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为“火车头”带动仲恺创一流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增强区域竞争力
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成后,预计年总产值近900亿元。
编者按
“务实担当齐奋进,登高攀强创一流。”在仲恺高新区上下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之际,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和仲恺高新区宣教文卫办公室联袂打造了“奋力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系列主题采访活动,惠报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仲恺高新区各园区、镇(街)、区直各单位进行把脉式、全景式、立体式深度报道,着重报道各地各单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下,以“五高五新”为抓手,助力全区“奋力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即日起,《惠州日报》仲恺新闻版推出“奋力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
仲恺高新区为何将新型显示作为主导产业?创建全国一流高新区有什么标准?如何建设?日前,仲恺高新区“奋力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系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该区科技创新局。“全国高新区前10名争创世界一流,前30名可谓全国一流,目前我们仲恺高新区排在43名,还有一定距离。”区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志辉透露,该局已牵头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标深圳,盯住南山。
港澳青创基地“一个核心、多个基地”
郑志辉介绍,仲恺高新区要集中力量发展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两大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北斗、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为方向的“2+1+X”现代产业体系。
为何新型显示作为主导产业?“主要是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有技术领先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配套。”郑志辉介绍,比如,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将研发制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显示终端,基地建成后预计年总产值近900亿元;全球顶尖的旭硝子液晶用玻璃基板原板项目和信利4.5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也都落户仲恺。前者处于平板显示产业的最上游,项目一期投资约32亿元;后者总投资约63亿元,根据估算,该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实现500多亿元的产值。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备受关注。郑志辉向媒体记者透露了基地建设的最新进展: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报市局审批。按照方案设想,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将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基地”的模式。“一个核心”即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目前正在进行装修,将结合周边配套建设成集创业、旅游、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多个基地”即整合其他创新创业基地资源,目前有天域孵化器,该孵化器已开园,是惠州市首个港资孵化器。
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火车头”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郑志辉表示,近年来,该局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为仲恺高新区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提供了有力支持。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郑志辉说,仲恺高新区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夯实创新驱动发展基础,为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支撑,切实增强区域竞争力。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公共服务,强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推动该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和效益提升。
仲恺高新区将认真落实省“科创12条”“高新区意见”,确保科技创新投入不低于7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9%。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持续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高企达到420家、“瞪羚”企业达70家、小升规企业达580家;加快引育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推进展锐芯片硬测中心等科研平台落地,力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55%以上。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创新资源和人才匮乏;二是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重大战略发展平台高位竞进成效仍不够好。”郑志辉说,接下来,该局将主动对标国内一流高新区,重点做好“六个快人一步”,为仲恺高新区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贡献“科创力量”。
技术转移平台成为永不停歇的“科交会”
“仲恺技术转移平台整合了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技术资源,服务于仲恺高新区企业,极大弥补了高新区"产业基础发达,科教资源相对缺乏,平台服务环境欠缺"的发展短板,有效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仲恺高新区技术转移及招才引智平台负责人钟明炯介绍,平台是在仲恺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由区科技创新局与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易网合作共建的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平台集科技成果展示、技术难题求解、在线对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并以技术转移为主轴,为企业提供涵盖知识产权、政策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一站式创新服务,于2015年12月底正式建成并启动运营。
说起仲恺技术转移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钟明炯给记者讲起了某上市企业通过平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故事。
2017年开始,该区一家上市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项目建设,但机器人在频繁启停及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末端执行器的定位精度难以保证。平台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企业需求后,积极匹配资源对接,通过平台引进全自动高速高精度电池装配和检测系统开发项目,优化设计和制造技术,从而使机器人运行速度快、重复定位精度高,极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预计为企业带来新增产值超1亿元,新增利税超3000万元。
“我们这个平台相当于一个永不停歇的科交会。”钟明炯介绍,2018年7月,区内某科技型企业通过平台与吉林大学达成合作,重点研发了汽车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为企业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产业化及其他相关系统开发奠定了技术和硬件平台基础,预计为企业带来新增产业5000万元,新增利税超1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整合科技成果318577项,技术专家11358名,科研院所1104所,服务机构2万多家。依托平台的优势资源,累计服务区内企业4404家,提供服务28435次,供需对接684次,举办创新活动15场,累计促成技术项目落地90项,技术交易额达9188万元。
企业故事
惠州华星推动惠州成为全国配套最齐全平板显示全产业链区域
一期建设年内完成
在仲恺高新区,高科技企业惠州华星从落户到投产,创造了仲恺历史上的多个奇迹。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惠州华星光电为最高世代液晶面板G11和G8.5面板线配套工厂,能够优化TCL集团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提升TV上下游产业竞争力。”惠州华星光电总经理陈盛中介绍,惠州华星是TCL集团下属的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期项目已于2018年6月12日正式投产,当年6月29日首批量产品顺利出货。项目产能和良率爬坡进展顺利,2018年9月已经实现单月产能100万片的阶段目标。截至今年3月,惠州华星已有32条生产线安装调试并实现量产(一期),达到月生产液晶面板300万片的能力。
陈盛中介绍,惠州华星项目计划投资96亿元,预计2019年完成一期建设,年产面板4000万片;2021年完成二期建设,累计年产面板6000万片。陈盛中说,惠州华星项目的落地,还吸引了旭硝子、江丰电子等液晶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仲恺,不仅实现了仲恺高新区平板显示产业“基板-面板-模组-整机”的“一条龙”生产,更有力推动惠州成为全国配套最齐全的平板显示全产业链区域。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李松权 林丽娟 魏怡兰
新闻推荐
南海之滨,作为广东唯一的国家七大重点建设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大亚湾石化区全新石化设备挺立,一个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