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改造老旧社区 11社区(村委)内街综合整治工程拟国庆前完工,包括墙外立面改造等

惠州日报 2019-05-23 14:44

工人沿街铺砖,美化路面也更便于行人行走。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黄志辉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黄志辉)排水管道改造、村道硬底化、墙外立面改造、景观改造……日前,龙门县11个社区(村委)的内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紧锣密鼓地铺开。

在龙城街道林村村李屋村民小组,工人们正在清理杂草、杂物,并把祠堂前和周边凹凸不平的路面重新进行硬底化。“原来这个地方杂草丛生,改造后环境焕然一新,村道也进行了重新硬底化,村民能在祠堂前娱乐、休息,十分高兴。”该村民小组长李润林高兴地说。

在县城另一头的城内社区上陈屋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原来路面坑坑洼洼不好走,排水也不好,一下雨路面积水很多,现在重新进行硬底化和排水管道改造后,路面好走了,下雨天时积水也没了。”当地村民陈灵仙说。

据龙门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对林村村和太平门、北门、城内、东较场、城南等社区进行改造,接下来将陆续对王坪村、青溪村、甘香村、城郊村和城东社区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道路、人行道、排水设施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及改造,同时对部分节点进行景观改造,总投资约4000万元,预计国庆前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据介绍,为巩固龙门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成果,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把“以"绣花功夫"做好老旧社区、城中村"微改造",完成县城全部内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写进了县政府工作报告,并对相关职能部门下达了国庆节前必须全面完工交付使用的工期任务。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分批分期完成今年的内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相关新闻

第三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召开

改厕所添绿化提升村庄颜值

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梁婉梨)拆违建、改厕所、建广场、添绿化……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正在龙门县加速推进,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日前,第三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在龙田镇、蓝田瑶族乡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段致辉参加了活动。

段致辉一行率观摩组先后到龙田镇邬村村小径村民小组、石龙头村塘边村民小组和黄屋村民小组以及蓝田瑶族乡红星村新围村民小组、大份村民小组等深入察看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参观绿化围栏新产品、污水治理新设备、党建宣传新载体等,并针对存在问题剖析根源,提出具体解决建议和意见。

走进蓝田瑶族乡新星村,极具瑶乡风情的灯杆立柱和绿化小栅栏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格外亮眼。“拆除行动一开始,村干部、党员带头拆,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拆违任务,挺顺利的。”蓝田瑶族乡党委书记张新文说。侵占街巷的旧房被拆了,巷道变宽敞了,村容变干净了,腾出来的空间栽上树木、种上花草或建成健身娱乐小广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让农村刷新了颜值,更提升了其内在气质。

段致辉强调,要加快推动新农村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多措并举,聚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整治好电力线、有线电视线和通信线“农村三线”,学好、用好政策,共同努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县农村面貌越来越好。

活动中,龙门县相关负责人围绕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新闻推荐

走进贫困村播种蓝色希望 龙门县税务局组建百人助学队伍,融合扶贫、普法、税宣功能

龙门县税务局青年助学服务队给贫困地区学校提供更多教学支援。龙门税务局税务干部深入村委、社区、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