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受访市民支持青少年宫搬迁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考虑在原址打造立体停车场和西湖新北大门

南方日报 2019-05-10 06:36

西湖是惠州景观地标,周边区域长期存在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对于惠州市民而言,身在闹市却可赏西湖美景绝对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但随着城市声名远播,往来游客越来越多,惠州西湖,乃至整个桥东桥西老城区日益受到交通拥堵的困扰。

划定单行道、创造性地设置潮汐车道……为解决这一难题,惠州相关部门频频“出招”,但受制于老城区空间局限、建筑群密度较高等原因,拥堵仍难以根治。

如何破题?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结合西湖、桥东、桥西老城区品质提升进程,对区域进行了综合交通现状调研,并提出大量创新的想法和举措,比如搬迁惠州市青少年宫建设西湖游客中心、修建地面有轨电车、增设过江隧道等。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获悉,该调研报告正式发布进行公示,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周边游客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张峰

问题1

桥东桥西为什么堵?

调查:交通网线集中,来往人流高度密集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老城区交通压力日益严重。西湖作为惠州的城市景观地标和旅游标地,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区域交通更是集中。

问题聚焦于两个方面:交通网线的局限以及人流车流的高度集中。在西湖区域,这两个情况显然都存在且不断加深。解决之道在哪里?精细化的细分来往市民出行的需求和目的性是个不错的方法。

调研报告显示,往来桥东、桥西老城区的居民喜欢前往的地点依次为丰山公园或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西湖东大门、红花湖、青少年宫、滨江公园、飞鹅岭公园、植物园、东江沙公园、合江楼、东坡祠等节点。

在出行意图和目的上,日常散步、跑步健身等休闲娱乐需求的占比达到44%;单纯的行车交道路需要途经区域的人数占比26.6%;旅游观光19.9%,另有8.5%人数为本片区住户。

从来往区域的真实目的来看,占比最高的为居民休闲娱乐和取道途经。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拥堵时间和周期为节假日、工作日早晚高峰期,这切实反映了该区域作为市民娱乐休闲场所和沟通江北、江南区域的交通连接区位所面临的交通困境。

此外,还可以注意到,机动车占比过高,轨道交通和慢行系统占比少也是造成区域拥堵的“大难题”。在调查报告中,自驾私家车、公交车和出租车占据出行方式近七成,城际轨道、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步仅分别为4%—8%之间。

问题2

堵车问题如何解决?

建议:强化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倡导公交出行

从老城区拥堵原因的调研结果来看,道路窄且拓宽难,行车需求集中等影响明显,如何优化行车条件,加速慢行交通布局、进一步规范道路行车备受关注。

据报告显示,针对桥东、桥西老城区道路慢行系统优化的建议,环城西路、水东东路、桥东路、滨江西路4条道路的选择人数均超过25%。

结合日常交通的现状,记者注意到,这4条路均为区域的主要行车道路,且都是易堵点。目前道路路权基本都为机动车占据,非机动车通行条件局限,这也反映了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出行的切实需求。

何处增设立体过街设施(人行天桥或隧道)这一问题也备受关注。通过人行和车行区分开,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最受市民关注的几处交通节点分别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黄塘路路口、环城西路西湖东大门与桥西市场连接处、下角南路丰山公园门口、东湖西路东湖二街处,这些路段或存在就医集散需求,或存在休闲购物需求,均为过路人流密集点。

在交通组织上,调研问卷提出的“在环城西路(康帝酒店—圆通桥—鹅岭立交段)实行高峰期双向公交专用道”设想得到了73.8%的市民认同。即在早晚高峰时间段,双向各有一条车道只允许公交车通过,有限满足公共交通需求,倡导公交出行、绿色出行。

记者还注意到,针对交通路网的构建,该局在调查问卷过程中还提出了在老城区内实施公交微循环线、修建地面有轨电车,增设两条贯穿片区的过江隧道等设想,通过完善立体交通网线拓宽老城内部各节点并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连通。从报告内容来看,超过60%的市民均对该设想予以认同和期待,但部分市民则认为实施难度太大,不太现实。

问题3

停车难怎么办?

建议:搬迁空置物业开发停车场

对前来西湖观光的游客来说,相较于行车缓慢的情形,更大的困扰还是停车难。“停车难的问题是年年谈年年难。”署名“fangfm”的网友在一个本地论坛上如是说。

如何改善停车难?加建和新建停车位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该局近期发布的《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中就表示,拟在市区中心区规划新增建设13个车库。其中规划的青少年宫停车库就在西湖区域,计划扩建地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提供不少于600个小车停车位。

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的受访市民都认为应该在闲置空地修建立体停车场,来解决停车位不足的情况。

结合老城区的实际情况,高密度的开发现状下,寻找闲置空地修建停车场并不现实。对此,该调查问卷设问:是否同意搬迁青少年宫建立体停车场?该建议得到七成以上市民认可。

对此,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查问卷所说的青少年宫搬迁不只是简单地搬迁建停车库,而是希望结合祝屋巷、元妙观、西湖宾馆的功能改造,在该片区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景区入口空间,完善西湖服务功能,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的西湖新北大门,解决景区停车难问题。”该负责人介绍,根据设想,将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计及地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为西湖创造一个新的形象展示窗口。具体到是否改造,如何改造,青少年宫搬去哪里,该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综合统筹考虑,通过专项论证调研落实优化。

结合报告内容记者还注意到,除了青少年宫,不少市民认为在新民后街六小旁边的西枝江拐角处、五一路、小塘下空地、老惠阳地委废旧办公楼、空置的原新华书店、老船厂附近、桥西红馆、西湖丽日旁边的大剧院等区域都具备开发停车场的条件,可以着重考虑。

■记者手记

提升城市舒适感

市民最有发言权

2018年末,惠州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36.9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24.29万辆,持续稳定增长。老城区受制于既有的发展惯性,交通拥堵、行车难、停车难问题也日益突出。事关每个市民的日常出行,该问题也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每逢市、区两会期间,如何缓解老城区的交通拥堵更是不变的热议话题。

事实上,针对交通拥堵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方法。通过交通管制、完善水东街区域的交通改造和线路规划以及开设潮汐车道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桥东、桥西老城区的拥堵。

然而问题仍难得到根治。不同于新城区道路规划宽阔,老城区高密度的建设开发和既有布局使得道路拓展困难。同时,作为沟通江南、江北的中间地带,面对上下班高峰期以及节假日车行集中的情形,拥堵仍是常态。西湖区域尤其如此。

作为惠州的城市名片,西湖周边应如何治堵?市自然资源局当前广征民意的做法值得肯定。

该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的市民对于区域的交通状况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而区域的规划和交通管制施策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市民的出行更便利。“直面城市的体验者,吸收市民的意见,这能够有效为后续区域的规划提供参考,提高规划的实操性和可行性。”比如调查报告中关于青少年宫搬迁的建议以及公交优先和增加轨道电车等想法,有效切中了区域最为迫切的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

笔者认为,这一方式也有效打开了区域规划的思路,让最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提意见、献良策,切实加强了规划的指导意义,有效提升市民的城市舒适感和体验感。该方式不只是在老城区的交通规划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延伸到未来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充分倾听民意、吸收民智,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建设。

新闻推荐

涉嫌骗贷110亿 侨兴集团14人被公诉惠州检察机关去年批捕危害食药安全犯罪38人,受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124件

惠州检察机关去年批捕危害食药安全犯罪38人,受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124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