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 市自然资源局统筹配置空间资源要素,加大工业项目和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
白沙潭红树林内栖息着苍鹭、黄嘴白鹭等多种候鸟,有“鹭鸟天堂”美称。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周 楠 摄 (资料图片)
惠东稔山优美的红树林。
第50个世界地球日
今天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宣传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是我国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今年的主题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互呼应。
探索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统筹配置空间资源要素;加大工业项目和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新增用地指标的71.26%用于工业项目报批;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224.9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3.1万亩,全省考核排名第二……今年,面对新时代下自然资源工作新定位、新职责、新任务,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推动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机制,强化自然资源利用和管控,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工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自然资源支撑保障。
-----------------------------
■资源配置
统筹规划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无论是土地还是海洋,自然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只有加倍珍惜和合理开发,推动资源的高效高质利用,才能切实实现守护自然资源这一主题。”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惠州正在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进程中奋进;如何挖掘惠州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保护好自然资源构建生态廊道,节约集约利用好土地服务惠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该局当前工作方向。
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中,惠州拥有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草、地、矿、海等自然资源,这也是惠州在大湾区中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利用好这些资源,那就需要做好规划,对资源进行统一统筹配置。
一直以来,惠州市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方面的工作。去年,该局陆续完成《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草案)编制,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四规合一”控制线划定,基本完成空港经济产业园规划,惠州市区工业控制线划定方案,惠城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同时实现市级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全市实现“一张蓝图”。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惠州市自然资源部门将以规划引领为先导,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布局、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向,围绕全面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编制《惠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配置空间资源要素,引导要素集聚、集约、生态利用。
在资源配置实施上,该局也在精准发力,不断优化实现精准的资源供给,为项目落地做好支撑保障。据介绍,去年,加大工业项目和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5万亩,并将新增用地指标的71.26%用于工业项目报批。
同时,该局还召集相关部门梳理确定68宗重点保障的重大工业项目,实行全流程跟踪、限期督办、快审快批,上报审批用地89宗、2.61万亩,解决了德赛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项目、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惠州市中新工业园汽车零配件生产项目等一批国家、省、市重大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耕地保护
两违整治推动非法占地复耕复绿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奠定坚实基础。
惠州市自然资源部门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去年以来,积极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224.99万亩、基本农田保有量161.33万亩,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全省考核获二等奖。同时,建成高标准农田13.1万亩,全省考核排名第二。
当下,一场展现惠州速度的“拆违”风暴正席卷惠州。惠州市开展拆除“两违”建筑暨城乡建设领域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以来,将违法占用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的“两违”建筑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一大批非法占用耕地的违建应声倒下,越来越多被非法占用的土地得以复耕复绿。行动开展至今,惠州市累计拆除“两违”建筑221.46万平方米。
严守耕地红线是不变的主题。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惠州市将继续坚持“三位一体”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同时,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33万亩,配合省建工集体实施垦造水田项目1864亩,完成拆旧复垦项目372.39亩。
■生态保护
完善机制保障自然资源绿色发展
珍爱地球,守护资源,还需不断推动自然资源的绿色化发展。“把保护优先作为资源用途管制的首要准则,大力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全市生态发展区开发强度。”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生态保护上,该局以保护资源为核心,厚植绿色发展根基。推进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
该负责人介绍,除了对耕地进行保护,建设高标准农田外,该局还注重深化绿色矿山建设,开展矿山复绿行动,让破碎山体恢复“颜值”。
众所周知,惠州有着丰富的矿产生态资源。过去,一些矿业活动对矿山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近年来,惠州市不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石场复绿工作。截至去年,全市完成复绿面积50.8526公顷,完成率97%。
如何实现矿山复垦复绿?该负责人介绍,该局正在逐步构建起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复垦复绿。
此外,该局还对部分开采期限到期的矿山不再延续,并采用“1+1捆绑式”、政府采购招标、对外公开挂牌等方式,完成近200个关闭和废弃采石场的复绿治理。
惠州还是一个海洋大市,有着281公里的海岸线。海洋保护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在此方面,该局制定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海洋空间开发规划,推进海岸线分级分类保护。
据介绍,截至目前,惠州市初步完成海洋生态红线区岸段、海岛以及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现场调查,推进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完成整治滩涂3000亩,种植红树720万株,红树育苗850株。
■地灾防治
全市152处隐患点实现防控全覆盖
近年来,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土地为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同时也为人类生活提供基础。
如何确保市民的安居乐业?面对地质等自然威胁和灾害,市自然资源局在地灾防治上开展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直以来,惠州积极推动地质灾害防治,每年都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积极向中央财政争取地质灾害防治资金补助。惠州市去年全年投入5792万元,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17处。
今年情况如何?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2处,其中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灾害防治方面,惠州市进一步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了市、县(区)、镇(街)、村(居)4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全市共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202人,实现了对现有1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控全覆盖,有效缓解了基层防灾和应急抢险的压力。
据了解,连日来惠州市的强降雨,市自然资源局和市气象局已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预警。
“汛期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此,我们已对全市152处在册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监测,目前无异常。”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区进行拉警戒线,树立警告牌,发放地灾宣传手册、避险明白卡,建立档案进行管理,根据灾情组织防治。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邱若蓉
新闻推荐
关于中海宏洋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马安镇鹿江沥LJL-45-07号地块住宅楼总平面和单体建筑设计调整的公示
近日,本局收到中海宏洋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办理位于马安镇鹿江沥LJL-45-07号地块住宅楼总平面和单体建筑设计调整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