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负责人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将高标准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
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是中韩(惠州)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制图:周美霞
制图:周美霞
制图:周美霞
■对话
中韩(惠州)产业园是惠州规格层次最高的“国字号”开放平台。今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园区发展水平。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高标准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打造为各县区开放创新的重要阵地。
作为全国三大、广东唯一的中韩产业园,该园区如今建设进展如何?近日,惠州市商务局负责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中韩(惠州)产业园获国务院批复以来,惠州把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重大机遇,积极谋划、全力推进产业园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及对韩经贸交流、招商推介等工作。
惠州累计设立韩资企业258家
南方日报:惠州是广东乃至全国的对韩经贸大市,目前与韩国的合作情况如何?
市商务局:惠州与韩国经贸合作由来已久、交往密切。1992年8月,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2月,韩国三星集团就在惠州投资创办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惠州三星已成为三星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目前韩国排名前三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三星、LG和SK集团均在惠州投资。
截至2019年3月,惠州市累计设立韩资企业258家,合同利用韩资10.2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7.4亿美元。累计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韩资企业共有31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化工产业。
对外贸易方面,2018年,惠州对韩国进出口762.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2.9%。贸易额居惠州与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首。对外投资方面,惠州企业到韩国投资项目3宗,在韩设立韩国裕元华阳株式会社、硕贝德(韩国)有限公司和联合显示有限公司。
奖励韩企研发和高级人才来惠创新创业
南方日报:中韩(惠州)产业园是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也是目前广东省唯一直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外共建产业园。园区规划建设有何新进展?
市商务局:去年,是中韩(惠州)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开局之年。去年7月,省政府批复同意《中韩(惠州)产业园实施方案》,并由省商务厅印发实施。此后,惠州市印发《惠州市贯彻落实〈中韩(惠州)产业园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积极推进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去年6月,惠州市政府出台《惠州市支持中韩(惠州)产业园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点对新引进优质韩资项目,现有韩资企业增资扩产和投资新项目,韩企研发创新和高层次人才来惠创新创业等给予支持和奖励。
在理顺工作机制上,惠州成立并调整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用地专责小组和产业招商专责小组,实行专班运作,推进土地规划调整、用地报批、产业招商、项目引进等重点任务。
目前,产业园规划以及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招商、项目引进等重点工作有序展开。
4宗新项目落户起步区储备22宗
南方日报:目前,韩资企业发展和项目落户情况如何?怎样推动招商常态化、精准化?
市商务局:惠州不断巩固对韩招商成果、深挖惠韩投资合作潜力。积极推进乐金化学(惠州)化工有限公司、惠州东进世美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在惠韩资企业增资扩产,推动惠州企业赴韩与韩国中小企业开展项目对接,并推动一批优势企业吸引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惠州,加大对韩目标产业和企业的精准招商。
惠州还积极推进新项目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2018年以来,对接工业、总部经济项目共70宗,已成功引进了赛格潼湖国际半导体产业基地、香港塑镕集团有机薄膜电容器总部及生产基地等项目4宗,目前正进行项目公司注册登记、备案等工作。4月5日,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第一宗土地已正式挂牌出让。
惠州对韩招商日益常态化。组成专门招商小分队常态化赴韩招商,去年下半年以来先后5次前往韩国开展中韩(惠州)产业园推介及招商活动。推进委托招商、以商引商。去年,与太库加速韩国株式会社合作,在首尔设立中韩(惠州)产业园驻韩事务所。还联合相关机构邀请20余家有意向来惠投资合作的韩国企业到惠州进行投资考察。
为进一步推进惠州与韩国、日本的经贸交流合作,宣传推介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组成代表团于4月3日至10日出访韩国、日本,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和在日本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并在韩国首尔举办中韩(惠州)产业园投资环境宣讲会。
在做好对韩招商目标规划和数据库建设方面,已建立500多名的韩资企业客户及机构数据库,共储备投资意愿较强的重点跟进韩资项目22宗。
■他山之石
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金融服务设立7只产业基金
近年来,中韩(盐城)产业园全面开展对韩合作交流、项目招引落户、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复制落地、制度研究创新等工作,对标一流国际园区,欲建设中韩合作标杆。
中韩(盐城)产业园紧盯重点产业,围绕确定的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合作产业,瞄准巨人型、科技型、财源型项目,全力推动基金招投、资本引投。同时,成立对韩“1+5”招商代表处,研究韩国前20强企业在中国投资年度计划,包括已在中国投资企业总部动态,每月派员在韩国开展活动。
该产业园还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集成创新。在江苏省第一家获得行使辖区内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权限。全面落实行政审批“2330”改革,不见面审批率达99.1%。在全国首家推行“三书合一”,推进数字化多图联审做法;实现招商人员赴韩“一次审批年内多次有效”,创新人员“一年多次签证”。
引人关注的是,中韩(盐城)产业园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在江苏省率先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试点,并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中韩(盐城)产业园基金出资项目22个,投资总金额达69.29亿元。还与临港集团、君和资本、上海电科等深入合作,设立产业基金7只,“韩元贷”撬动合作银行贷款6亿元,新增企业信贷融资45亿元。
中韩(烟台)产业园:政产学研结合成立发展研究中心
去年,中韩(烟台)产业园在顶层设计、规划编制、宣传推动、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引进韩资项目66个,利用韩资13.87亿元,同比增长31.5%,对韩进出口496.1亿元,对韩经贸合作再创新高。
烟台举全市之力抓贯彻落实,将中韩产业园建设与园区改革有机结合,有效地提升产业三片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烟台市商务部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产业园工作组,每月召开产业园组会议,形成重点事项分工落实情况表进行督查督导。
中韩(烟台)产业园还强化三片区组织领导架构。烟台开发区、高新区、牟平区等片区所在地都设立专门机构,烟台开发区片区设立中韩(烟台)产业园管理服务办公室,20个编制,负责产业园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具体业务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韩(烟台)产业园与烟台大学合作成立全国首个定位为以政产学研联盟为支撑的中韩产业园高端专业智库——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中韩教育合作研究》《烟台东北亚物流枢纽建设路径研究》《中韩产业园营商环境及品牌竞争力研究》《中韩(烟台)文化旅游产业园发展研究》等4个研究报告及12篇工作简报。举办两次中韩(烟台)产业园学术研讨会。
南方日报记者马发洲周欢
新闻推荐
落实责任除险加固确保安全度汛 市领导检查潼湖水利工程防汛备汛工作
本报讯(记者欧阳成)昨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建斌带队到潼湖水利工程管理中心检查防汛备汛工作。在潼湖水利工程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