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送进博罗
广东省级百姓宣讲团成员为博罗观背村村民讲述专家与青蒿素的感人故事。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七个一百”精品项目
1 组织编写百篇精品教案
2 创作征集百部精品剧目
3 遴选赠送百部精品图书
4 设计制作百幅精品挂图
5 遴选培训百名基层宣讲能人
6 培育宣传百佳志愿服务团队
7 结对安排百名挂点记者
--------------------------
5月6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道西和村举行启动仪式。仪式现场,广东省直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媒体志愿服务队、医疗志愿服务队、科普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启程出发分赴乳源、中堂、博罗、台山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分会场之一、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建设试点县——博罗县当天围绕“七个一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多场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记者在现场捕捉了几组镜头。
镜头1
“三句半”节目寓教于乐接地气
“都说家和万事兴,夫妻恩爱是核心,家庭教育是基础,要打好……”当晚,博罗分会场“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在该县文化馆拉开序幕,节目丰富,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是每个人需直面的问题。由博罗县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表演的三句半节目《家庭教育谱新篇》赢得了阵阵掌声。表演中,志愿者一口客家话,时不时“抖包袱”“抛段子”,用“三句半”这样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传授处理家庭关系的经验。
“看这样的表演,让我和孩子都觉得受益匪浅。”带着孩子冒雨前来的罗阳街道虾浪村村民聂姨说,这种表演不仅看着有趣,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很有意义。“我想找机会让孩子也学习一下舞蹈、唱歌,丰富课外生活。”
镜头2
专家与青蒿素的故事催人泪下
“故事起源于惠州博罗,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受到了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的启发,而惠州博罗的罗浮山则是葛洪移居岭南、栖隐修道之地。”5月7日上午,在博罗县观背村的观背书吧内,广东省级百姓宣讲团成员王倩以《中国方案 丝路情怀》为题,从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切入,讲述了青蒿素临床研究专家李国桥、民营企业家朱拉伊十几年来将青蒿素带到非洲抗击疟疾、帮助当地人彻底根除疟疾的经历。
80多岁的李国桥是中国青蒿素类药物的临床研究主持人,曾和屠呦呦共同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制工作。李国桥怀揣着医者仁心,为青蒿素类药物的研制与改进倾尽心血。为了测试新药疗效,他甚至两次往自己身上注射疟疾病人的血液。不仅如此,他还和自己昔日的学生、民营企业家朱拉伊一起,给疟疾横行的非洲送去了青蒿素和中国方案,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收获了非洲兄弟的尊重和友爱。如今,青蒿素已然成为“一带一路”上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王倩的讲述让现场不少观众落下眼泪。“青蒿素与博罗有密切关系,看到青蒿素为非洲人民的健康带去福音,我很高兴也很自豪。”博罗县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月英边擦眼泪边对记者说,当听到李国桥为了测试新药疗效,甚至两次往自己身上注射疟疾病人的血液并写下遗书时,她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我是一名志愿者,我要向他学习,尽自己的力量,能为社会奉献多少就奉献多少。”
镜头3
老人胸闷第一时间找志愿者
在走访慰问现场,慰问对象之一——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海云却不在。原来,当天一大早,李海云长期帮扶的空巢老人突然胸闷,老人第一反应就是给李海云打电话,李海云二话不说立即骑车买“救心丸”送过去,看到老人情况好转才赶回来。
李海云1996年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有医生甚至直接告诉她最多还能活5年。可是,积极乐观的李海云一边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一边不遗余力地坚持做公益,就这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5年。
在加入志愿者行列后,李海云组织参与了众多公益活动。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李海云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该协会主要帮扶贫困学生、残疾人、孤寡空巢老人,目前已帮扶了博罗县60名贫困学生。
镜头4
医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早点过去排队,今天是省里的医生来,肯定特别多人。”5月7日9时许,在博罗县长宁镇新江村村口,村民姚运开带着家人、朋友匆匆忙忙赶往村里的红星小礼堂。
新江村是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示范点之一。5月7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在新江村举行,一场百姓宣讲和一批惠民志愿服务活动,为村民提供健康医疗、科学普及、义诊义灸、义剪和家庭婚姻调解等志愿服务。
此次为新江村村民提供健康医疗服务的志愿团队是南山志愿服务队,队员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村民去广州看病比较麻烦,这次他们来到家门口,村民有很多问题都想咨询一下。”新江村党支部书记黄绍源告诉记者。
享受志愿服务,对新江村村民来说早已不是稀奇事。如今,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每个季度会举办一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组织开展村民喜爱的文艺活动,整合各方资源,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之风吹进了百姓的心窝。
镜头5
文艺轻骑兵下基层“种”文化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惠州各种志愿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不妨将二者融合,做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品牌引领,充分发挥示范作用。”5月7日下午,在博罗县石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省级讲师曾峡湘以《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如何做出成效》为题,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一场“种”文化培训。
曾峡湘建议,博罗文化志愿者应依托惠州和博罗的地缘优势,发掘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做出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23日,博罗县新组建的1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组成文艺轻骑兵,下基层为基层群众“种”文化送文化。他们根据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具体需求,组织策划相应的文化惠民活动,切实做到群众“点菜”、文艺志愿服务队“做菜”的“菜单式”服务,让文艺志愿服务更生动、更具体、更接地气。
亮点
博罗有品牌特色
志愿服务项目20个
自去年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以来,博罗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工作目标,以“新思想引领百姓走进新时代”为主要线索,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把文明实践工作情况纳入全县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多方整合资源,打造活动品牌,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常态长效,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县遍地开花、有声有色。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博罗以志愿服务总队牵头,整合18支镇(街、管委会)志愿服务分队、19支专业志愿服务支队,形成“1+37+N”的志愿服务队伍,并推动9支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参与,实现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同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构建群众“点单”、部门“派单”、志愿者“送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以3至5人组成小分队为主要形式,深入镇、村、企业一线,把握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博罗还注重品牌打造。2018年,该县投入100万元,评选开展了15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今年拟投入200万元评选一批优秀项目。目前,已形成项目品牌20个。例如,农民趣味运动会通过割禾、脱谷等趣味农事比赛,让农民技术有展现平台,增强归属感;宗祠文化活动,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宣讲良好家风家训;博艾健康乡村行,组织医疗保健服务志愿者,深入农村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文明风尚乡村公益巡讲,讲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故事;文艺轻骑兵,由14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创作小品、快板等原创节目在全县巡演;“把我的大学讲给你听”活动,组织博罗籍在读大学生志愿者“回家”讲述“大学故事”,帮助学子拓宽知识眼界、增强学习动力。
不仅如此,博罗还十分注重资源协调整合。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建设;建设文明实践中心展馆,推动各实践所(站)阵地、项目公开,活动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经验实时交流;打通从中央到村六级队伍资源,以及教育、群团、科普等相关单位资源,实现资源横向纵向贯通。目前,建有理论宣讲平台10个,教育服务平台20个,文化服务平台20个,科技服务平台18个,体育服务平台25个。
统筹 本报记者龚 妍 采写 本报记者龚 妍 谭 琳
新闻推荐
千万别违建违建要强拆 3月29日至4月28日,全县共拆除“两违”面积682913平方米
4月18日,在园洲镇寮仔村,17栋“两违”建筑被依法强制拆除。4月17日,公庄镇3栋“两违”建筑被依法清拆;4月18日,园洲镇寮仔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