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小说之乡”擦亮惠城文化品牌 惠城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地区,12年来硕果累累形成“惠州小小说现象”
惠州市小小说大课堂本着“以老带新,教学相长”的原则,面向全市小小说爱好者普及小小说写作知识。图片由申平提供
“
惠州市和惠城区小小说学会成立12年来,成绩斐然,现已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形成了文学界公认的"惠州小小说现象"。”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
4月27日,“中国小小说之乡”揭牌庆典在惠城区西湖大剧院举行。“中国小小说之乡”称号,惠城区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小小说这一新时代文学的精灵,2007年在惠城落地生根,12年来硕果累累,形成了业界公认的“惠州小小说现象”,并且飞出了3只“金麻雀”,为文化惠州增添了一抹靓丽的光彩。
12年,是什么成就了“惠州小小说现象”?12年磨一剑,亦是新一轮的开始。未来的“惠州小小说现象”又将会怎样演绎?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目前全市小小说学会会员112人,发表作品万余篇
发展
“惠州市和惠城区小小说学会成立12年来,成绩斐然,现已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形成了文学界公认的"惠州小小说现象"。”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在揭牌仪式上说:“作为一个地级市,惠州先后有3人获得小小说领域最高奖——金麻雀奖,又有那么多人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涌现出许多文学新秀,开展了很多有声有色的文学活动,这的确令人称道。”
“惠州小小说现象”能够得到中国小说学会的肯定,身为惠州市小小说学会会长的申平甚感欣慰。申平可谓是惠州小小说创作的“头羊”,见证了惠州小小说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2000年以前,惠州写小小说的作者寥寥无几。进入21世纪后,申平来到惠州,他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小小说创作,作品接二连三地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惠州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并于2003年以《头羊》一举夺得全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
随着“头羊”申平的出现,惠州的小小说作家及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07年6月,惠州市小小说学会成立。此后,该学会定期举办活动,出精品、推新人、编选集、搞联谊,不断激励写作者的兴趣,会员的作品也不断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
12年来,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在册会员从成立之初的20多人发展到112人,会员累计发表作品万余篇。其中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和各种年度选本及金雀坊平台转载的作品近千篇,出版小小说作品集和小小说理论著作50多部,申平、夏阳和雪弟3人先后获得小小说领域最高奖——金麻雀奖,会员获得包括冰心儿童图书奖在内的各种奖项200多项。
申平表示,惠城区已经成为岭南小小说重镇和全国小小说创作研究中心,“惠州小小说现象”成为惠州市一块闪闪发光的文化名片。
小小说创作基地和大课堂培养了大批创作者
“惠州小小说现象”亮点在哪?申平总结为,在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城区委、区政府以及市文联和各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扶持下,惠州小小说学会打造并用好了“两个抓手”。
抓手之一就是2010年在惠州学院成立中国小小说创作基地。由此开始,惠州小小说学会与惠州学院文传学院一起,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大学生、小小说、面对面”、“小小说活动月”、“钟宣杯”全国优秀小小说双刊奖颁奖大会、全国小小说高端论坛、“丰湖杯”全国大学生小小说大赛、惠州市小小说10年精品研讨会……一场接一场的活动影响巨大,小小说作家在惠州学院学生中一批批涌现,小小说创作研究中心在这里成立,小小说创作如今已成为惠州学院的特色教学之一。
另一个抓手就是创办惠州市小小说大课堂。大课堂于2016年正式在丰湖书院开课,每月一讲,到现在已上了34课。大课堂本着“以老带新,教学相长”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出了“发表才是硬道理,获奖才能有名气”的口号,面向全市小小说爱好者,普及小小说写作知识。同时,邀请中国小小说领军人物和各路大咖,走入大课堂传经送宝。3年来,大课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小小说的读写中来,由此大面积提升了惠州市小小说作家的整体创作水平。许多从来没写过小小说的人开始尝试,一些多年未写小小说的作家也重新动笔,小小说骨干作家创作更加勤奋了。
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利民认为,惠州市小小说学会成立后为队伍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培养了一批小小说作家,也创作了数量很大、质量较高的作品,“这就像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一样,只有群众基础好了,才能有拔尖的人才。”
吴义勤对“惠州小小说现象” 的赞扬更是直接,他说:“惠州小小说大课堂的成功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明年举办中国小小说高端论坛,设立全国性小小说奖项
12年磨一剑,如今实至名归。
吴义勤在“中国小小说之乡”的揭牌仪式上提出,希望惠城区在拿到“中国小小说之乡”这块品牌之后,要高度重视、舍得投入、倾力打造,使之真正成为惠州市的一块文化名片,让它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一颗文学明珠!
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翟树宇表示,这是惠城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更是惠城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件盛事、喜事,对有效融合全区文化资源、不断擦亮惠城文化品牌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惠城区一定会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不断擦亮“中国小小说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把惠城区真正打造成为中国小小说重镇。
当天揭牌仪式之后,中国小说学会与惠城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利民,惠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丘素芳代表双方签约。根据协议,从2020年开始,惠城区每年将投入一定资金,支持开展中国小小说高端论坛和设立全国性小小说奖项。
对于“中国小小说之乡”的落户,申平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而已届花甲的他同时又满怀壮志。申平已在心里拟好多个计划:好好筹划在明年惠州开展的小小说高端论坛和设立全国性小小说奖项事宜;设立小小说之家,让小小说创作者有一个交流的场所;创办一本小小说杂志和新媒体平台,让会员有更好的发表作品平台,借助新媒体把小小说向全社会推广……
申平表示,接下来将以“中国小小说之乡”挂牌为契机,继续努力,让小小说这一新时代文学的精灵,在惠城区这片沃土之上,飞得更高更远,成为惠州、广东乃至全国一道亮丽的文坛风景线。
故事
会员勤奋创作 作品屡屡获奖
新学员李艳、西米都是私营企业主,以前从未写过小小说。经过惠州市小小说大课堂的熏陶之后,她们拿起笔勤学苦练,互相切磋,一飞冲天。先是李艳以作品《斗茶》一举夺得“东江杯”全国小小说大赛特等奖,随后又以《尾部挂灯笼的人》夺得“观音山杯·人与自然”全国小小说大赛一等奖。随后,西米也以作品《默片》夺得“东江书院杯”粤港澳大湾区小小说大赛一等奖。
老会员海华退休前曾担任地方领导,退休以后重新拾笔,勤奋创作,作品不断见诸大报大刊,作品《最佳人选》《隐形手套》等,先后夺得梁斌小说奖、《南方日报》全国廉政小小说征文大赛一等奖和小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另外,肖建国、胡玲、阿社、吴小军、陈树龙、苗理洁等人的作品,也在全国各地报刊遍地开花,分别获得各种奖项。
12年来成绩
●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在册会员从成立之初的20多人发展到112人,会员累计发表作品万余篇,其中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和各种年度选本及金雀坊平台转载的作品近千篇;
●出版小小说作品集和小小说理论著作50多部;
●申平、夏阳和雪弟3人先后获得小小说领域最高奖——金麻雀奖;
●会员获得包括冰心儿童图书奖在内的各种奖项200多项。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谢菁菁 彭红霞 通讯员王晓旻
新闻推荐
开展“扫黄打非”“绿书签行动”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惠城擦亮“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单位”金字招牌
学生在“扫黄打非”绿书签签名墙上签名。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今年的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践行社会主义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