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出台方案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科技和制度创新上放大招培育创新型集群 最高奖补500万

南方都市报 2019-04-19 06:35

近日,《惠州市加快推进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由惠州市政府对外发布,为了打造一流城市,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上,惠州再出大招:培育创新型企业,每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由市、县(区)、镇(街道)至少安排一名领导挂钩联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企业获得各级科技项目奖,惠州将给予现金重奖;对于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现金扶持;改革创新过程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但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将免于追究相关责任。

●激发活力

重点高新企业安排领导挂钩联系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相比同样处于大湾区内的广深佛莞等城市,惠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为了培育创新型企业,惠州将建立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服务机制,每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由市、县(区)、镇(街道)至少安排一名领导挂钩联系。

除了安排政府领导挂钩企业解决问题,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惠州将重奖企业。对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惠州将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省科技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市财政按获得专项资金额度的10%给予配套资助,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

对新认定的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补。通过多种形式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成效突出的园区,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补;对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资助。

●协同创新

允许科研经费跨粤港澳三地使用

大湾区内部的协同合作将更加紧密,惠州也势必通过各种措施,吸引湾区内领头城市与惠州之间的合作。

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与广深港澳等大湾区城市开展产业、创新等多领域的合作,譬如分类推进具有粤港澳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惠直接提供专业服务,试点实施与港澳相互开放申报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允许市财政科研经费跨粤港澳三地使用。加快建设广东惠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和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人才引进

外籍人才可申请5年居留证

要想集聚创新资源,就要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到惠创业就业。首先要推进境外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化,增加在惠外籍人才认定渠道,经市级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具相关证明函件后,凭外籍人才主管部门签发的工作许可,可申请最长5年有效工作居留许可证。

经市级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非本地户籍高层次人才,出具相关函件后,在自创区内工作的,享受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子女在市内就学的,不受国籍、户籍和来惠时间限制,安排子女到公立学校就近入学或相对就近入学,不参加随迁子女积分入学;要求入读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按照国家标准补助生均公用经费以抵扣学费,并免收课本费;同时取消高层次人才配偶、子女、父母入户限制。

建立人才跟踪服务台账,把人才发展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纳入预算,建立分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推动“高精尖”人才向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一线流动。

●成果转化

用资金奖励加快军民融合发展

创新最终还是要转化为生产力,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有明确的政策来支持。对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收益净收入或作价投资形成的股权用于奖励科技成果重要贡献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仍发生投资亏损的,经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不纳入国有资产对外投资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免责办理亏损资产核销手续。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纳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被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单位给予100万元奖补。

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惠州赛区)决赛中,两家惠州本土企业广东亿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获得二等奖。近两年来,惠州市紧抓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机遇,取得一定成效。

方案对于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给予了具体的政策支持。对新获得各级别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的民口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奖补;对新获评国家级、省级的军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补。

●先行先试

失误和错误与明知故犯区分开来

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是关乎企业的事情,除了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产业集群发展,进行政策上的创新,在制度上也需要进行创新。正如市委书记李贻伟所说“只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有助于创建一流城市的,有利于人民的,就抢抓先机干、放手大胆干”。

方案明确表示,要加快细化部门职责清单,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过程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但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免于追究相关责任。

对于以财政性资金或者国有资本为主资助的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自主创新项目,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单位和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经立项主管部门认定后允许该项目结题,相关单位和个人继续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或者国有资本设立的自主创新项目不受影响。

对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参与的股权投资企业、基金等,依法履行决策程序后的投资失误,予以免责,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

观察

高起点打造创新平台

助力惠州跻身一流城市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根据广东省政府印发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广州、深圳和惠州仲恺等9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提到惠州要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优势,建成世界级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和国家智慧城市。

自主创新示范区该怎么做?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市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贻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科技创新为支撑、成果转化为重点、营商环境为依托的现代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建设高水平孵化育成体系,重大创新平台综合竞争力跃升,吸引国内外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在惠州开花结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出台,惠州也被委以重任,要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跻身国内一流城市。对于这一重任,在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刘吉认为,一流城市必然是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城市。惠州要打造一流,就要高起点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和载体,增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形成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和发展引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

无论是党代会工作报告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都多次提及要创新,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升级,带动经济发展这一思路迅速被各级政府部门所接受。

采写:南都记者李鹏

新闻推荐

我的无痛分娩故事 听现身说法

■记者张斐通讯员陈澄生孩子有多痛?“这感觉就像同时断了三根肋骨!”“那是一种身体被撕裂的感觉!”……类似这样的过来人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