。实现养殖污染全清理,重点流域、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在6月底前全部清理完毕。8月底前完成养殖废弃污染物、粪污塘清理整治。
“排污口不整治,河水难清澈。”该负责人说,惠州市正在全力加快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对无法通过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排污口,全部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并制定生态补水工作方案,通过再生水、地下水、水库水补充干、支流流量,确保淡水河等重点流域河道生态基流,提高自净能力。
同时,惠州市将统筹协同开展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治理工作,全面完成控源截污工程,提高流域内黑臭水体及劣V类水体的整治标准,确保全市7大水系108条主要支流80%以上达到V类以上标准。加快实施淡水河、沙河、潼湖流域《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削减入河排污量。整合全市执法力量,实施“全天候”异地、交叉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惠环宣
新闻推荐
惠州日报讯(记者匡湘鄂张晨通讯员张晓敏应德良)日前,大亚湾区扫黑除恶办、区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该区今年扫黑除恶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