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 李惠武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惠州发展支招

惠州日报 2019-04-11 08:59

小图:李惠武在作辅导报告。

大图:报告会现场。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扫码了解更多内容

“建设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惠州要提高改革开放意识、政府服务意识,改革体制机制,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和吸引人才到来。”在惠州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开班活动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惠武受邀作专题辅导报告。

他站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高度,运用翔实的资料、鲜活的例子,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作了全面深入的宣讲解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判断,就如何结合实际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实践层面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建设重点

培育大湾区城市群竞争力

李惠武分析说,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的合作使广东实现了经济社会大发展,港澳地区也成功转型为现代服务中心,提升了自身独特优势。但随着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粤港澳三地都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传统的合作发展方式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求,必须携手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推进发展方式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李惠武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求,认为地方政府要注重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结合自身实际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探索。

他分析,城市群是大湾区的基本载体,大湾区的建设重点是培育城市群竞争力。惠州要积极主动参与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关键词:产业发展

发挥优势借力实现新转型

李惠武说,惠州提出建设大湾区“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品质城市,“现在有了政策依靠和目标,重点是如何落实”。当前惠州的发展基础来自产业,产业就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抓手。一个地方发展产业,千万不能什么产业都要,产业不能推倒重来,也不能无中生有。惠州提出打造“2+1”产业集群,即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以及健康产业,可以看出惠州对自己的产业基础认识很清晰。

李惠武分析称,惠州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谋划重大项目,但要形成合理布局,要谋划好不同的区域适合发展哪些重大项目,例如罗浮山是一个巨大的中药材宝库,可以布局吸引中医药产业项目。同时,惠州要继续保持重视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思路,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才能吸引新兴产业聚集。

他建议惠州发挥先行先试、产业基础、创新人才和辐射粤东、连接内地的优势,积极携手港澳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业、高增值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事业,借力实现新的转型。

关键词:人才引进

用开放心态欢迎吸引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建设大湾区,目的是把高端资源、高端人才吸引过来,人才对宜居有很高的要求,一是生态宜居,二是有可预期的安全,也就是人才到了这里,只要守法,他的人身财产就能得到安全保障。”李惠武说。

“高素质的人才对政府的服务、社会的治理有更高的要求。”他建议,惠州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思维,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和吸引人才,特别要关注具有创造能力的年轻群体,因为无论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还是健康产业,都涉及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人才的进入能推动产业发展,继而带动中下游产业发展。

“现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跟以前的改革开放是一样的,”李惠武说,惠州抓住这个机遇,形成合力大力发展,就能形成发展优势和效益。

本报记者冯丽均 李向英

人物名片

李惠武,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省政府参事,多次担任省委宣讲团成员。兼任广东省人大、省政协咨询专家,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委党校及多家高校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政策咨询研究,获得15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研究成果奖,公开发表文章累计超过200万字。

新闻推荐

高端政务厅 省领导赴深圳惠州调研工信交通石化有关工作

8日-9日,副省长覃伟中率队赴深圳、惠州调研工信、交通、石化等有关工作情况,先后到惠州市河惠莞高速紫惠段、TCL模组整机一...

 
相关新闻