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宋代开始种小麦 惠州五千年第40期

惠州日报 2019-04-16 09:05

惠州大规模种植小麦是在宋代。据《岭南科学技术史》记载,早在唐朝,广东就开始种植小麦,但由于气候、地理、技术各方面原因,所种小麦苗而不实,没有成功。入宋后,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对小麦的需求,同时也带来种植小麦的技术;朝廷也“诏岭南诸县,劝民种田种豆及黍、粟、大麦、荞麦,以备水旱”。此后北方人喜爱的主食小麦,才开始在岭南广泛种植,以备水旱之灾和满足社会各方面人员需求。惠州种植小麦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郑侠所撰《西塘集》卷三:“南民大率不以种艺为事,若两麦(大麦和荞麦)之类,盖民不知也。公始于南津间地,教民种麦,是岁大获,于是惠民种麦者众矣!”这里所说的“南津”,今惠州本地人称“麦地”,也就是今南湖南岸至麦地路之间。

这位“陈文惠公”就是陈偁。陈偁字君举,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北宋秘书少监陈世卿的儿子。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陈偁年仅16岁就高中特奏进士;20岁袭父荫补太庙斋郎,先后出任漳州司法参军与知县、知州等职。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任惠州知州,有德政,惠州人把他所筑的湖堤叫陈公堤(今城区通往丰湖书院,俗名黄塘堤)。他与北宋咸平年间在惠州当过太守的陈尧佐一样,死后被谥文惠。陈偁任惠州知州期间,注重经济民生,劝民耕稼,大兴水利。他在丰湖“筑堤捍水,延袤数里,中置水门备潦,叠石为桥于上,鱼利悉归民”;遇大旱,又“教民以牛车汲水入东湖溉田,民赖其利”。陈偁走后约30年,苏轼游博罗香积寺,说路上“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禁不住要用“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的诗句,来表达丰收在望的内心喜悦。苏轼在合江楼眺望水东白鹤峰时,也写下“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的诗句。这说明,此时惠州已大面积种植小麦并获得成功。

入宋后惠州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元丰年间惠州总户数61121户,其中主户23365户,客户37756户。客户已占惠州总户数的61.8%(按当时的“客户”主要指外乡、外县移居本地的佃户和“射耕人”,而非近代所称之客家人),如果再把大量为逃避官府赋税而没有登记在籍的“逃户”计算在内,比例还会更高。

陈偁教惠民种小麦,并获得成功,无疑为宋代惠州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谪居惠州是在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十月至四年四月,只两年七个月;谪居海南儋州是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七月至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共3年。苏轼在海南的时间比在惠州的时间长些,他在两个地区都振兴教育,倡导文化,当苏东坡遇赦北归以后,惠州的文化始终高于儋州,这显然是因为惠州原来的经济、文化基础比儋州要好得多。(何志成)

新闻推荐

新民街曾是晒布场朱紫巷史称猪仔行 惠州老城区历史上有不少以行业命名的街道

新民街一隅。本报记者宫晓磊摄小西直街。老城区的历史和现状,往往忠实地记录着一个城市的传统与变迁。惠城区历史上有过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